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倉部落

從此,那倉被稱為“那倉措周”,即那倉六部之意。 “那倉六部”指本雄、達處嘎松、桑秋賽松、拉傘文松、貢那和卓貝。 達處嘎松部包括達洛、處措、和嘎措3個措哇,“松”為三個之意。

地理位置

那倉部落東鄰朗如、薩邊、辛格爾等部落,酉按阿里的曲歡、仲巴、改則地區,南連雅巴阜瑪珠久、謝通門、康堆等地,北面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界。那倉廣轟上千里,據《那倉六部落概述》介紹,其地“南北有二十五天行程,東西為十五天行程”,那倉地處高寒,很多地方荒蕪人煙,被稱為“無人區”、“藏北荒原”,但其境內的許多“神湖聖山”仍為人們所嚮往。

歷史沿革

據藏文文書記載,那倉原為古代象雄王國的領土,象推王朝在此設“風宗”,另有“祈次”、“祥泰”、“本囊”等小宗也在那倉境內。吐著滅象雄後,那倉歸入吐善王朝,但直至五世達賴喇嘛統治西藏以前,那倉一直沒有劃歸那一個宗的範圍,支應差役也不強求,“盡力而為”即可。自公元1681年札什倫布寺的蒙古族喇嘛噶丹次旺宰蒙藏聯軍進兵阿里與拉達克作戰時起,那倉部落正式劃歸噶廈政府管轄。當時,那倉共有8個部落,後因部落戰爭,其中的兩個部落被消滅,剩下6個部落。從此,那倉被稱為“那倉措周”,即那倉六部之意。“那倉六部”指本雄、達處嘎松、桑秋賽松、拉傘文松、貢那和卓貝。“本雄”是宮人管轄地之意,該部落可能是那倉部落頭人家族的領地。達處嘎松部包括達洛、處措、和嘎措3個措哇,“松”為三個之意。桑秋賽松部由桑及、秋措、色細3個措哇組成。拉本文松部也有拉堆、本堆和文部3個措吱。
1856年,噶廈政府在那倉部落境內設定申扎宗,並委派僧俗兩名宗本。西藏相平解放後,申扎地區仍稱申扎宗,直至1959年改稱申扎縣。當時,那倉部落下轄貢那、拉堆、秋措、卓矽、本雄、雄麥、邦堆、桑及、嘎爾措、文部、觸洛、賽爾秀、唐久、色巴西恰、沃巴嘎、索樹、日秋等十七八個小部落,共有4000多戶,約20000人。

