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

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

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是牛郎織女的故鄉鄖西縣舉辦的旅遊節,是七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承地。鄖西天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條與“牛郎織女”傳說中的天河重合,有很多的七夕文化資源,在鄖西能找到牛郎織女神話故事裡的地形原貌,留存了許多的古蹟和傳說都與牛郎織女故事相吻合。近年來,鄖西縣實施“旅遊立縣”戰略,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建設中國“七夕文化之鄉”。通過舉辦“七夕文化節”等重大活動,極大提升了鄖西乃至十堰旅遊業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了鄖西旅遊業的長足發展。

基本信息

七夕來源

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文化節

鄖西

鄖西縣中部,有一條由北朝南流向的蜿蜒河流,叫天河。天河發源於陝西,全長69公里,流經鄖西62.7公里。天河東邊是楊家河、歸仙河,西邊是美女河、仙河,正好與天象對稱。而天河邊的石公公、石婆婆、懸鼓觀、天池庵等景點卻都與星象圖相反,說明了鄖西人對衝破天河阻隔的期盼。

鄖西與七夕

2015鄖西七夕文化節2015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

中國有個地方,叫鄖西!鄖西有條河,叫天河!鄖西天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條與“牛郎織女”傳說中的天河重合,有很多的七夕文化資源,在鄖西能找到牛郎織女神話故事裡的地形原貌,留存了許多的古蹟和傳說都與牛郎織女故事相吻合,鄖西天河地域獨特的天象及地理環境、蘊涵的人文資源、古老的史話詩詞傳說、淳樸的民間風俗習慣等七夕文化地源資源淵厚博廣。

天河地域的觀象:天象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天文曆法著作《夏小正》記有天空明亮的織女、南門以及最顯眼的天河。鄖西地處中西部接合的湖北西北山區,背靠秦嶺,腳踏漢水,境內有漢水和天河並交匯,與文獻書中對“銀河”的解釋相吻合。星象圖上,在由北至南的銀河系西邊是織女星,東邊是牛郎星,而鄖西天河西邊是美女河(也叫麥裕河)、仙河、歸仙河、銀河,天河的東面是楊家河,這些河名和走向與天上的銀河及牛郎、織女二星遙遙相對,正巧與天象對稱。一邊是美女仙人,一邊是本土俗夫,這就好比一個是天上的仙女,一個是地下的牛郎,他們隔天河相望,訴說著亘古不褪色的愛情故事。

自然地貌的成像:天河臨漢水,鄖西是世界上唯一的漢水連天河之地,鄖西天河,人們視其為天上銀河,在鄖西境內有許多自然地貌與牛郎織女故事中相互印證的景觀在全國絕無僅有的。如:“牛郎廟遺址”、“娘娘山”“牛郎山”和“織女山”等自然地貌景觀。而在鄖西天河懸鼓觀和天池庵卻恰與星象圖相反,說明了鄖西人對衝破天河阻隔的期盼和對牛郎織女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祝願。

鄖西縣是牛郎織女的故鄉,是七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承地。2010年,鄖西縣實施“旅遊立縣”戰略,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建設中國“七夕文化之鄉”。通過舉辦“七夕文化節”等重大活動,極大提升了鄖西乃至十堰旅遊業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了鄖西旅遊業的長足發展。8月23日大型情歌晚會是此次節慶活動的“重頭戲”,由主題活動和集體婚禮兩大部分組成。8月23日晚,鄖西天河文體廣場賓朋滿座,群星燦爛。備受矚目的第三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遊節“真情放歌,情定天河”大型情歌晚會隆重舉行,為廣大觀眾帶來了一場豐盛的視聽盛宴。

七夕活動

1:2010年8月16日,以“七夕在中國,天河在鄖西”為主題的首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節開幕式將在鄖西縣天河廣場舉行。

2:2011年8月6日,第二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遊節“天河之愛”大型情歌晚會在天河廣場盛大舉行。

3:2012年8月23日,中國·鄖西第三屆七夕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暨大型情歌晚會在鄖西天河文體廣場隆重舉行。

4:2013年8月13日,第四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旅遊節地方文藝展演在鄖西天河文體廣場隆重舉行。

2014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2014鄖西七夕文化旅遊節
5:2014年8月2日第五屆中國(鄖西)“天河金街杯”七夕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全省優秀劇目文藝展演在鄖西天河廣場精彩上演。 6:2015年7月27日—8月2日地點:鄖西縣城及天河旅遊風景區

以往七夕節是以“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拜織女”、“拜魁星”等形式的民間習俗悄悄在民間開展。近幾年,鄖西為弘揚傳統民族文化,以文化為背景,持續傳承弘揚鄖西天河七夕文化,培植打造全國知名七夕文化節會品牌,加快推進“文化旅遊強縣•十堰西北門戶”建設,每年在七夕節期間舉辦“文化旅遊盛會”營造濃郁的浪漫七夕氛圍,為來鄖西的旅遊的遊客提供一個共享浪漫與激情的平台。

七夕文化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