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輝

鄭春輝

福建省的工藝美術大師,現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莆田市人大代表,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莆田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莆田市騰輝工藝有限公司總設計。2013.11.14鄭春輝的木雕清明上河圖長12.286米,高3.075米,寬2.401米,創金氏世界紀錄。鄭春輝指著牆上一幅題為《家園》的沉香木雕作品圖片對記者說:這就是今年七月獲得金獎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那件珍品。鄭春輝二十幾年的從藝生涯堅持走創作道路,帶著精神追求而沉醉其中,把自身對生活的感悟,對自然的謳歌,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生情性靈統統融入手中小小的刻刀。

人物職業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禮品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福建省木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莆田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莆田市騰輝工藝廠總設計,鄭春輝木雕工作室藝術總監,高級工藝美術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

基本內容

大匠無棄材 朽木亦可雕

鄭春輝

大自然總會有意無意地在世間灑落美,即便是一塊廢木余柴,經藝術家的靈性創造,也能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鄭春輝用手中的刀筆,把審美元素統統融進玲瓏剔透、層次分明的空間,營造出大美的藝術境界。 喜歡畫畫的鄭春輝,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不凡的藝術才華。五歲時便能用粉筆作出不俗的畫來,這讓父親頗感驚訝。知子莫若父,正是父親的慧眼,把長大後從事泥水匠工作的鄭春暉拉向了藝術的道路。之後鄭春輝便慢慢地在木雕界嶄露頭角,開創了“騰輝裝飾木雕工藝廠”並於08年被評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他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父親的慧眼識英才外,還和他的抱負和勤奮分不開。木雕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早可上溯到黃帝時期的左徹,傳統的木雕題材以龍鳳為主,雖精緻卻不能很好地和木材的原理相結合,雖漂亮但是抹殺了木材天然形成的線條。鄭春輝跳出傳統的羈絆,更側重中國畫的章法,同時還加入了現代美術的理念進行再創新。根據木板的年輪、色澤進行創作,最大限度的保留木材的天然本色和形狀。對木雕的獨特理解,鄭春輝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別具一番風味。作品《故鄉》上面沒有傳統木雕常見的龍飛鳳舞、精緻條紋,占據整幅浮雕的是榕樹、流水、三合院、插秧的農民。向人們呈現的是一幅富有生氣的農家田園風光。一位台灣客商曾說:看到這件作品,濃濃的思鄉之情就湧上了心頭,令人不禁懷舊。這刻刀刻到了人的心裡頭。作品《百鳥朝鳳》,採用名貴的檀香木創作而成。在繁花簇擁之下,百鳥齊聚為鳳凰祈福祝壽。鳳凰神態安詳,百鳥神態各異:或引吭高歌,或閉目聆聽,或翩翩起舞……足可以假亂真,雕工之細膩讓人嘆為觀止。作品《春意正濃》:繁花似錦,百花盛開,濃濃的春意引來飛鳥駐足枝頭,用歌聲喜迎春天的腳步,樹下的鳳凰抖動著美麗的羽毛,欲與旁邊的盛開的鮮花爭寵。鄭春輝在作品當中融入工筆畫技巧,注重寫實,把木質的肌理、色澤與技巧有機結合,突出韻味美,在創作的過程中享受精神上的喜悅。鄭春輝二十幾年的從藝生涯堅持走創作道路,帶著精神追求而沉醉其中,把自身對生活的感悟,對自然的謳歌,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生情性靈統統融入手中小小的刻刀。不論是農家小院,把酒話桑麻;不論是駿馬奔騰,如生雙翼;還是萬紫千紅,百鳥齊鳴。都被鄭春輝手中的刀筆雕鏤成歲月的記憶,以一壇香醇的陳釀,散發出馥郁芬芳的東方神韻。

鄭春輝鄭春輝

木雕,是海西名城、媽祖故鄉莆田的傳統工藝,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稱,今已成為福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載體。此次莆田木雕《家園》獲獎,評審專家高度評價該作品堪稱「意境幽遠,充滿了詩情畫意」的中國畫。認為把中國畫的技法融入木雕作品中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而在珍貴的沉香木料上雕刻出中國畫意境的作品,更是難能可貴。

