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醫科大學

遵義醫科大學

遵義醫科大學坐落在風光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遵義。是貴州省省屬重點建設高等醫學院校,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創建於1947年,前身為大連醫學院,是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醫學本科院校。1953年成為原衛生部直屬高校,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為服從國家“三線”建設戰略和支援貴州建設,根據國務院的決定,學校整體搬遷至貴州省遵義市,更名為遵義醫學院。據2018年學院官網顯示,學校占地面積2500多畝,有新蒲校區、大連路校區、珠海校區三個校區,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多人。學校藏書131.84萬冊,電子圖書105.33萬種。下設28個教學院系,30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1090人,二級教授12人。學校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學科10個,藥學獲得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臨床醫學獲得貴州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學科。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 個,省級特色專業 3 個,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項目3項,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項目4項。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遵義醫科大學是 貴州省省屬重點建設高等醫學院校,坐落在風光秀麗的 歷史文化名城 遵義。前身為大連醫學院,創建於1947年,是 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 本科醫學院校。1969年為支援“三線”建設,經 國務院決定,舉院南遷至 遵義,更名為 遵義醫學院,是全國唯一一所堅持紮根 革命老區沒有回遷的 本科院校。經過67年的艱苦創業,學校有了長足的發展,已成為多專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醫學院校。

學校由校本部、珠海校區和新蒲校區組成,占地 面積3000多畝, 建築 面積40萬多㎡。 圖書館 建築 面積19110㎡,館藏圖書151萬餘冊,全館實行電子化微機管理,為 教育部部級科技查新工作站(醫學類)。2001年建成 計算機校園網,為全校的教學、科研、 臨床提供了便捷條件。

學校下設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第二臨床學院、第三臨床學院、口腔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學院、成人繼續教育學院、體育學院、麻醉學系、美容醫學系、醫學影像學系、醫學檢驗系、法醫學系、生物工程系、醫學信息工程系等21個教學院系;有研究所4個。學科涵蓋醫學、教育學、管理學、文學、理學、工學等6大學科門類,包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等27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其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貴州省級示範性本科專業6個,貴州省特色專業2個,貴州省重點學科6個,貴州省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級臨床重點學科建設單位4個,教學實習基地96個,國家級培訓基地3個,省部級培訓基地9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2個,同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建立博士生聯合培養基地1個,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7個,擁有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貴州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2門,貴州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

2013年學校新增加專業:藥學,醫學信息工程。

學校現有直屬附屬醫院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及教學醫院58所,其中,三級甲等醫院5所,第一附屬醫院是貴州省首家“三甲”醫院;附屬口腔醫院是貴州省首家“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第五附屬醫院坐落在珠海市斗門區,是一所綜合性教學醫院。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的方針,不斷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普杜大學、德國漢諾瓦醫學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四川大學、大連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與其他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多次邀請美、英、日、加拿大、紐西蘭、瑞典、德國等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聘請劉新垣院士等專家學者擔任名譽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

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2007年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體育工作多次受到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的表彰;校園網被評為全國教育網站系統示範單位;教務處被多次評為全國優秀教務處;科研處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研管理先進單位;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多次獲得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多個班級被多次授予全國先進班集體和全國五四紅旗先進團總支榮譽稱號。學校曾獲得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審計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內部審計工作先進集體;貴州省本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優秀學校;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先進單位;貴州省文明單位和“貴州省十大優美校園”等榮譽稱號。2009年至2011年,全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項,連續3年位居貴州省高等學校第二位,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的好成績。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校廣大教職醫護員工生秉承“明德篤學,求是致用”的校訓;繼續堅持“弘揚長征精神,注重實踐教育,為基層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乘科學發展之東風,舉力匯智,克艱奮進,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學術研究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配備了先進的教學與科研儀器設備,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環境。2008-2013,學校承擔國家級項目22項,省部級科研課題281項;發表論文3935篇,其中SCI、EI、ISTP收錄75篇,出版學術專著10部;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獎4項、三等獎21項,省醫學會科技獎14項,市科技進步獎20項, 遵義市優秀社科成果獎3項;衛生部教學研究課題1項,省級教學研究課題26項,校級教學研究課題130項;獲得 專利8項;學校主辦有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並獲得國際文獻檢索系統CODEN代碼和國家科技期刊統計源的《 遵義醫學院學報》。

科研平台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哲學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級研究中心1個、校級研究中心1個、校級研究所2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貴州省基礎藥理重點實驗室、貴州省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

省級哲學社科研究基地:人文醫學研究中心;

