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健壯

鄧健壯

鄧健壯,在新疆打拚了半生之後,決定放棄所有家業,攜帶妻兒南下廣州,轉而扮演孫中山。他清楚,由於現代高級化妝術的發展,特型演員已經輝煌不再,但他仍然願意拿自己的人生當一回賭注。與許多扮演者相比,鄧健壯生來就是一副孫中山模樣。2005年,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他才意識到,長著一副偉人的模樣,如果不去再現偉人,無論對社會還是對自己,那都是對資源的浪費。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鄧健壯的前半生“扮演”過衛生員、中學老師、酒店經理、文藝演出員等多個角色。然而他的下半生卻只想做好一件事———扮演好孫中山。

鄧健壯 鄧健壯

來自湖南的鄧健壯,從小就隨著父母到新疆支邊。隨著年紀的增長,鄧健壯長得越來越像孫中山。25歲那年,一個朋友在和鄧健壯聊天時告訴他,說他長得和孫中山先生一個樣。聽到這話,鄧健壯萌生了扮演孫中山的念頭。

然而,那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有關孫中山的宣傳很少。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才出現了以孫中山為題材的電影。在這一段時期,鄧健壯沒有辦法實現扮演孫中山的夢想。

直到2005年4月,又有一個朋友說他長得很像孫中山,這更加觸發了鄧健壯的夢想。這時候,馬少驊、趙文瑄、劉文志、孫兆臨、盧奇等多位演員已在銀幕上出演過孫中山。鄧健壯心想,2006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周年,自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鄧健壯的想法得到了家裡人的支持。隨後,他買來了中山裝、文明棍、禮帽等孫中山全套服飾,每天對著鏡子模仿先生的步態、手勢、面部表情等。此外,還找了很多關於孫中山先生的資料如《走向共和》、《孫中山在說》、《宋氏三姐妹》等,除了言行外,還從思想與思維上揣摩中山先生。

鄧健壯(熙文)在廣州綠鈺藝術公司 鄧健壯(熙文)在廣州綠鈺藝術公司

“我經歷豐富,心態沉穩,適於扮演孫中山先生的中老年時期。”從此以後,一位身著中山裝、手持文明棍的“孫中山”便出現在新疆一些公眾場合。社區的小孩子、年青人有時見鄧健壯,喚一聲“中山先生” 、“中山爺爺”,把他叫得心裡暖暖的。

那時,鄧健壯還在新疆經營著酒店。然而,扮演孫中山卻占據著他越來越多的精力。如何更加進一步“接近”孫中山,成了鄧健壯常常思考的問題。

2005年7月,離鄧健壯出道才兩三個月。在新疆一處旅遊景點的揭幕儀式上,鄧健壯扮演孫中山並發表演講,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從這時開始,這位“活著的孫中山”開始為大眾所知。 就像賭博一樣,這時的鄧健壯還不知道,自己選擇當孫中山特型演員會得到怎樣結果。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先進的現代化妝術,使得特型演員不再像七八十年代那樣吃香。不過,曾經當過商人的鄧健壯發現,“在國內,毛澤東、鄧小平等偉人的特型演員並不少,但專門扮演的孫中山的特型演員卻不多”。有了這個“市場”基礎,鄧健壯認定要繼續扮演孫中山,而且要花比過去更大的精力。

鄧健壯 鄧健壯

2005年8月,鄧健壯打算去湖南、廣東、北京等地方,一是到這些地方尋找孫中山足跡,二是與一些電視台、影視公司接觸,尋找更多的機會。由此付出的代價是,放棄了他在新疆積累了半生的家業。於是,鄧健壯便攜帶家眷到廣東,重新打拚。讓鄧健壯感到欣慰的是,他每次以孫中山形象出席一些重要場合,都會引起極大的轟動———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2006年11月的一天,身著中山裝、手持文明棍的鄧健壯來到孫中山的故鄉翠亨村,當地一名村民情不自禁地喊道:“中山先生回來了。”於是,村民們紛紛奔走相告,很快,這個訊息就傳遍了整個翠亨村。

隨後,幾十名前來故居參觀的美籍華人見到了鄧健壯,也激動萬分地說:“總理您好!”、“中山先生您好!”紛紛與他相擁,拉著他的手久久不願離去。一名遊客說:“來翠亨村最大的收穫就是親眼見到了‘活著的中山先生’。”