木雕刻出國畫

今年43歲的鄭春輝,出生於莆田一個山村農家,自幼喜愛繪畫,14歲就為鄉里新修的寺院描繪《二十四孝》、《媽祖出遊》等壁畫,17歲離家外出拜師學習木雕技藝,27歲時在莆田故鄉創辦了自己的木雕小作坊。從為台灣客商代工「恭喜匾」,到創作《故鄉》主題風格系列作品,再到獨創出一條以中國畫寫意技法表現山水田園風光的木雕藝術之路,經過16年的努力奮鬥,鄭春輝今已成為莆田市工藝美術行業十大領軍人物、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而使他在眾多擅長繪畫、木雕技藝的藝術家中脫穎而出的,則是他長期浸潤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積澱而成的傳統文化藝術修養,促使他敢於大膽使用珍貴的沉香木料,採用透雕、微雕、鏤空雕等多種技藝進行高難度創作;即使遇到意外殘缺、腐朽的材質,也能因材變化,順勢而為,化腐朽為神奇,其獨到的中國畫意境韻味木雕技藝,目前尚無人可比。從2000年開始,鄭春輝的木雕創作藝術逐漸步入輝煌時期。當年他創造的樟木雕《黃河魂》獲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優秀獎;2004年作品《春暉》獲第六屆中國國家級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傳統藝術金獎;2005年作品《萬里長城》獲第二屆中國禮品設計大賽金獎;2006年創作的長4米、寬1.3米的大型木浮雕作品《百駿圖》獲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展金獎;2007年作品《春光美》獲中國大連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直到今年獲中國國家博物館《盛世天工──中國木雕藝術展》金獎,十多年來共獲得各類評選金獎32個,銀、銅獎不計其數。

蜚聲海峽兩岸

鄭春輝鄭春輝

鄭春輝不僅在大陸是一個頗有名氣的木雕大師,在台灣經銷木雕生意的商人心目中也分量十足。據鄭春輝介紹,1996年他剛辦廠不久,就為一位在福建晉江做生意的台商梁先生雕刻一幅《松鶴圖》,之後又大量為台灣客商代工以松鶴、八駿等為主題的「恭喜匾」。後來,他以閩台相似的民俗風情,創作了《慶豐收》、《農家樂》、《牧歸》、《月是故鄉明》等鄉村題材系列作品,深受台灣客商喜愛。鄭春輝的老客戶、台灣木雕經銷商陳建達曾對鄭春輝說:「看到這些作品,心頭就會湧起一種思鄉之情,你的刻刀刻到了我的內心深處」。十多年來,鄭春輝和他的徒弟們創作的木雕作品,已有數百件進入寶島台灣,市場反響很好。隨著鄭春輝木雕的名氣在台灣日漸增大,不少台商慕名前來求購,有的甚至帶著上等的沉香木找到鄭春輝,要其代為設計雕刻,鄭春輝也因此有機會接觸到沉香木。

沉香,是大自然的傑作,往往要經數百年的漫長歲月才生長而成,在我國自古就被列為眾香之首,是十分珍貴的藥材和工藝品中最上乘的原材料。由於沉香尤其大型材料資源稀少,許多雕刻家一輩子也碰不到一件,加上其硬度遠大於其他木材,所以對雕刻家的刀功技藝、藝術思想境界都是一大考驗。鄭春輝說:「是不是一個好的沉香木雕刻者,就看他是否懂得尊重木材,能否充分利用每一塊沉香木的體積和材型,確定最恰當的題材構思和雕刻手法,努力保留沉香原生的特色,構思出型、色、神、韻皆妙的佳作。」一次次用心的實踐,鄭春輝總結並熟練地掌握了一整套沉香木雕的經驗,其創作沉香木雕的思想技藝已至爐火純青的境界。

鄭春輝鄭春輝

珍品屬於祖國

鄭春輝鄭春輝

在莆田市城廂區華林工業園區騰輝裝飾木雕工藝廠的春暉木雕藝術館內,琳琅滿目地陳列著近百件各種材質的木雕藝術精品,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沉香木雕。據鄭春輝介紹,他於2007年創作的第一件沉香木雕作品《九龍八鳳圖》,就是為台灣客商代工的。之後幾年間,他以工錢抵木材的方式,從台灣客商手中得到一些十分珍貴的沉香木料,加上他在國內四處收購的沉香木,已創作了五、六十件沉香木雕作品,一件都不捨得賣。

鄭春輝指著牆上一幅題為《家園》的沉香木雕作品圖片對記者說:這就是今年七月獲得金獎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那件珍品。只見畫面中,有山澗竹林、幾間茅屋,有小橋流水、水車悠轉。牛群和著牧笛的節拍,走過樹蔭岸邊。幾縷飄渺的雲霧,山下緩緩的溪流,構成了華夏兒女夢中的理想家園。而鄭春輝在創作這件作品時,體現了高度尊重木材的天然形狀、紋理的理念,大部分被儘量保存原貌,只作稍加修飾,猶如中國畫中的留白,疏密有致,意境幽遠。

在工廠後區的工棚里,記者看到: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正浮現在一根巨大的古樟木上。鄭春輝告訴記者:這是他2009年在江西找到的一根千年古樟樹幹,長達25米、最粗樹徑3.2米,因遭雷擊枯死被棄路旁,被他以重金買來。他將樹幹裁成兩段,其中一段長14米,他要用4年時間,在這根古樟木的正反兩面,分別雕刻宋代張擇端版的《清明上河圖》和明代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圖》。如此巨大的木雕《清明上河圖》將於2013年完成,無疑這將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據介紹,就在鄭春輝準備創作這件作品前,一位日本客商聞訊趕來,要出大價錢買下這件巨製珍品,但鄭春輝卻表示:這件稀世珍品只屬於我的祖國,你就是出再多的錢,我也不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