省級研究中心:貴州省麻醉與器官保護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中心:醫學與生物學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所:基礎醫學研究所、臨床醫學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08-2013年,學校承擔國家級項目22項,省部級科研課題281項;發表論文3935篇,其中SCI、EI、ISTP收錄75篇,出版學術專著10部;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獎4項、三等獎21項,省醫學會科技獎14項,市科技進步獎20項,遵義市優秀社科成果獎3項;衛生部教學研究課題1項,省級教學研究課題26項,校級教學研究課題130項;獲得專利8項。

2015年庹必光教授及團隊承擔的項目“腸黏膜上皮細胞碳酸氫鹽分泌及其機制的研究”破譯胃腸病隱藏“密碼”,在該領域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國際權威雜誌《胃腸病學》執行主編羅歐教授、國際知名胃腸病學家巴倫教授、胃腸生理學家佛雷蒙斯特蒙教授分別在《胃腸病學》、《千名醫學家》上對該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其網站首頁,也對該研究進行了報導。

辦學條件

遵義醫科大學教學科研條件也在逐步改善和發展。新蓋了一幢10000平方米的教學科研樓和一幢4000平方米的圖書館。現有45個實驗室(含1個科研中心實驗室和1個電鏡室), 儀器固定設備700餘萬元,圖書館藏書30餘萬冊,並有各類外文期刊,還建有閉路電視等電化教育設定。附屬醫院有床位700餘張,是一所能施行顱腦、顯微外科、 先天性心臟病修補和心臟瓣膜置換等複雜手術的綜合性醫院。另有 省人民醫院等4所地方醫院作為教學醫院。

遵義醫科大學開設有臨床醫 學、口腔醫學、麻醉學、公共事業管理、藥物製劑、藥品檢驗、 眼耳鼻喉科學(五官科)、婦產科學、護理學、 美容醫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法醫學、信 息與計算科學、 臨床心理學、生物工程和英語等17個 本科專業及方向。有藥理學、 生理學、生 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 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麻醉學、口腔臨床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17個碩士點45個學科招 收碩士研究生和開展同等學力授予碩士學位工作。臨床醫學成為 專業碩士學位全國第二批試點 單位。擁有藥理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內科學、口腔臨床醫學等4個省級重 點學科和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貴州省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和 貴州省基礎藥理實驗室, 貴州省 醫療美容專業培訓基地設定在該院。學院珠海校區,占地1240多畝,2002年秋季已落成開學 。 遵義醫學院有一個 獨立學院——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5個教學部、9個 本科系、88 個教研室、42個實驗室、21個研究室和2箇中心實驗室。全院藏書82萬餘冊,全館微機管理, 檢索方便,與全國600多所兄弟院校和醫療科研部門有資料交流,為省衛生廳委託科課題查 新檢索單位。學院已於 2001 年建成計算機校園網。

學院的 研究生教育起始於1955年,是國家恢復高考以後第一批被授予碩士點的院校之一, 有49個學科面向全國招生,2013年在校研究生641人。經 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學位辦)批准,我院從2002年起面向 香港、澳門、 台灣招收碩士研究生。學院在建院初期本科在校生人數一直保 持在1200人左右,面向全國招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辦學層次的不斷增加和辦學規模的擴大 ,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尤其是連續擴招以後,2013年在校生人數已有10400人。學院本專科招 生重點在貴州省內,1999年至2002年經批准本科招生擴大到雲南、 四川、重慶、 廣西、湖南、 湖北等24個省區市招生。

院系專業

根據2014年9月陽光高考官網顯示,該校有18個教學單位,開辦32個本科專業

教學單位專業
基礎醫學院--
第一臨床學院(附屬醫院)臨床醫學
第二臨床學院(附屬珠海醫院)臨床醫學
口腔學院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
護理學院護理學
藥學院藥學、藥物製劑、臨床藥學、製藥工程
人文社科學院生物工程
外國語學院英語、翻譯、商務英語
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
公共衛生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預防醫學
體育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康復
麻醉學系麻醉學
醫學檢驗系醫學檢驗技術
醫學影像學系醫學影像技術、醫學影像學
美容醫學系臨床醫學(醫學美容)
醫學信息工程系信息與計算科學、醫學信息工程
法醫學系法醫學
成人繼續教育學院--

教學建設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示範性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省級卓越計畫3個、省級教學團隊、省級實驗教學師範中心6個、省級精品課程12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

口腔醫學麻醉學臨床醫學護理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名稱帶頭人
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喻田

