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下

鄴下

鄴下: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安陽地區,漢獻帝建安時,曹操據守鄴城,招攬文士。建安七子及其他詩人環繞在他的周圍,創作上形成一種“梗概多氣”的詩風。故建安七子又稱“鄴下七子”。

漢末建安年間,天下的權柄已操在曹操手中。曹氏父子喜好文學,獎勵風雅。憑藉著優勝的政治地位和非凡的文學素養,對當時的文壇產生強烈的凝聚力。那些因社會動亂而被迫流亡於各地的文人學士,先後游息於曹氏的根據地鄴城,環繞於曹氏周圍,連輿游宴,吟詠詩文,抒寫憫時傷亂、救世濟民的悠悠心曲和烈烈壯懷,掀起了我國文學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形成一個彬彬之盛的鄴下文人集團。
鄴下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安陽地區。

安陽市,地處晉、冀、豫三省交匯處,面積7413平方千米,人口542萬,轄1市4縣4區,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今安陽市郊小屯一帶),經八代十二王,歷時273年。被考證的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裡出土。這裡流傳著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好婦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韓陵定國寺等傳說。從東漢末年曹操建設鄴城開始,安陽和鄴城的關係更加密切。曹丕稱帝之後,分鄴、盪陰兩縣地葦置安陽縣,後又廢除,到晉朝才恢復。東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盪陰縣、安陽縣劃入鄴縣。自此安陽縣併入鄴縣直到590年(重置安陽縣)共56年時間。鄴為都城時,今安陽縣境為國都近畿。北魏在鄴城設“相州”,這是安陽沿用的古地名之一;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楊堅毀舊鄴城,相州、魏郡、鄴縣移治於安陽古城,安陽亦稱鄴,安陽城遂為相州、魏郡、鄴縣治所,即為新鄴城。也有學者引用史載稱,安陽是鄴城的後身和繼承者,若以地名沿襲而言[2]。
隋唐以後的鄴、鄴城、鄴下、鄴中都是指的安陽城,如李白《鄴中贈王大》中的“鄴中”及杜甫《石壕吏》詩中“三男鄴城戍”等。又史載稱,安陽是鄴城的後身和繼承者,楊堅毀鄴城,不僅移相州,鄴縣的州縣治所於安陽,且移其人民於安陽,故鄴之後身乃安陽而非臨漳;若以地名沿襲而言,唐宋人所謂鄴,輒指安陽。安陽於唐宋時,或為相州州治,或為鄴郡郡治。古鄴城隋以後至宋熙寧以前為鄴縣縣治,而鄴縣乃相州鄴郡屬縣。宋熙寧中廢鄴縣入臨漳,然臨漳仍為相州屬縣:金升相州為彰德府,元、明、清因之,民國仍隸屬河南,臨漳之改隸河北在解放後,為時不長。殷都廢而鄴都起,鄴都衰而相州繼,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陽這片土地上傳承不斷,安陽成為“七朝古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