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翰

鄭翰

1933年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愛國將領組織抗日同盟軍,部隊途徑大同時,以鄭翰為首的一批熱血青年踴躍報名參加。 1937年春,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在大同招生,鄭翰再次報名投考,被編入駐崞縣的教八團,歸共產黨人張文昂領導。 大同解放後,他奉調於1949年11月回到家鄉,先後擔任大同市政府政務秘書、市政府交際處長、宗教問題委員會委員、中共大同市委統戰部秘書長。

鄭翰
鄭翰(1912~1985),原名鄭魁武,大同縣南馬家小村人,大同鄉村師範肄業,1936年冬加入犧盟會組織,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3年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愛國將領組織抗日同盟軍,部隊途徑大同時,以鄭翰為首的一批熱血青年踴躍報名參加。經過兩個月短暫的訓練,鄭翰被任命為抗日同盟軍第一軍補充團團長,隨後他在大同師生中積極宣傳革命主張,鼓勵大夥參加抗日隊伍報效祖國。
1937年春,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在大同招生,鄭翰再次報名投考,被編入駐崞縣的教八團,歸共產黨人張文昂領導。七·七事變後,他先後連任山西新軍抗敵決死隊三縱隊七團營長、副團長、縱隊參謀股長等職。1940年5月進入抗大總校第六期學習,畢業後仍留決死縱隊工作,1942年後擔任晉冀魯豫軍區巡視組長。
鄭翰為家鄉大同的解放事業備盡辛勞,作出了不朽的貢獻。1946年夏,解放軍晉綏、晉察冀部隊聯合發起晉北戰役,鄭翰被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城工部派遣到大同前線,與負責這一帶敵區工作的領導人趙革非(馬革非)以及雁門保全處長裴周玉、五地委城工部副部長白奇等人秘密會合開展敵後工作,準備解放大同城。期間,他輾轉奔波於高山、盤道、白馬城、左雲、右玉、豐鎮、朔縣、懷仁等綏蒙方圓數百里地區,及時收集敵特部署和相關情報呈報上級機關,為家鄉的解放奮戰在對敵鬥爭前沿。同年10月大同撤圍後,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決定鄭翰留在晉綏分局綏蒙國軍工作部,和部長趙革非(馬革非)一起作國民黨高級俘虜的思想感化和教育工作。他一絲不苟地執行黨的各項政策,調動每個敵偽官員做瓦解和策反敵軍的工作。這一時期內,他為1949年和平解放大同作了不少鋪墊工作。
1947年9月鄭翰等人奉命返回晉綏中央分局機關參加“整風”、“三查”運動,到達興縣後,他被安排至張家圪碢的分局黨校學習,“搬石頭”期間,他受到左傾擴大化衝擊,半年後,又被派往晉南參加土改工作。
大同解放後,他奉調於1949年11月回到家鄉,先後擔任大同市政府政務秘書、市政府交際處長、宗教問題委員會委員、中共大同市委統戰部秘書長。1954年2月,調任中共山西省委統戰部任副處長,翌年6月任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主任,1957年6月後改任常務副主任。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平反後重新工作就任大同市二輕局、中共大同市委財貿政治部顧問至離休。2000年中華書局出版《大同市志》李大宏 李大鈞\文,著作權所有,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