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埠江水庫風景區

酒埠江水庫風景區

著名風景旅遊景區。

簡介

酒埠江水庫風景區酒埠江水庫風景區

酒埠江水庫風景區地處湖南省攸縣東部,庫區連線巒山黃豐橋、蘭村等四個鄉鎮,總面積約為834平方千米。水庫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水質潔淨、深不見底。擁有幾十種魚類,包括青魚、銀魚、鱖魚、烏魚、鯰魚、翹嘴紅魚、餐條等名貴品種。兩岸群山環繞,迤邐如龍,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高等植物達1150餘種,珍稀植物50餘種。湖面碧波萬頃,帆影點點,泛舟於湖中,天水共成一色,似入畫卷。春季,滿山翠綠;夏日,白鷺成群;秋天,紅葉點綴;冬時,白雪皚皚,美景盡收眼底。是遊人避暑、休閒、觀光、娛樂、競技、攝影、垂釣的絕好去處。

酒埠江水庫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643.4毫米,壩址多年平均流量17.3秒立米,多年平均徑流量5.45億立方米。水庫總庫容2.95億立方米,正常水位164米,相應庫容2.17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13 億立方米,庫容係數0.21,為年調節水庫。

樞紐工程有主壩、副壩、溢洪道、電站、船閘等。主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壩頂長326米,最大壩高50.2米,壩頂高程170.2米;副壩為高40.2米,長356米的均質土壩; 溢洪道位於主壩左岸埡口處,為非真空實用壩,安裝8×5.2(寬×高)鋼質弧形門6扇,出口為二級連續鼻坎挑射消能,最大下泄量為3750秒立米;船閘位於主壩右岸埡口處,為兩級,由2個29×9.2米閘室組成,最大通航水頭38米,通航噸級30噸,設計多年平均貨運量8 萬噸;電站為壩後式,裝有3台3000千瓦機組,其下游300米處建有一座引水壩,形成調蓄池。引水壩上設南北乾渠渠首及水船閘等建築物。

樞紐工程1958年10月動工,1960年5月基本竣工,同年3月1#機、5月2#與3# 機投產併網發電,1967年4月溢洪道竣工。由於工程是在"三邊"情況下修建的,致使水庫在運行過程中先後出現一些危及水庫安全的問題:建成初期主壩心牆出現大量沉降,1960年及1963年溢洪道右岸山體發生多次大滑波(現已穩定);後來主壩多次出現裂縫,主、副壩繞滲嚴重,副壩背水坡右壩頭出現散浸;1982年6月21日溢洪道渲泄建庫以來最大一次洪水(泄量1200秒立米,接近百年一遇洪水),泄槽及消能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等險情。七十年代以來先後對樞紐工程進行了多次加固處理,1989年11月對大壩的裂縫、滲漏、變形等安全問題進行了論證,鑑定意見認為:水庫可以按正常水位164米運用。 現尚有溢洪道加固掃尾、主壩兩岸及船閘建擋牆等項工程完成後才能達到校核防洪標準。

相關條目

旅遊 景點 湖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