無論從形還是神上,鄧健壯扮演孫中山都是成功的。

第一部“孫中山”電影的創造人、50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孫中山的廣東原社科院院長張磊見過鄧健壯表演後說:“他是目前國內演孫中山最像、最成功的演員。”孫中山先生副官張孟遺孀潘景晴老人曾經這樣評價鄧健壯:“太像了,讓我動情了,仿佛歷史又再現了。”這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緊緊地握住鄧健壯的手,熱淚盈眶。

其實從出道以來,鄧健壯就希望能以孫中山的形象出現在電視電影螢幕上,而不僅僅是在公共場合扮演孫中山。但直到現在,這仍只是他心中的一個夢。

不過,隨著社會對他的認同度越來越高,鄧健壯對自己扮演偉人的做法出現了新的想法。

“我每次以孫中山的形象出席各種活動時,周圍人對先生的敬仰之情都盡情地表露出來。由此可以看出,時至今日,中國人還是需要中山先生的,需要傳承先生的精神。只是缺少一種能夠喚起人們內心情緒的載體而已。”鄧健壯說,他理應擔當起這樣的角色。通過扮演孫中山來到人們當中,比螢幕和文字的感染力更大,對傳承孫中山精神更具效果。

鄧健壯對扮演偉人有了更超常的理解。因此,他對於以孫中山形象出席各種場合,發表偉人的演講,仍是樂此不疲。“作為孫中山精神的傳播者,比純粹一名演員更有意義。”

鄧健壯 鄧健壯

他一有時間就閱讀,品讀偉人的博愛與艱辛,常常感動得熱淚盈眶。有時揮筆練習孫中山書法。除了回家以及和友人相聚外,鄧健壯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研究和扮演偉人上。如今的鄧健壯說起自己的身份時,總會在特型演員的後面加上以下幾個稱謂:孫中山文化研究者、孫中山精神追隨者、博愛精神的大使。

如果有人用“模仿”二字來形容鄧健壯的行為,他會感到莫大的不適。因為他認為,只有演員的表演行為才是模仿,而自己目前所做的已超越了一個演員純粹的表演。

鄧健壯稱,自從他來到廣東後,曾有一些不嚴肅的活動花了很大費用邀請他出席,但遭到了他的拒絕。“如果為了錢而隨意以孫中山形象出現,那是對偉人莫大的不敬。”

在扮演偉人之餘,鄧健壯也在廣州做點兼職,生活得並不滋潤———“但卻很有意義”。一空閒下來,鄧健壯就吟起孫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統一人民享受幸福,不統一人民便遭受災難。鄧健壯說,他想到台灣去,希望以偉人的形象出現,為促進兩岸人民關係更加緊密而出一份力。“我有這個條件也有這個義務。”

社會評價

1、民革中央領導說:“鄧健壯是我們民革的寶貴財富”。

鄧健壯 鄧健壯

2、孫中山當年貼身副官張猛的遺孀潘景晴老人說:“鄧健壯生來就是孫中山的模樣,他演的孫中山神情並茂”。

3、第一部“孫中山”電影的創造人、50年來一直一直致力於研究孫中山的廣東原社科院院長、孫中山研究專家張磊說:“鄧健壯是目前國內演孫中山最像、最成功的一位演員,他不僅形象酷似,更有神似,他的表演十分感人,仿佛孫中山先生來到我們中間”。

4、國內著名雕塑家曹崇恩教授說:“我從事雕塑幾十年,僅孫中山的雕像作品就上百件,見到鄧先生更激發了我的創作激情,鄧先生的外形和神情非常接近中山先生,所以現在請鄧先生做模特”。

5、一位美籍華人在中山故居見到鄧健壯,他說:“這次回到祖國在中山故居見到了“活著的”孫中山先生,我十分榮幸”。

6、鄧健壯先生在孫中山故居翠亨村參加考察時,一位抱著小孩的婦女見到了鄧先生,回頭再一看,說了一聲:“把人嚇死了!孫中山怎么活了呢?”

7、北京電影製片廠化妝師崔潔老師說:“鄧先生演孫中山時,不化妝比化妝效果更好”。她曾經擔任電視劇《孫中山》的化妝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