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頌英

鄭頌英

鄭頌英(1916—2000)現代居士。祖籍寧波鎮海,出身於佛化家庭,15歲就讀中學時即聞佛法,並皈依佛門。生前任上海佛教居士林林長。曾親近不少近代著名的大德,或以信函請教過。他和趙朴初居士從年輕時即在佛教界合作,40年代末於上海,與陳海量、方世藩、李行孝、徐恆志等居士組織佛教青年會,與清定上師的金剛道場為內外護,互為奧援,共豎法幢。“文革”中仍深入學佛修持。80年代後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曾任上海佛教協會出版流通組組長,大力提倡印行大乘經典,弘揚正法,並為各地伽藍的復興,引導信眾愛國愛教,破除迷信做了大量工作。他幾十年如一日,護持正法,人品高尚,深受海內外佛教信眾的崇敬和愛戴。留世著作有《妙音集》、《課餘隨筆》及李銳鋒等居士所編《淨意室文存》等。

(圖)鄭頌英鄭頌

鄭頌英(1916—2000)現代居士。祖籍寧波。15歲就讀中學時即聞佛法,並皈依佛門。青年時期曾與趙朴初、李圓淨、方子藩等居士共同興辦佛教慈善事業,凡有紹隆三寶、利樂有情之事,無不竭盡全力為之。1942年4月,在他舉行佛化素席婚禮時,首先以千元大洋濟戰亂中難民,又以巨資捐助上海淨業孤兒院,並被聘為該院董事。1945年任上海佛教青年會副理事長兼弘法部主任,發行《覺訊月刊》,並在《覺有情》、《弘化月刊》等佛教雜誌上不斷發表文章,進行弘法。50年代中期,因受當時左傾思潮影響,曾受到一些不公平對待,離滬遠去青海,至1964年從青海回滬。“文革”中仍深入學佛修持。80年代後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曾任上海佛教協會出版流通組組長,大力提倡印行大乘經典,弘揚正法,並為各地伽藍的復興,引導信眾愛國愛教,破除迷信做了大量工作。他幾十年如一日,護持正法,人品高尚,深受海內外佛教信眾的崇敬和愛戴。留世著作有《妙音集》、《課餘隨筆》及李銳鋒等居士所編《淨意室文存》等。

人物介紹

(圖)鄭頌英居士墨寶鄭頌英居士墨寶

鄭頌英居士,寧波鎮海人,生前任上海佛教居士林林長。鄭頌英居士出身於佛化家庭,年輕時即勤讀佛經,曾親近不少近代著名的大德,或以信函請教過。他和趙朴初居士從年輕時即在佛教界合作,居士在40年代末於上海,與陳海量、方世藩、李行孝、徐恆志等居士組織佛教青年會,與清定上師的金剛道場為內外護,互為奧援,共豎法幢。

文革結束後,社會上佛教書籍十分稀少,一些佛教徒欲重新讀到佛書是十分困難。鄭頌英居士在其最後20餘年中積極投從事於此,聯絡各方,在其直接或間接負責下印行之書籍總數不下百萬冊。天台國清寺法物流通處的建立、上海佛教書局的恢復,鄭頌老都作出過努力。其他開放早期為印行經書作出過積極貢獻的老居士,如上海徐仁康、沈世寧、張炳初等都曾與鄭頌老合作。海外的佛教徒亦頗信任鄭頌老是真正的佛教徒,為資助國內的弘化事業,經常向其探詢,並請其經辦。

鄭頌老弘法,除了廣印佛書以外,十分重視培養僧材。許多有志出家的青年都經由他老介紹後投拜在當代戒行高潔、學養俱厚之清定上師、智敏法師茗山法師等門下,並曾聯合諸同道襄建浙江寧海橋頭胡慈雲尼眾佛學苑。

鄭頌老自文革結束以來的晚年,每天座有來客,案頭山積,各地佛教徒紛紛來訪、來函,或陳述困難,請求其運用海內外之影響或社會關係幫助解決,或表示仰慕之情,鄭頌老都是熱情接待,儘管忙碌,仍是每函必復。居士的談話與覆信都流露著對佛教的深厚感情與巨大希望。近十餘年來一些高學歷的青年紛紛學佛,居士十分欣喜,愛護鼓勵備至。並常藉談話通訊,讓眾道友分享法喜,獲得鼓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