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瓊[郭麗瓊]

郭麗瓊[郭麗瓊]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麗瓊,出生於1963年6月,博士生導師,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

基本信息

郭麗瓊博士

郭麗瓊,女,1963年6月生,博士研究生學歷,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8月至1998年3月在福建農業大學參加過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農業部重點項目的研究,主持過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是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輕工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獲獎者之一。
1 998年3月至2003年12月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研究,主持和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1年在美國比德爾生物技術中心參加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絲狀真菌基因表達調控的研究。
2003年1月至今在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生物工程系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攻關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的研究;主講研究生“食品微生物基因工程實驗技術”和“發酵工程—基因工程育種”等課程,主講本科生“分子生物學”等課程。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多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工程(微生物遺傳育種基因表達技術、微生物和酶在能源和環境上的套用)。

捨己救人的郭麗瓊

人物簡介

1973年2月,郭麗瓊出生於霞浦縣溪南鎮甘棠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家,年幼懂事的她,從小就幫助家中插秧、割稻、討小海,村里人都稱她是“半個當家人”。 在學校,她也是個勤奮上進的好學生。後因家庭困難輟學。1990年8月10日下午2時許,為救兩位落水小學生,獻出自己十八歲的生命。

捨己救人

1990年8月10日,時值盛夏,酷暑高溫。下午2時許,正值海水退潮時分。放暑假在家的霞浦縣溪南鎮甘棠國小五年級學生薛克福、雷陳忠到村前灘涂“討小海”。兩人耐不住酷熱,一同跳進灘涂前的海港中洗澡並想游向對岸。
這個港兩邊淺中間深,由上而下漸斜漸深,呈V形,最深處達2米多。此時,退潮的海水滾滾而下,又逢港口上方蝦塘放閘,水位不斷上升,水流湍急。
薛克福、雷陳忠一下水,就馬上感覺到海港上方的水流像無數雙手將他們往前推,而海港下方又有如無數吸盤,將他們往下吸。他們想趕快游向對岸,卻不斷往下漂流。他們慌了神,一邊掙扎,一邊大聲呼救。聽到呼救聲,同去討小海的郭麗瓊見狀,立即扔下背簍,駕著滑板飛快奔向港邊,毫不猶豫地向港中去。港中水深、流急、泥爛,每向前一步都十分艱難。
水漸漸浸過郭麗瓊的胸脯,浸過她的脖頸。強大的水壓致使她胸悶、窒息……慢慢地,她接近了薛克福,將手向他伸去,但還夠不著。這時,郭麗瓊很清楚,繼續向前將面臨什麼!她沒有退縮,又搖搖晃晃向前兩步,終於伸手拽過正在掙扎的薛克福,使出全身力氣把他推向岸邊,薛克福得救了。
將薛克福推向岸邊後,郭麗瓊已累得筋疲力盡,但她沒有停下,馬上返身去救雷陳忠。此時,雷陳忠又被流遠了幾步,正在吃力地撲騰,掙扎著。在這生與死的抉擇瞬間,郭麗瓊毫不遲疑地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她加快速度向雷陳忠蹚去。
鹹澀的海水沒過她的下巴,沒過她的鼻子,不斷灌進她的口鼻。她用雙手拍打了幾下水面,使自己的身體稍微上浮些,慢慢接近雷陳忠。突然,慌亂中的雷陳忠死死地抓住了她的手,使她動彈不得,兩人在水中掙扎沉浮了數分鐘,筋疲力盡的郭麗瓊終於掙脫了雷陳忠的手,托住他的臀部,用盡最後所有的力氣,把他猛送向對岸。
雷陳忠脫險了!而推送雷陳忠時產生的反作用力和滾滾而下的潮流卻將郭麗瓊一下卷到了30多米的下游……
1990年10月18日,溪南鎮黨委、政府召開“郭麗瓊英雄事跡報告會”,接著《霞浦報》出專版《一尊雪浪簇擁的少女雕像——給舍己救人的郭麗瓊》,《福建日報》發表通訊《春花雖謝,芬芳長存》,宣傳、讚美她捨己救人的英雄事跡。共青團福建省委、寧德地委、霞浦縣委和縣婦聯,分別追授她為“新長征突擊手”、“優秀共青團員”和“三八紅旗手”。1993年2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認郭麗瓊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