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玖

鄚玖

鄚玖(越南語:Mạc Cửu,1655年6月11日-1735年7月17日),本姓“莫”,及至僑居越南後,因避免與篡黎自立的莫登庸的家姓相混淆,便在自己的姓上加上“邑”字旁,成為“鄚”氏),17世紀末、18世紀初越南河仙鎮的華僑領袖及實際統治者。他本是中國廣東雷州人氏,明朝滅亡後,因不願受滿清的統治,於是僑居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即現今的越南堅江省),在該地積極開發及進行管治(及後向越南舊阮稱臣,獲授河仙鎮總兵一職),使之成為繁榮的印支半島城市,並備受當地華僑的尊崇。

早年事跡及僑居河仙

身世及移居異地

鄚玖像鄚玖像

鄚玖於1655年6月11日(中國南明永曆九年農曆五月初八日)出生,原籍廣東省雷州府海康縣黎郭社。在他年幼的時候,中國南方各地的南明勢力相繼被滿清所滅,漸次地歸入清帝國的統治之下。
1671年,鄚玖17歲時,因不肯屈服於清朝的統治,於是離開別井,移居到高棉,不久便得到國王的寵信,並委任他管理該國的商賈事務。

僑居河仙

鄚玖居住在高棉一段時間後,感到自己寄人籬下,一旦失勢,就難以安身立命。到了約17世紀末,鄚玖為了自保起見,便收買高棉國王的寵姬幸臣,使之向國王說情,讓鄚玖治理湄公河三角洲的恾坎。(高棉語名稱“ManKham”的音譯。又稱為方城、芳城或幡城,譯自高棉語“Bǎm”,意為港口。)經國王批准後,鄚玖被委任為恾坎的“屋牙”。(高棉語,意為地方長官或鎮守。)從此,鄚玖便長期居留在恾坎,亦即後來的河仙。
※關於鄚玖定居河仙的時間,阮朝學者鄭懷德所編的《嘉定城通志》列於“大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鄚玖投靠高棉之後。《東南亞歷史詞典》則說鄚玖是在1681年受封為開發恾坎的屋牙。戴可來則認為武世營的《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已說明鄚玖投靠高棉時是17歲,即1671年,又說約在1679年即鄚玖管治河仙期間,遭受了一次暹羅的攻擊。如這個說法是正確,鄚玖移居河仙的時間便在1671年至1679年之間。

在河仙的經營與管治

開放河仙門戶,推動商業發展

河仙(據《嘉定城通志·疆域志·河仙鎮》,由於恾坎“相傳常有仙人出沒於河上,因名河仙雲。”)地處湄公河三角洲,原是高棉領土,鄰近暹羅及越南舊阮的轄地,是印支南部各國的交匯處。鄚玖亦看準了這一點,於是便“招四方商旅”,吸引了“海外諸國,帆檣連絡而來。其近華(指越南人)、唐(指華僑)、獠、蠻,流民叢集,戶口稠密”,因而使河仙成為繁盛一時的港口。

開拓附近地域

鄚玖善於招外地人士入居河仙,同時亦開拓附近土地,以供給外來移民居住。據史書記載,鄚玖招攬越南流民,讓他們移居富國(越南富國島)、隴棋(高棉白馬)、芹渤(高棉嗊吥一帶)、淎㵅(高棉雲壤港)、瀝架(越南堅江省迪石市)、哥毛(越南金甌市)等地,成立“七村社”,以使這批移民安居樂業,從而亦擴張了河仙的範圍。

修設防禦設施

據18世紀曾旅遊越南的法國人波微(PierrePoivre)所說,鄚玖曾學習過西方的軍事防禦技巧,並加以運用:“他曾旅行菲律賓及巴達維亞(Batavia),從歐洲人學習最佳的施政方策及自強自衛之方法、無幾,商業上之利潤容許他築起堡壘,鑿掘城濠並裝備炮隊。”鄚玖盡力地加強軍事設施,務求使河仙擁有基本的自衛能力。(波微的記載,並沒有提及鄚玖從什麼時候開始增設這些設施。大約在1679年或更後的一個時期里,高棉及河仙受到暹羅的一次入侵,郤幾乎是全無招架之力。詳見下。)

