釋悶

釋悶,讀音shì mèn,漢語辭彙,是解悶的意思,出自《西廂記諸宮調》。

基本信息

釋悶
拼音:shìmènㄕㄧˋㄇㄣˋ
解釋: 1.解悶。唐杜甫有《釋悶》詩。

基本信息

簡介

【詞目】釋悶
【詞性】動詞
【結構】動賓式複合詞

詞語解釋

【釋義】釋悶:解悶。
【示例】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釋悶琴三弄,消愁酒一巵。”[1]

杜甫詩作

簡介

【名稱】《釋悶》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言排律

作品原文

釋悶
四海十年不解兵⑴,犬戎也復臨鹹京⑵。
失道非關出襄野,揚鞭忽是過湖城⑶。
豺狼塞路人斷絕,烽火照夜屍縱橫。
天子亦應厭奔走,群公固合思昇平⑷。
但恐誅求不改轍⑸,聞道嬖孽能全生⑹。
江邊老翁錯料事,眼暗不見風塵清⑺。

作品注釋

⑴自公元七五五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此凡十年。
⑵鹹京,即指長安。秦都鹹陽,在京師(長安)附近,故變言鹹京以便押韻。公元七六三年十月,吐蕃入長安。
⑶此二句用典。《莊子·徐無鬼篇》:“黃帝將見大隗於具茨之山,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途。”失道,即迷失道路。代宗出奔陝州,是為了避吐蕃之亂,不同於黃帝之訪道,故曰“非關”。《晉書》
卷六《明帝紀》:“(王)敦將舉兵內向,帝乃乘巴滇駿馬,微行至於湖(據同書《王敦傳》,於湖即蕪湖),陰察敦營壘。敦使五騎追帝,帝亦馳去。見逆旅賣食
嫗,以七寶鞭與之曰:‘後有騎來,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問嫗,嫗因以鞭示之。五騎傳玩,稽留遂久,而止不追。”(又見《世說新語·假譎篇》)代宗奔陝,有似於晉明帝之微服出行;但晉明帝尚有準備,有目的,代宗則只為逃難,因事起倉卒,故曰“忽是”。這兩句用的都是反襯的手法。
⑷此二句婉而多諷。下二句正言致“昇平”之道。
⑸減輕剝削,是致昇平的第一件事。轍,車行之跡。曹植詩:“改轍登高崗。”這裡借言改變舊政,施行新政。
⑹誅鋤宵小,是致昇平的第二件事。嬖孽,指宦官程元振。《通鑑》卷二百二十三:“元振專權,人畏之甚於李輔國。吐蕃入寇,元振不以時奏,致上(代宗)狼狽出幸。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請)斬元振,上削元振官爵,放歸田裡。”故曰“能全生”。責代宗之護惡。
⑺江,指嘉陵江。誅求應當改轍,卻偏未改轍;嬖孽不應全生,卻偏能全生,國事竟是這樣出人意料之外,所以說“錯料事”。這當然是在說反話,所以終不免有“不見風塵清”的慨嘆。[1]

作品簡析

這是一首七言排律。詩云“十年”,從公元七五五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算起,此詩當作於公元七六四年(唐代宗廣德二年)春。當時杜甫復自梓州來閬州,擬由嘉陵江入長江出峽。釋悶,猶排悶。即所謂的“排悶強裁詩”。杜甫又有《遣悶》《撥悶》等詩。[1]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像[2](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
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
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