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罪

避罪(注音:bì zuì),避免獲罪,懼怕獲罪的意思,也指犯罪者逃避懲處。

基本信息

詞語簡介

詞語】:避罪
注音】:bì zuì
釋義】:1.避免獲罪;懼怕獲罪。2.謂犯罪者逃避懲處。
漢語大詞典
【避罪】1.避免獲罪;懼怕獲罪。《管子·霸言》:“折節事彊以避罪,小國之形也。”《漢書·董仲舒傳》:“民不樂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水滸傳》第四五回:“ 石秀 卻在側邊看了,也自冷笑道:‘似此有甚功德,正謂之作福不如避罪。’”2.謂犯罪者逃避懲處。《孫子·地形》:“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何延錫 註:“退豈避罪也,見其蹙國殘民之害,雖君命使進而不進,罪及其身不悔也。” 宋蘇軾 《雜纂》:“去親戚家避罪--怕人知。”
新華字典
【避罪】
1.避免獲罪;懼怕獲罪。
2.謂犯罪者逃避懲處。
相關詞組:
【進不求名 退不避罪】
名:功名。罪:罪責。指應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從大局出發,不應考慮個人的功名、得失。
相關書籍:
《新編避罪與反避罪法律操作及案例評析全書》
【出 版 社】:新華出版社
【圖書冊數】:全套4卷
【出版日期】:2003-8-13

相關詞條

刑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