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天一

鄭天一

1956年生,漢族,籍貫雲南,中共黨員,南開大學經濟管理學碩士,高級經濟師。1974年進廠參加工作,歷任車間工人、值班長、車間副主任、主任、計畫財務科科長,1984年,年僅28歲的他被任命為昆明捲菸廠副廠長,後任昆明捲菸廠第一副廠長、市菸草公司第一副經理。1996年起任昆明捲菸廠廠長、市菸草公司經理、昆煙企業黨委副書記。在工作和社會活動中成績突出,曾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1997年當選為昆明市人大代表。99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鄭天一鄭天一

鄭天一,1957年生。雲南晉寧縣人。現任昆明捲菸廠第一副廠長,兼任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雲南省青聯副主席、雲南省企業管理者協會副秘書長等職。系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雲南省政協委員。曾被國家經委、國家體改委和團中央授予“全國優秀青年廠長”的稱號。1993年10月5日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首都10家新聞單位評為第四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初入工廠

1974年,鄭天一在擁有人數最多、工作最艱苦的二車間開始了學徒工的生涯。在咬著牙去學、去乾、去適應的日子裡,他告誡自己:“要在艱苦的環境中奮發。人生面對的現實不能選擇,但奮鬥的道路和目標可以選擇。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拘形式地為社會創造財富。”連續三年他被評為廠里的先進生產者,1978年被授予“質量標兵”的稱號。1977年6月他當上了二車間一班的值班長。憑著熟練的操作技術和初露鋒芒的領導才幹,他所帶班產量、質量、安全、物耗率等生產性指標均列全車間之首,並創下了班歷史的最高產量記錄,被廠黨委授予“青年突擊隊”稱號。1980年他被任命為二車間主任,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車間增產不增員,人少產量大的狀況調整了勞動力組合,建立並完善了全廠第一個車間經濟責任制,把責任落實到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熱情,使車間各項工作躍上了新台階,並帶動了全廠的改革和發展。
近6年的車間基礎管理工作鍛鍊和培養了鄭天一,他深深體會到只有學和幹才是成為一個合格的企業管理者的兩個支點。