國家級精品課程:麻醉藥理學

省級示範性專業

麻醉學口腔醫學臨床醫學
醫學影像學護理學藥物製劑

省級特色專業

社會體育公共事業管理醫學檢驗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口腔醫學麻醉學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

省級卓越計畫

序號院部系項目名稱負責人
1臨床學院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陳琦
2教務處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李春鳴
3藥學院貴州省卓越藥學人才培養計畫(藥物製劑)陳永正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帶頭人
藥理學教學團隊石京山
免疫學教學團隊孫萬邦
口腔醫學教學團隊劉建國
內科學教學團隊石 蓓
麻醉學教學團隊苟大明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名稱負責人
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喻田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姚新生
珠海校區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王春梅
藥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周旭美
口腔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葛頌
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李岩

省級精品課程

麻醉藥理學生物化學人體寄生蟲學藥理學
免疫學口腔內科學護理學基礎婦產科學
外科學公共體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內科學

學科建設

根據2014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一級學科碩士點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個,有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臨床重點學科(專科)6個。

一級學科碩士點: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護理學;

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藥理學;

省級特色重點學科:藥理學、麻醉學、內科學;

省級重點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口腔臨床醫學、免疫學;

省級臨床重點學科(專科):消化內科、胸心血管外科、燒傷整形外科、小兒外科、呼吸(結核)科。

學校領導

職位姓名
黨委書記 石京山
校長、黨委副書記喻田
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珠海校區書記田宗遠
黨委副書記黃華玲、劉建國
黨委委員、副校長 鄧飛、李春鳴、梁貴友、王子正、余昌胤、蔡善君
紀委書記 郭衛平
黨委委員、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畢路佳
黨委委員、副校長、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梁貴友

黨委書記:石京山,男,中共黨員,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基礎藥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遵義醫學院黨委書記,全面負責學校黨委工作,負責黨建工作。分管學校黨委辦公室、宣傳部、統戰部、直屬機關黨總支。

校長:喻田,女,漢族,遼寧鞍山人,中共黨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省核心專家。遵義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全面負責學校行政工作。 分管學校行政辦公室、對外合作與交流處、檔案館。

文化傳統

學院南遷以來,共為國家培養15000多名本科生、專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培養各類進修生3500 餘人,培養中級衛生人才3000餘名。學院建院以來,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經歷了艱苦 創業、曲折發展、再創輝煌的各個階段,形成了“ 嚴謹 、求實 、團結、創新”的校風,“ 勤學苦練、精益求精 ”的學風和“ 艱苦創業、嚴謹治學、勤奮向上 、救死扶傷 ”的傳統精 神,最終體現為一種“ 艱苦奮鬥、嚴謹治學、團結拼搏、求真務實、 開拓進取”的遵醫精神 。1995年 李嵐清副總理視察我院,以及原國家教委 主任朱開軒視察該院,對我院的辦學特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 2000年和2001年教育部副部長 張保慶、章新勝先後來我院視察,又進一步肯定了我院的辦學特點 。1997年學院建院五十周年校慶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嵐清副總理又為我院題詞: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醫德高尚、醫術高超的優秀醫務人才,為人民健康事業作貢獻。 學院從海濱大連到名城 遵義,堅持發揚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以治學嚴謹、管理嚴格得到國家、省、部領導和兄弟院校一致好評,1998年全省高校教學工作現場會在我院召開,1998年 被評為省級精神文明先進學校。在新的世紀裡,全院進一步按照“堅持方向、抓住機遇、深化 改革、強化管理、提高質量、團結奮進”的辦學指導思想,將為尋求新的發展,建設花園式的 校園,為培養高質量的高級醫學創新人才努力奮鬥。

校區

珠海校區

一、校區基本情況

校區占地面積774849.65㎡(可建築用地面積約為占地面積的30%),建築面積119002㎡,其中教學行政用房面積92369㎡,其它用房面積25033㎡,各類運動場地約26420㎡,園林綠化面積542394.48㎡。

校區現有教授61人(二級教授3人,三級教授2人),副教授1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人,碩士生導師75人。在校學生由當初與珠海市約定3000的辦學規模發展為現在的6000餘人,正健康、穩妥的向貴州省教育廳規劃的7500人規模有序推進。

二、辦學定位

層次定位:以本科生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

教育形式定位:以學歷教育為主,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為輔,不搞教育產業化。

學科定位:醫、藥學科為主,積極創辦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需求的新學科和專業。不斷拓展產、學、研,為地方經濟服務。加強與國內、港澳台及海外院校合作辦學,增強學校綜合實力和拓展學生就業渠道。

