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暢

酣暢

酣暢,指飲酒盡意。語出南朝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阮宣子 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此番所得,倒有百金, 張相 盡付之酒家,供了好些時酣暢。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四:“一酌發好容,再酌開愁眉;連延四五酌,酣暢入四肢。”《西湖佳話·白堤政跡》:“正飲到酣暢之際,忽 元微之 差人來,寄書問候。”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的研究》:“春風化雨這個辭所包含的詩意,和這兒的‘秋雲’、‘夏雲’、‘皓月’、‘流水’的譬喻比起來,便顯示得沒有那么酣暢。

基本信息

詞語釋義

酣暢酣暢

詞目:酣暢

拼音:hānchàng

英文:merry and lively

組詞:酣暢淋漓等等。

基本解釋

1. [merry and lively (with drinking)]∶飲酒盡意。

2. [with ease and verve] ∶暢快。

酣暢的筆墨。

歷史出處

1. 暢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阮宣子 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資治通鑑·隋文帝開皇二十年》:“ 述 請 約 ,盛陳器玩,與之酣暢。”《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此番所得,倒有百金, 張相 盡付之酒家,供了好些時酣暢。”

2. 暢快;舒適。

唐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之四:“一酌發好容,再酌開愁眉;連延四五酌,酣暢入四肢。”《西湖佳話·白堤政跡》:“正飲到酣暢之際,忽 元微之 差人來,寄書問候。” 沙汀 《記賀龍》二四:“他是笑得那樣酣暢,以至於嗆咳起來了。”

3. 感情飽滿,表達盡意。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九篇:“然筆鋒恣橫酣暢,似尤勝《金瓶梅》。”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的研究》:“春風化雨這個辭所包含的詩意,和這兒的‘秋雲’、‘夏雲’、‘皓月’、‘流水’的譬喻比起來,便顯示得沒有那么酣暢。” 馮驥才 《雕花菸斗》:“在這裡,可以見到世紀前青銅器上怪異的人形,‘彩陶文化’所特有的酣暢而單純的花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