擔任管理

1983年他擔任了廠計畫財務科科長的工作,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他從外行變為內行,得心應手地把所學的各種財會知識運用於工作,名符其實地當起了企業的經濟參謀。他還主動承擔了組織電子計算機套用於企業管理的工作,參與了有關管理模式的設計開發,使昆煙在提高生產管理水平的進程中向計算機時代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鄭天一擔任副廠長以來先後主管過生產、經營、後勤保衛、人事教育、運輸消防等方面的工作。昆煙人都知道他們的鄭副是個忙完了還得忙的人,滿噹噹的日程安排上常常把吃飯和睡覺的位置擠到一邊。有人形象地說他像個消防隊員,哪裡出現問題就沖向哪裡,從容而忘我地工作著。
1985年工廠剛擴建完工,正處於人員、設備、產品結構“三更新”的階段,產品質量與產量不穩定,要完成55萬箱捲菸的生產任務有很大難度。作為主管生產的副廠長,他深入車間了解情況,同工人和技術人員研究商討生產管理方案,提出了“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的口號,用“質量第一”的觀念統一全廠思想,建立健全了各種形式的崗位責任制,加強定額管理,組織廠領導跟班生產,及時處理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經過一年的努力,出色地完成了1985年各項生產任務,產值、物耗率等指標被列為全國捲菸行業的首位,被省政府評為“經濟效益先進企業”。
在他主管經營期間,原料市場競爭激烈,“菸葉大戰”苦不堪言。為擺脫困境,他熬了無數個不眠之夜,草擬出《關於建立原料基地的構想》,提出以昆明地區為中心建設菸葉生產基地,用人、財、物扶持生產的大膽方案。這是解決原料問題的一大突破。原料基地的建立,緩解了煙廠長期以來菸葉供應的緊張狀況,完善了配套生產系統,從根本上保證了菸葉的品種等級和配方質量要求,為穩定名優煙的產品質量,加快企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1989年至1990年兩年間,由於生產香菸過濾嘴所需絲束嚴重短缺,昆煙的嘴煙生產已經不能正常進行。為了保證生產,鄭天一帶領供銷人員四處奔波定購輔料,果斷採取措施,千方百計地組織貨源,確保了生產急需。
1987年,昆煙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啦!企業所有人員劃分為管理、業務和生產三大類,打破幹部終身制,允許契約制工人從事管理或業務工作。昆煙第一次引入人事競爭機制,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和儲備人才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走出了一條人才開發的新路。當時的中華大地,幹部聘用制尚未開始實行,有人問主持這項改革的鄭天一哪來的勇氣敢闖“禁區”?他坦然地說:“只要對國家、對企業有利,就應該大膽地闖。”在主管人事教育工作的幾年間,他把提高職工文化素質、加強企業職工隊伍建設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有計畫、有步驟地對全廠職工進行文化、技術培訓。打破企業傳統招工辦法,實行“變招工為招生,先培訓後上崗”的招工制度。提出“大學生到生產第一線當工人可以享受幹部待遇”的改革方案,使大學生走了一條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成為生產第一線的骨幹。
鄭天一是從工人隊伍中成長起來的企業領導者,他時刻把自己放在工人中間,他理解工人,尊重工人,處處注意維護他們的利益,能用他們喜愛的方式和特有的語言習慣同他們交談。在工人們眼裡他沒有領導架子,風趣可親,是值得信賴的朋友。
他親自到車隊跟班作業,了解駕駛員的工作和生活;他從抓職工食堂入手,把職工的衣食住行放在心上;節假日他走進每個車間檢查安全防火;年三十他在值班的崗位上和大家一塊包餃子迎新年。
他會以一個老團員的身份走進團訓班上團課講廠史;他會在聯歡會上演唱卡拉OK為大家助興;他會在犯罪分子劫持人質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去制止勢態的發展;他會在山火熊熊燃起的時候抱起滅火機身先士卒沖向火海……
他辦公室的一角置放著一部微型計算機。他駕駛的那輛米灰色三菱轎車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地奔忙著。他要在一天緊張地工作之後走進教室攻讀南開大學工商管理(MBA)專業碩士學位。他頻繁地去參加各項有益的社會活動,出席各種工作會議,宣傳他們的產品,樹立昆煙和昆煙人的形象。
他隨中國青年代表團出訪日本,他兩次以中國青年企業家的身份到美國學習考察。他以《實行勞動契約制後企業應考慮的幾個問題》一文入選英文美國版的《中國工商企業管理一書》(這是中國第一次在美發行的企業管理論文集,享有很高的榮譽)。他不斷地為國內外一些報刊雜誌撰寫文章,他和昆煙原廠黨委書記張長水合寫的論文《面對市場的思考——對雲南捲菸工業發展的探討》獲南開大學優秀論文獎。他還主編了《改革與發展叢書》(其中《煙文化》和《文化的變遷與文化的認同》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今天,作為昆煙的第一副廠長,鄭天一主管著勞動人事、工資、教育中心、安全生產委員會、保衛消防、供銷運輸、職稱評定、全廠計算機聯網工程、宣傳廣告、市場開拓、機構改革、銷運輸、職稱評定、全廠計算機聯網工程、宣傳廣告、市場開拓、機構改革、協助廠長協調生產、後勤和銷售環節的工作等,多達11項,同時還要主持其他領導不在的日常工作。八小時工作制的概念對他來說早就失去了意義。最忙的時候曾經有過36個小時沒合眼的記錄。
新近他又主持了1993年-1995年的經營發展計畫工作,制定了《昆明捲菸廠轉換內部經營管理機制草案》的工作,提出要“以高質量的投入,通過高效率的運營、實現高效益的產出,把昆煙真正建成產品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職工一流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捲菸企業”的指導思想。他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用新的觀念和新的方法控制企業全生產過程的資金運行,在擴大生產和經營的同時減少了材料和資金的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跨度。
鄭天一就這樣在用生命的激情完成著一次又一次的衝刺,注視著今天也注視著未來。沒有誰能說得清他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究竟有多少,也沒有誰統計過他所創造的單項記錄,只有昆煙人把他真誠地點點滴滴深刻在心裡。

