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全張

近年來,郵票的集郵功能逐步加強,為了迎合集郵愛好者,郵票發行部門又將不同的圖進行排列組合,甚至獨立印刷,這便形成了小版張、小全張、小型張等。 /shichan g/dian

郵票的基本單位是枚,常常以圖來定義枚,所以,現在每年公布發行計一划時,經常說發行多少個圖,版式只不過是枚的不同排列組合形式而已。最初郵票主要是郵資憑證,為便於使用,就自然而然地印製成了郵局全張,亦即郵局版張或大版張。近年來,郵票的集郵功能逐步加強,為了迎合集郵愛好者,郵票發行部門又將不同的圖進行排列組合,甚至獨立印刷,這便形成了小版張、小全張、小型張等。如果郵票發行部門對某套郵票或某個圖只印製一種版式,這是強調郵票的第一屬性,這種版式可能是郵局全張,也可能是小型張,但無論是郵局全張還是小型張,其特點都是擁有自己獨享的圖,這種最初的含有自己獨有圖的版式,在這裡我們不妨稱其為原生版;如果郵票發行部門在已有郵局全張(應是新郵預報中的“版式一”)之外再印刷其它版式(常是新郵預報中的“版式二”、“版式三”等),這是在郵票的第一屬性之外,又突出了郵票的第二屬性,這些版式有小型張(指不單獨擁有圖的一類,如俗稱“紅菩薩”的普票小型張)、小全張、小版張、小本票等等,對於這些派生出來的與郵局版張含有相同圖的各種版式,就統統稱為再生版吧。再生版是原生版的衍生物,其最大的特點是不單獨擁有圖,其圖只能與原生版共享,因而,再生版服從於原生版,換一句話說,沒有原生版就沒有再生版,原生版貼近郵政,再生版貼近集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