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士元

鄭士元

鄭士元有才學,洪武四年(1371年)中進士,後升為湖廣按察使僉事,其遏制荊、襄卒搶劫民女的事件,並對抗禦史台讞上的冤情。後因空印案連坐而下獄。出獄後,因其弟鄭士利上言解釋空印案,而被輸作江浦。鄭士元,又稱鄭士原,字好仁,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台州路寧海縣水車(今浙江省寧海縣)人,明朝官員。鄭士元是明太祖時的六品監察御史,為官剛正廉潔,一絲不苟,而明太祖就是最喜歡這樣的御史。鄭士元任期中,糾彈了不少貪官污吏,其中包括皇侄朱桓的重大集體貪污案件。鄭士元,名茂,生卒年不詳,莆田人。

基本信息

簡介

鄭士元,又稱鄭士原,字好仁,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台州路寧海縣水車(今浙江省寧海縣)人,明朝官員。

基本資料

姓名:鄭士元

又名:鄭士原

字:好仁

性別:男

籍貫:浙江寧海

時期:明朝

鄭士元鄭士元

官職:言官

生平

鄭士元是明太祖時的六品監察御史,為官剛正廉潔,一絲不苟,而明太祖就是最喜歡這樣的御史。

鄭士元任期中,糾彈了不少貪官污吏,其中包括皇侄朱桓的重大集體貪污案件。由於朱桓的父親對朱元璋曾有救命之恩,所以朱元璋想免去他的死罪,但鄭士元據理力爭,並說:「朱桓已是累犯,如果這次仍不殺他,那乾脆訂一條皇親國戚犯法,可以從寬處理的法律。」朱元璋一聽七竅生煙,爰治他違逆死罪,孰知鄭士元非但不怕,並準備昂首就義,連劊子手都為之動容。後來太子朱標特別援引唐太宗納魏徵諫,與曹操寬待陳琳的典故,來為鄭士元求情,朱元璋於是接受建議,並向鄭士元說:「治家守規,治國依法,都不得徇一時之意。你雖激言頂撞,但仔細思量,仍不失理,所以我已下令將朱桓處死,以儆效尤…。聽說你家境清寒,卻從不收賄賂;奸賊以死威脅,你卻毫不畏懼,你為何能清貧不移志,威武不能屈?」鄭士元答稱:「為官者,一言一行,都代表朝廷。官貪,百姓則罵國邪;官清,百姓則贊國正。官不敢鎮邪,民心則無國。故微臣不敢褻瀆職守,惟恐有負朝廷重託。」朱元璋一聽大悅,說:「凡為官者,須剛正廉潔。清貧,士之常也;惟儉養德,惟侈盪心。侈則多欲,多欲則貪。違法枉道者,遲早要招禍殃身…。朕以為,見金動心者,不可為吏;見善不揚者,不可為官。鄭士元清廉正直,勇於諫言揚善,今調升為湖廣按察使司僉事,正五品。」

鄭士元鄭士元

後來鄭士元一直忙於公務,其妻罹患重病來函,才得以回家探視,但家裡實在太窮,不但沒錢給妻治病,甚至於妻死後,也無錢為之安葬,他的五個兒子竟央求賣身葬母。最後還是同僚親友籌錢,才得以辦好後事。出殯時,民眾夾道送葬,那時正下大雨,民眾竟沒一人散去。

事跡

明末,朝廷腐敗,海防鬆弛,倭寇乘機侵犯廣東、福建、浙江等省的沿海地區達數十年,百姓深受其害。倭寇攻陷興化府城(莆田城)時,莆田軍民奮勇抗倭的可歌可泣的事跡昭昭史冊,但邑人鄭士元在浙中英勇抗倭的事跡則鮮為人知。

鄭士元,名茂,生卒年不詳,莆田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進士,授海鹽縣知縣。倭寇侵犯浙中地區,使軍民不得安寧。士元到海鹽縣後,立即與軍民一道,堅城深壘,增築女牆,建瞭望台以觀察敵情,招募健卒以戍守城池。次年,倭寇大批涌至,氣焰十分囂張,燒掉自己船隻登岸,以示不還。城郊四鄉民眾數萬人爭相入城以避倭寇,諸衛官膽怯,想關閉城門不讓百姓入城,而士無獨開西門,親自接待數萬難民入城,妥善安置,並組織難民中的男青年登城守衛,每堞一軍二民,輪番守城。士元還親自微服巡視,獎勵勤勞的將士,教育懶惰的兵丁,使士氣更盛。堅守月余後,倭寇遁去。三十四年(1555年)正月,倭寇聚眾再侵犯縣城。前主帥王國賢正家居於城中,特地往見士元說:“倭寇的氣勢和過去一樣,我們這座孤城將如何防守?請督府派援兵吧,就說倭寇人數超過以往,方能得到救助”。士元說:“不可!倭寇僅數百人,猶橫行江南,如果有數萬人,則省會告急,無暇顧及我們了,必以實報。”他秘密組織健卒三百人,埋伏于海塘蘆葦叢之中,等倭寇一過,即鉦鼓齊鳴,炮石齊發,聲震天地,倭寇驚慌亂竄而逃。五月,倭寇又在縣郊掠奪,士元堅壁清野,組織軍民嚴陣以待,寇不敢犯城,又離去。這年冬,倭寇又掠奪縣郊鄉村,士元與指揮徐行健出其不意,乘夜出擊,殲滅倭寇80人。督府上報其功。三十五年春,柘林的倭寇圍攻乍浦,徐行健親自率兵往剿,不幸被創死。士元大慟,以他的忠義來鼓勵吏士,士氣大振,憤激殺敵,倭寇夜逃。從此,倭寇再也不敢侵犯海鹽

了。士元升任兵科給事中,離縣之日,全城百姓都痛哭流涕,扶老攜幼來送行他。

萬曆初,士元累官河南巡察使,廣西副使備兵府江。平瑤亂後,改三峒為二土司屯兵扼險,開仙迥、馬尾二營以通永安,復修廣運足灘二堡以控府江,創昭平縣以控平樂梧州,政聲蜚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