有人情味的企業家

1993年初春,昆煙人參加撲滅了兩場廠區附近發生的山林大火,以他們的無私和無畏在社會上留下許多感人的話題。在為此召開的廠中層幹部會上,鄭天一說:“我們廠工人的素質是好的,昆煙的職工是過得硬的隊伍……”他哽噎了,眼裡湧出淚水。這是情到深處的眼淚呵!只有理解他的人才能懂得這淚水的含義,他是那樣全身心地愛著自己的企業和職工,只有他們才是壓在他心頭最重的砝碼。
鄭天一在擔任副廠長9年來先後配合了兩屆廠長、四屆黨委書記的工作。中國有句古話說“主角好唱,配角難當”,鄭天一說中國的企業改革不是靠一兩個企業家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個有領導、有組織、有配合的企業家階層來協同作戰。身為副帥他願意為主帥“護駕親征”,當主帥運籌帷幄之時,他願意去做具體的工作;身為配角,他願意為主角“補台”共同唱好一台改革的大戲,配出自己的風格和水平,配出一個共產黨員、一個正直、無私的人應有的思想境界。如果一旦“戲演砸啦”,他也絕不迴避自己的責任。
鄭天一支持“昆煙人要吸昆煙的煙”的觀點,他說這是一個大企業職工表現出來的自信、自覺、自愛,一句話,昆煙人要熱愛自己的企業。
鄭天一要求自己做一個思想活躍、行動穩妥,既有原則性又有人情味的企業家,立足企業紮實地工作,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他認為所謂開拓型、改革型的企業家不應該是曇花一現、喊幾句口號的人物,而應該是有務實精神和獻身精神像拓荒牛一樣一步一步地去開拓的實幹家。“老老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幹事,深鑽苦研地學習”的格言像他一般樸實而透著內力。
“一個企業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需要不斷地擴大產品種類,拓寬銷售市場,發展與企業效益相關的其他產業,培養優秀人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的特點是船小好掉頭,而大企業的特點應該是‘多功能’。就昆煙而言,就是要以捲菸企業為龍頭,創辦綜合性集團企業,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培養多方面的人才。大量的投資能加快高新技術的套用,促進經濟的騰飛。企業管理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項工作,關鍵要看其管理手段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我國的管理手段比較複雜,有些管理方法在這個企業是成功的,到了另一個企業卻可能失敗。我們有責任建立一套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方法,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做一份工作。”——說這話的時候,鄭天一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手裡的煙一明一暗,燃起縷縷青煙,像他飄浮的思緒。

不懈追求

年輕的帆鼓滿了風遠航在蒼茫的海上,所有的信念都在朝霞中朗朗升起。
鄭天一把當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作為自己終生的追求,這就注定了他將是那種體驗了一生的艱辛後再放聲歌唱的人。
把昆煙建成一個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是他不懈的追求。
昆明捲菸廠的大門矗立著已有71年生產歷史的“大重九煙”捲菸的標誌,年輕的鄭天一微笑地站在那兒,充滿自信。他要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格言

善解人意,善待他人,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勤勤懇懇工作。
——第四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鄭天一

歷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是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創意策劃,並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等首都十家主要新聞單位共同主辦的,每年開展1次。活動自1990年推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現已成為社會認同度較高的一項授予傑出青年人才的崇高榮譽。
第一屆1990年聶衛平 魏書生 王振國 勾艷玲 楊吉奎 黃志紅 李登海 李潤虎 蔡偉素 張思榮
第二屆1991年烏力吉 朱重慶 李志軍 楊露 楊建秋 張奇 張喜武 林莉 周林 賀學禹
第三屆1992年葉喬波(女) 陳章良 潘小揚 台震林 王遂舟 楊志貴 白春禮 辜勝阻 郝進然
第四屆1993年何玉銘 張山 鄭天一 姜戰林 郭雷 庹震 梁衛 董明玉
第五屆1994年王永良 王富龍 張少鴻 李玉虎 姜偉 郭寶印 徐洪剛 謝世梅(女) 謝軍(女) 崔桂亮
第六屆1995年呂有珍(女) 呂樹文 許永楠 孫廣信 孫玉勝 張思民 陳肇雄 秋雲(女) 曹建明 葛健
第七屆1996年王成強 呂永傑 孫俊福 吳一堅 宋芳蓉(女、土家族) 陳新民 周鑫全 哈木拉提·吾甫爾 龔允沖 假拉(藏族)
第八屆1997年烏蘭(女、蒙古族) 葉龍 馮鞏 李永波 李建保 吳國迪 沈方泉 趙滿堂 戰連傳 簡純林
第九屆1998年小香玉(女) 劉金虎 呂植(女) 李小松 孟富強 昝聖達 柏耀平 袁亞湘 譚和平
第十屆1999年丁榕(女) 鄧偉 劉誼 呂岩松 孫雯(女) 吳奇修 張榮(女) 張慶偉 李洪濤 侯新民
第十一屆2000年於果 烏日更達賴 白岩松 龍新平 伏明霞 許京軍 李大有 南存輝 袁家軍 曹雪濤
第十二屆2001年于魁智 尹祥美 王辰 母連雲 伊力汗·奧斯曼 劉小寧 張偉平 楊桂生 周繼紅 黃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