教育理念: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面向世界的遠大理想、紮實的實用型技能和理論知識,打造一流的校風和學風。

三、學科設定和專業結構

珠海校區下設基礎教學部、第二臨床學院、口腔醫學系、護理學系、生物工程系、外語系、醫學影像學系、人文社會科學公共教學部等8個教學部系。本科開設有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醫學影像學、生物工程、英語(英語教育)、商務英語、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藥學等十個專業及方向。研究生教育有5個一級學科授權點,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護理學類科學學位和專業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37個,涵蓋54個學科,面向全國包括港、澳、台地區招生。建有各類教學實習基地70多家,可供學生見習、實習。辦學至今,已向珠海市、廣東省以及全國各地輸送畢業生8000多人。

四、科研水平

建立校區以來,校區共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立項 375 項,獲得資助經費 1300萬元。其中獲得國家基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 項,省部級科研立項 173 項,地、廳、市級科研立項 87 項,校級基金啟動項目 83 項,校區科研啟動項目19 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 800 余篇。

五、合作交流

校區利用較好的區位優勢,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與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澳門科技大學和香港公開大學合作培養醫學人才,連續幾年定期與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就護理學專業開展學科交流,澳門科技大學和香港公開大學學生的解剖課程幾年都在珠海校區上課。與美國烏爾蘇拉學院簽署合作辦學協定,目前還在進展當中。並加強與地方企業(如聯邦製藥、麗珠得樂、億邦製藥、貝索公司等)的聯繫,開展產、學、研合作,服務地方經濟,擴大校區影響,發揮專業優勢。

六、學生就業率

學校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就業指導。由於專業針對性強,就業渠道暢通,校區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生物工程、外語等的就業率均在92%以上。其中,護理學專業就業率每一屆均達到了100%,護師資格證書過級率100%,而且大部分畢業生還在實習期間,就被用人單位一搶而空。

七、積極服務珠海地方經濟建設

校區成立至今,本著培養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為目的,充分發揮高校科技、人才優勢,加強校企合作。已與聯邦製藥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貴州省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與珠海貝索公司合作,推動校區產學研發展。

擁有國家級和省級兩級教學示範中心的“臨床技能示範教學中心”,除積極開展校內各專業學生臨床技能訓練外,還向社會開放,為企業和地方醫療機構舉辦了多期臨床技能培訓班,如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

2011年“廣東省全科醫學教育理論教學培訓基地”在校區正式掛牌。校區致力於珠海市的全科醫學教育和全科醫生的培養,目前已培訓轉崗學員42名,現仍在培規範化學員18名。成立“生物醫藥技術產業孵化基地”,下設生物高新技術套用和醫藥保健品產業化平台、蚊蟲生物防治技術及防蚊產品開發平台、現代病理診斷和法醫病理技術平台、生物藥物研發及產品開發平台,加強校企合作。與珠海市衛計局成功簽訂珠海市WHO健康城市指標體系調查項目契約。積極開展同等學力碩士學位課程班,為周邊企事業及醫藥行業培養高級人才。

八、 在發展中的遵義醫學院第五附屬醫院

遵義醫科大第五附屬(珠海)醫院,簡稱遵醫五院,又名珠海市斗門區人民醫院。醫院分為新老兩個院區,共占地面積107599㎡。遵醫五院是珠海市西區僅有的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防治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三級醫院和臨床教學醫院。2003年9月,由遵義醫學院和珠海市斗門區人民政府合作舉辦,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公立醫療機構。遵醫五院人堅持不懈為實現醫院的願景:“把自己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三級甲等醫院、遵義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珠海市西部地區醫學中心;通過長期努力,力爭建成珠海乃至廣東一流的現代化醫院,在某些專科上達到國內、國際領先水平。”而努力拚搏。

新蒲校區

2011年12月15日早上,遵義醫科大新蒲校區建 設奠基儀式舉行,標誌著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據悉,項目將於2016年完工,屆時,新蒲校區可容納2萬名學生,將與學校本部、珠海校區的發展協調互動,成為現代化、園林化、生態化綜合性新校區。

新蒲校區規劃2萬在校生規模,規劃本部容納學生5000人,珠海校區容納學生5000人。新蒲校區建成後,該校三個校區總計可容納學生3萬人。

新蒲校區占地面積1794畝,預計一期工程2012年底完成,屆時可實 現入住5000名學生的目標。2016年,將完成二期工程建設,最終實現入住2萬名學生的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