財政制度

鼓勵農業:鄚玖用贈與、頒發的方式,將土地及農具交給農民,並且未曾向人民強制賦役或徵收營業稅等稅項,以鼓勵農業。
開墾土地:鄚玖將當地的森林伐開,使荒地變成可耕地,並從河川引水灌溉農田,務求有豐足的收成。
開設賭場,徵收博彩稅:為了增加財政收入,鄚玖便“開賭博場,征課,謂之花枝,遂征買其稅。”是為河仙的博彩稅收入。

河仙的對外關係

河仙在鄚玖的管治下安享繁榮,但郤是強鄰環伺,而該地“乃沿海地面,可聚商生財,非用武之地”,而高棉朝廷又“最怯弱”,因此,鄚玖難免遭遇外交上的困難,曾經被暹羅軍俘獲,後來為求取得保護,便向越南舊阮稱臣。

暹羅的入侵

在鄚玖治理河仙期間,高棉曾遭受到一次來自暹羅的強勢進攻。據《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所載,該次戰役中,高棉國王竟“聞警盡帶眷屬而走,暹兵至國,擄掠其女子玉帛財物而歸”,高棉朝廷幾乎處於總潰敗的狀態。至於鄚玖方面,因“暹師見太公(鄚玖)雄毅之勇,甚愛,故善慰公歸國。太公無可奈何,遂從而北至暹。暹王見公顏貌,大喜悅而留之。”實際上,鄚玖成為了暹羅的俘虜,被安置在萬歲山(mungSamutSakawn)。等到後來暹羅發生內亂,鄚玖才逃回河仙所屬的隴棋居住,其後返回河仙。
※有關暹羅入侵及鄚玖被扣留的具體時間,《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並沒有詳細交代,只列在1700年鄚玖兒子鄚天賜出生之前。另外,據戴可來和陳荊和的說法,暹羅入侵河仙的時間,大約在1679年。其後至1700年的二十餘年間,河仙似乎被暹軍或陳上川的部隊所占領,而高棉國內又戰事不斷,因此,鄚玖只能暫避隆奇(隴棋)。大約在1700年高棉形勢大定之後,鄚玖才重歸河仙。

內附越南舊阮

鄚玖返回河仙繼續經營後不久,謀士蘇公提出“高棉素性淺薄,長於狡詐,少忠厚,非久依之勢。不若南投大越(舊阮),叩關稱臣,以結盤根之地。萬一有故,依為亟援之助。”亦即是說向越南舊阮勢力投誠稱臣,以換取其支援。鄚玖接納此一建議,便於1708年農曆八月,(此據《嘉定城通志·疆域志·河仙鎮》。《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說在1714年,戴可來認為有誤),親自到富春覲見舊阮君主阮福淍。阮福淍隨即授任鄚玖為河仙鎮總兵玖玉侯(河仙鎮總兵從此成為河仙鄚氏統治者的名銜)。鄚玖取得舊阮的承認後,便在河仙繼續其實際的統治。一直至到西山朝消滅舊阮及河仙鄚氏之前,鄚氏仍向舊阮稱臣,河仙亦從名義上歸入越南版圖,但郤維持著內政獨立的狀態。

去世

鄚玖於1735年7月17日(農曆五月二十七日)去世,享年八十一歲。(《嘉定城通志·疆域志·河仙鎮》則說是五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七十八歲)舊阮追封鄚玖為開鎮上柱國大將軍,而“河仙鎮總兵”一職,則由兒子鄚天賜繼承。

評價

學者戴可來從華僑發展史的角度出發,向鄚玖作出甚高的評價,指出他與同時期居於邊和、美荻一帶的越南華僑領袖級人物楊彥迪和陳上川有所不同。因楊彥迪、陳上川只是越南舊阮的“臣僕”。而河仙鄚玖縱然名義上是舊阮或暹羅的附庸,但郤能長期維持自主政權。另外,又提到他致力招攬各色人種的人民,並在強敵蹂躪的情況下堅韌不拔,保持了河仙的繁榮,堪稱“華僑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學者郭振鐸、張笑梅則認為,以鄚玖為首的一批華僑人士,本身善於農耕、手工業及經商,有利於帶動河仙一帶的生產力,“為安南南部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法國學者保爾·布德讚揚鄚玖對河仙的開發,說“這塊人煙稀少的蠻荒之地,縱使未被鄚玖如願以償地建成一個人間樂園,但至少也已被改造成一塊人煙輻輳的可居之地了。”

堅江省華僑對鄚玖的尊崇

在越南的堅江省,當地華僑奉鄚玖為始祖,為他立祠,以作紀念。時至今日,鄚玖墓更成為當地的景點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