內部小部落

貢那措哇: 貢那原為“那倉六部”之一*在民主改革前,貢那部落的領主是原西藏地方政府。貢那部落當時轄有吾堆、吾麥、加嶺、俄曲堆瑪、俄曲麥瑪、占莫、賽嘎、容奴、都瓊、曲差、扎木尼堆、扎木尼麥、江嘎、扛龍、深牙、夏容等10多個小措哇,總共約有750戶牧民,統由甲本負責管轄。上述各小措哇分布在今尼瑪區的吳爾多、吳爾買,吉瓦區的喔居多瑪、喔居買瑪等鄉境內。
拉堆措哇: 拉堆是原那倉拉本文松部落的一支。拉堰措哇內部又分拉堆強瑪和拉堆羅瑪兩部分:“拉堰強瑪”為拉準北部之意,含堰肖、麥肖兩個小措哇,均在今邦多區來多強瑪鄉境內;“拉堰羅瑪”為拉堆南部之意,由門埃、瓦空和巴果3個小措哇組成,在今文部區來多羅瑪鄉境內。民主改革前,拉氓全部落共有250戶,均屆噶廈政府。
措措哇: 秋措措畦為原那倉桑秋賽松部的一支。秋措措畦按其地理位置又分為上下兩部,藏語稱作秋措堆瑪、秋措麥瑪。其中秋措堆瑪在今邦多區秋措多鄉境內,秋措麥瑪大致在今文部區秋措買鄉境內。秋措麥瑪境內有宮措寺和文部寺兩座本教寺院。秋措措哇屬噶廈政府,50年代末約有牧民100戶。
卓哇措哇: 卓矽措哇的前身是那倉的卓貝部,在今卓瓦區境內,下轄拉夏、達奴、拉奴3個小措哇。民主改革前夕,卓哇部落共200多戶,約100D人。卓畦部落境內有卓哇日楚、卡寺第佛教寺院。卓哇措吱的領主是西藏噶廈政府。
本雄措哇 :本雄措哇亦稱本措,為那倉本雄部落的一支。本雄措哇下轄強瑪、羅馮、達孜、巴林等4個小措哇。1959年前後,本能措哇、共有牧民200戶左右,均為噶廈政府屬民。本雄措哇有甲本一員。
雄麥措吱: 雄麥措哇也是原“那倉六部”中的本錐部落的一支,位於今雄梅區的雄梅、馬窯等鄉境內。雄麥措畦包括買瑪、瑪窯、措止、雄麥等4個小措哇,約220戶,1000多人,均屆噶廈政府。在雄麥措哇境內,有申布寺等佛教寺院。雄麥措畦有甲本一員。
邦堆措哇: 邦堆亦稱本堆,系原“那倉六部”中拉本文松部落的一支,在今邦堆區的中倉等鄉境內。邦堆措畦由仲倉、巴然、寶倉、都許等小措哇組成。1959年前後,邦堆措哇大約有210戶,約1000人,其領主是噶廈政府。
桑及措哇:桑及是原“那侖六部”中桑秋賽松部落的組成部分之一,下轄拉奴、托和昂蒙3個小措哇,50年代末,桑及措哇約有100戶人家,部屬廠喝廈政府。
嘎爾措括哇:嘎爾措治哇系原“那倉六部”中達處嘎松部的嘎部,位於今柑卜區嘎錯鄉境內。民主改革前,該措哇屆噶廈政府,其戶口不詳。
文部估哇:文部措哇為原“那倉六部”中拉本文松部的一支,地處今文部區境內。文部塔哇內含吉龍、曲龍和德格3個小措哇。文部措哇在1959年前屬噶廈政府,3時有牧民100戶左右。
觸洛措哇: 觸洛措畦為原“那倉六部”中達處嘎松的處部,今在申扎區朝洛鄉境內。民土改革前夕,觸洛措哇包括達洛和處措兩個小措哇,當時有牧民l oo戶左右,均屬噶廈政府。觸洛措哇境內有一座名叫東旦寺的格魯派寺院。
賽爾秀措哇: 對賽爾秀措哇的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它是“那倉六部”中桑秋賽松部的分支,其領主是噶廈政府。但《那倉六部落概述》一文介紹,該措哇屬於賽爾秀寺,但是又與桑及措矽一起支應噶度政府的一部分“烏拉”差役*照此看來,賽爾秀措哇可能有雙重領主,形成這種狀況的歷史原因不詳*
唐久措哇: 唐久措哇分上唐久和下唐久西部分,均屆拉薩的色拉寺。民主改革前,上下唐久各有聶日巴一名管理部落事務,均由色拉寺的拉吉委派。 亡唐久在今邦多區當彎多鄉境內,1959年時約有80戶牧民;唐久位於今文部區當彎麥鄉境內,1959年時約有75戶人家。
色巴西恰措哇: 色巴西恰措哇局拉薩的色拉寺,其頭人由色拉寺拉吉委派戶口不詳。
沃巴嘎措哇: 沃巴嘎措哇在民主改革前夕歸屬沃如寺,措哇內有根布一人,由該寺院委任。1959年,沃巴嘎措哇有80多戶,約400人。
索樹措哇: 京樹措哇屬貴族多仁家族,措哇由族多仁委任。
日秋指哇: 日秋措哇的須主是貴族白扎家族,該措哇具體事務由貴族委任的一名根布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