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類消毒劑

醇類消毒劑,最常用的是乙醇和異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質,導致微生物死亡,屬於中效消毒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破壞多數親脂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B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

醇類消毒劑

最常用的是乙醇和異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質,導致微生物死亡,屬於中效消毒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破壞多數親脂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B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醇類殺微生物作用亦可受有機物影響,而且由於易揮發,應採用浸泡消毒或反覆擦拭以保證其作用時間。醇類常作為某些消毒劑的溶劑,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濃度為75%。據國外報導:80%乙醇對病毒具有良好的滅活作用。近年來,國內外有許多複合醇消毒劑,這些產品多用於手部皮膚消毒。

消毒原理

甲醛和戊二醛等。此類消毒原理為一種活潑的烷化劑作用於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羧基、羥基和巰基,從而破壞蛋白質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殺滅各種微生物,由於它們對人體皮膚、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並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於空氣、食具等消毒,一般僅用於醫院中醫療器械的消毒或滅菌,且經消毒或滅菌的物品必須用滅菌水將殘留的消毒液沖洗乾淨後才可使用。

含碘消毒劑

包括碘酊碘伏,可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部分病毒,可用於皮膚、黏膜消毒,醫院常用於外科洗手消毒。

酚類消毒劑分類

包括苯酚、甲酚、鹵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皂又名來蘇爾,其主要成分為甲基苯酚。鹵化苯酚可增強苯酚的殺菌作用,例如三氯強基二苯醚作為防腐劑已廣泛用於臨床消毒、防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