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窩成型

酒窩成型術是在特定的部位,用手術的方式人工形成真皮與笑肌粘連從而形成酒窩。做酒窩的手術原理即人為地使酒窩處皮膚與該處肌肉粘連在一起。

酒窩成型介紹

酒窩,學名面靨,是指面部皮膚上的小凹陷,多在笑時出現,所以又稱笑窩。它處於口角與外眥垂線交匯點附近。這個位置十分顯眼,是面部的黃金美點,由於表情肌的肌纖維附著在該點的真皮上,當面部出現微笑時,表情肌收縮,頰部皮膚上便出現一個淺淺的陷窩,這就是多少女性夢寐以求的酒窩。
酒窩成型術,其實是在特定的部位,用手術的方式人工形成真皮與笑肌粘連從而形成酒窩。做酒窩的手術原理即人為地使酒窩處皮膚與該處肌肉粘連在一起。

酒窩成型術方法

酒窩成形術的方法很多且都較簡單,一般都在口腔內進行,故不會遺留皮膚疤痕。酒窩成型術的常用方法有3種:埋線法、縫線法、切開埋線法。無論是哪種方法,在你微笑時,都能讓迷人的酒窩的出現。
酒窩成型術之縫扎法
酒窩成型術之縫扎法,又稱縫線法,直接在頰面酒窩的位置上,用絲線縫扎使肌肉和真皮相連形成陷窩。縫扎法簡單易行,不做手術切口,但效果不肯定,成形後的酒窩易消失。
酒窩成型術之導入法
導入法更為簡便快捷,一對酒窩通常只要幾分鐘即可完成,但遠期效果不肯定。
酒窩成型術之切開法
切開法是在口腔內的頰黏膜上,作長2厘米的豎切口,分離黏膜和肌肉,剪除少量的肌肉和脂肪組織,在切口內將部分肌肉和真皮縫合一針,使相應的皮膚上形成一淺凹,再縫合黏膜。這種手術操作複雜,但效果肯定,是最常採用的方法。
酒窩成型術之皮下結紮法
皮下結紮法是在面部定點處畫3~5mm短線,在與定點相對應的口內黏膜處做3mm弧形小切口,切口長軸與鼻唇溝相平行。將帶有5號絲線的直針由口內頰黏膜的小切口上端刺入,從面頰皮膚上定點線上端穿出,再由同一穿出,再從第二個穿出點第二次刺入皮膚,最後從口內頰黏膜上小切口下端穿出。牽拉針線使面頰皮膚定點處出現凹陷,緩緩用力,打結收緊,注意觀察人工酒窩的大小、深淺、形狀,並進行適當調節直至滿意。
酒窩成型術之口內切開法
在與口處定點相應位置的口內黏膜處做8mm的橫行小切口,將小切口分開暴露出頰肌纖維,將肌纖維夾出並剪除,將口內頰黏膜與面頰定點處皮下真皮層縫合,便可看到人工酒窩成形後的外觀。

手術過程

一、皮下結紮法,此法的操縱與重瞼成形術的宋氏結紮法相似,並且也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
1、在面部定點畫一3~5毫米長的短線,用刀尖在短線的上下端各刺一小孔。在內頰黏膜與面部定點相對處,做一3毫米長的垂直小切口。
2、將帶有5號細絲線的直針由口內頰黏膜上的小切口的上端刺入,從面頰皮膚上定點線上端穿出。
3、將同一針線由同一穿出點再刺入皮膚並在皮下真皮層走行3毫米,然後從皮膚定點線下端穿出。此後從第二個穿出點第二次刺入皮膚,最後從口內頰黏膜上的小切口的下端穿出。
4、牽拉針線。如果面頰皮膚定點處出現凹窩,即可將絲線在黏膜切口內結紮,使皮下的真皮層與頰黏膜貼合。
5、在口內頰黏膜的小切口處縫合一針。留意,皮下結紮法對於頰部脂肪較多的人不甚適用,這樣的人需用口內切開法。
二、口內切開法
1、與術前選好的定點的相對處,在口內頰黏膜上做一8毫米的橫行小切口。
2、用小彎止血鉗分開小切口,露出頰肌纖維。
3、先用Alice鉗夾住切口內的頰肌纖維(夾時要留意面部肌肉有無抽動,倖免損傷面神經纖維),然後用彎剪將夾住的肌纖維剪除。
4、用帶有細絲線的小彎針將口內頰黏膜與面頰定點處皮下的真皮層縫合一針。
5、最後,將口內傷口縫合。口內切開法有損傷面神經或腮腺導管的可能,手術時必須留意。

酒窩成型術後的注意事項

1、抗感染
術後靜脈滴注抗菌素(即通常所說打吊針)3-6天,特別是術後前三天靜脈滴注抗菌素是必須的。靜脈滴注抗菌素還可以促進術後水腫的吸收,有利於術後的恢復。
2、半臥位
術後睡覺時應儘可能將頭部墊高,呈半躺姿勢,避免面部過於充水腫,以利消腫及恢復。
3、流質飲食
術後儘量不吃有渣的食物。
4、每次進食後套用0.1%新潔爾滅溶液漱口。
5、一周后(七天)拆線。
通常術後恢復的快慢與受術者的年齡、體質、手術時的身體狀況(如是否正處於月經期)、術後護理是否得當等因素有關。只要不感染,術後嚴格遵守醫囑,則恢復較快,反之則恢復較慢。一般來說,酒窩成形術後三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