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縣辣醬

郫縣辣醬郫縣辣醬
郫縣辣醬是一種川菜調味料,又稱“郫縣豆瓣”,也經常被簡稱為“郫辣醬”。郫縣辣醬最早出現在川西地區,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因其在川菜中的重要性,有“川菜之魂”的稱號。

發展歷史

郫縣辣醬郫縣辣醬
“郫縣豆瓣”起源於清代康熙年間(1688年),始為川西居民自製佐餐之鹽辣椒、醬菜之類,輾轉近百年。鹹豐年間,陳氏後人陳守信,號“益謙”,設立“益豐和”號醬園,陳守信悉心數年,獨創秘方,改鹽漬辣椒為“豆瓣辣椒”,“郫縣豆瓣”由此誕生。陳守信和他的“益豐和”號醬園也被人奉為“郫縣豆瓣”正宗老祖。解放後,“益豐和”號醬園與郫縣第二大醬園“元豐源”爭先回響政府號召實行公私合營,成立國營郫縣豆瓣廠,生產的郫縣豆瓣也更名為“鵑城”牌郫縣豆瓣。

製作工藝

郫縣豆瓣醬用料配比是:胡豆44斤,鮮辣椒105斤,麵粉11斤,食鹽24斤,可出成品135斤至140斤。

郫縣辣醬胡豆即蠶豆
郫縣辣醬鮮辣椒
郫縣辣醬青胡豆

製作方法大體是:將胡豆收拾乾淨、去殼,在96度至100度的沸水中煮一分鐘,撈出放入冷水中降溫,淘去碎渣,浸泡三至四分鐘,然後撈出豆瓣拌進麵粉,拌勻攤放在簸箕內入發酵室進行發酵,控溫在40度左右。經過六至七天長出黃霉,初發酵即告完成。再將長霉的豆瓣放進陶缸內,同時放進食鹽11.5斤,清水50斤,混合均勻後進行翻曬。白天要翻缸,晚上露放,但注意避免雨淋。這樣經過40到50天,豆瓣變為紅褐色,加進碾碎的辣椒末及剩下的鹽,混合均勻,再經過3至5個月的貯存發酵,豆瓣醬方完全成熟。

成分表

食物名稱:郫縣辣醬,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100克

熱量(千卡):89B1硫胺素(毫克):.04CA鈣(毫克):106
蛋白質(克):4B2核黃素(毫克):.22MG鎂(毫克):121
脂肪(克):1B5煙酸(毫克):2.1FE鐵(毫克):11.8
碳水化合物(克):15.9VC維生素C(毫克):0MA錳(毫克):.76
膳食纖維(克):8.9VE維生素E(毫克):8.33ZN鋅(毫克):.56
維生素A(微克):173膽固醇(毫克):0CU銅(毫克):.35
胡羅卜素(微克):18.8鉀(毫克):585P磷(毫克):125
視黃醇當量(微克):51.4鈉(毫克):5658.1SE硒(微克):1.23

相關條目

郫縣 康熙 鹹豐光緒 陳守信 益豐和 元豐源 公私合營

參考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3%AB%E7%B8%A3%E8%B1%86%E7%93%A3&variant=zh-cn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8734470.html

http://www.pxkj.gov.cn/Article.asp?ID=165

http://www.tech-food.com/kndata/1009/0019843.htm

http://www.sichuan.gov.cn/lysc/sctc/tssp/200611/t20061116_60838.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