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俊聰

鄭俊聰

鄭俊聰,男,投資家。現任祥峰投資管理合伙人,2009年加入祥峰集團。鄭俊聰先生擁有倫敦帝國學院電子工程學士學位以及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曾經主導投資了唱吧、學霸君、阿姨幫、91助手等知名創業項目。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鄭俊聰鄭俊聰
曾擔任新加坡科技工程公司的航空事業部高級副總裁,負責其飛機部件服務業務。

從2000年至2005年,鄭俊聰先生擔任了富鑫創業投資集團新加坡的總裁,負責新加坡和中國地區的風險投資業務。

2007至2009年間擔任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的高級副總裁,派駐中國北京。

2009年加入祥峰集團

現任祥峰投資管理合伙人,投資了唱吧學霸君阿姨幫91助手等知名創業項目。

職場明星

鄭俊聰鄭俊聰
之所以能夠形成現在這樣穩健而又快速的投資風格,或許和鄭俊聰豐富的職業經歷有關。鄭俊聰的祖輩就是來自中國福建,“為生活所迫,我的祖父當年去了新加坡。”而鄭俊聰的成長曆程,和下南洋的祖輩不同,而是符合一個標準的VC之路:他在英國帝國理工念書,之後去了斯坦福讀碩士,有過多年大公司工作經驗,步步晉升。如果要用幾個詞描述30歲之前的他,便一定是:聰明、視野廣闊、紮實工作。但30歲之後,他選擇了一件冒險的事,轉行當VC。而且他在一個絕對鍛鍊心理素質的時間點上加入了這個行業——那是2000年,正值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十六年後他自嘲說:“我入行不到三個月就泡沫了,所以經驗蠻豐富的。”但之後鄭俊聰前東家的一份工作邀請又中斷了他那時的VC生涯。對方希望他參與到企業當時的幾個合併收購案中來,而被收購的公司中有一家來自北歐的企業,員工由挪威瑞典芬蘭三國公民組成,人數超過1000人。鄭俊聰覺得這是讓自己深入了解商業運作的機會,就去了北歐。

在事後回憶起這宗涉及不同國家文化、經營風格的收購案時,鄭俊聰記憶深刻,他的總結,甚至可以寫成一篇“如何把懶散的北歐人管理好”的方法論。“文化不同,北歐福利又很好,收購之後花了很多心思去管他們。”對於管理上的難點,鄭俊聰舉了兩個例子。一是根據當地的法律,只要集齊兩名工人,就可以組成一個公會,因此當時那家北歐公司有多達60多個工會。每次談判的場面,可想而知;第二個是,在這樣的工會制度下,北歐福利又好,常常有專門的按摩師上門服務,工人常因“肩膀痛”停止工作排隊等按摩。在諸多由細節組成的觀念碰撞下,他完成了歷時一年半的收購案。此時的鄭俊聰仍然沒有放棄投資的想法,又把眼光瞄向了中國大陸的風險投資市場。2007年,他來到北京,在這裡一待,就是9年。

在剛來到北京的前兩年,鄭俊聰在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國內最大的國際投資機構)做PE。那時他“沒投什麼案子”,因為那兩年,並不是一個PE的好時機。“經歷了奧運會、PE泡沫,然後是金融風暴。”鄭俊聰一直在思考,金融風暴之後,中國的發展到底在哪裡?此時,來自新加坡淡馬錫旗下的祥峰投資找到他,邀請加入,負責中國區的風險投資業務,投早期項目。而鄭俊聰意識到,移動網際網路正在興起,中國的創業機會正在涌動,與PE不同,VC的機會來臨了。注重管理、了解商業運作,以及經歷過第一次網際網路泡沫和PE泡沫,鄭俊聰形成了自己對投資的理解,以及穩健的作風,並將之帶進了祥峰投資。

個人觀點

找準方向

鄭俊聰總結說,祥峰投資的投資理念是,看準方向,研究世界的變化,尤其是新科技的動向,再根據中國市場的情況找投資標的。正是遵循著這一理念,祥峰投資做出了不少成功案例。鄭俊聰進入祥峰投資之後,跟投過的第一個項目是手遊IGG,2009年投資,5年後該公司於香港上市,上市當時公司年利潤已經達到6000萬美金左右。這個案子,給祥峰帶來了超10倍的回報。

祥峰投資的另一個知名投資案例91手機助手,也是基於這樣的思考上做出的。2010年前後,智慧型手機興起,而鄭俊聰當時在看硬體。根據經驗,他判斷,硬體今後只會越來越便宜,當人手一個的時候,大家的注意力會不會被帶到手機上來?比如當年入口網站的興起,當電腦普及後,用戶上網要找入口,於是繁榮了一批入口網站,以此為參照,如果智慧型手機普及,那么下一批入口是誰?確定了這樣的邏輯,就知道自己要找什麼。鄭俊聰說,他們當時找遍了套用市場上所有的APP,最後選定了福州的91助手,在B輪投資1000萬美金。那是2011年。兩年後,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了91助手,祥峰再次獲得了超10倍的資金回報。而這項交易也成為當時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最大的一宗併購案。

穩健最重

儘管有這樣的投資業績,但鄭俊聰對投資的看法卻一直是“穩健”。他並不認為VC是一個可以做太大的生意。“要有規律地投,不能太快,市場好的時候你投太快,就會有泡沫。另一方面,如果想投太多,就要去融更多的基金,而當所投的企業出現問題時,還要花時間去處理,很難有時間再向前看——這是循環式的。”鄭俊聰認為,一年能投8-12個項目就算是“可以了”,而從2011年開始,他們一直是這樣做的。因此,在中國整個風投市場都無比狂熱的2015年,他卻只投了4個項目。

這么謹慎,會不會後悔錯過一些項目?鄭俊聰的回答是:這就是祥峰的打法,“我們比較喜歡紮實的企業”。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鄭俊聰在去年早期就已經嗅到了泡沫的味道。“當你看到了很多資金湧入,創業者跟你見面的時候,不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跟你討論商業模式、創業激情,還有表達產品有多好上,而是在說有多少人在追著他投資,他要的價格是怎么樣的——這時你就會知道要有問題了,要謹慎一點。”

學霸君的CEO張凱磊也是祥峰投資的對象之一。他的結論是,祥峰目前每一輪都在跟投自己,“口袋不算淺”,但所投項目“不算多”。給他留下印象的是,鄭俊聰有耐心,但是“決斷非常快,從見面到出Termsheet,一周時間”。而在決定投資學霸君時,鄭俊聰花了最多力氣和張凱磊討論的,就是學生會在什麼場景下使用這個產品,判斷這個產品“我們團隊是不是能把它做出來,做出來之後有沒有人用”。在投過的項目中,鄭俊聰看好的有校園、家電等O2O,以及新藥領域。對於今後的風投趨勢,在鄭俊聰看來,O2O燒錢競爭培養用戶的階段已經過去,但在垂直服務領域,對於有價值、建品牌的O2O來說,機會仍然存在。同時,他也預測,在2016年,國內將會出現更多的垂直電商和媒體電商,利用O2O來發展服務類業務,建立品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