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者死亡

《適應者死亡》是2011年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海明,劉楊鉞,張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適應者死亡封面適應者死亡封面

近幾年,國內外關於“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一哥”等“唱衰美國”、“唱強中國”的大肆鼓吹訊息,不絕於耳。

資訊時代,媒體日趨主導公眾話語權,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今天,全球各地發生的諸多新聞事件,如南海爭端、朝韓交火、釣魚島爭端及維基解密等,各國在應對這些國際事件時都受到了媒體的影響。

如果西方媒體掌控者利用無孔不入的報紙、電視、雜誌、網路等,製造一盆“唱衰美國”與“唱強中國”匯聚的“溫水”,實在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亦正因此,如果不對“溫水”保持足夠的警惕,它就可能會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看待中國的思維、認知及決策。如何破解這一困境並揭開背後蘊藏的玄機,一直是戰略學界所期待的。

而今,也正是《適應者死亡》這本書以其敏銳的視角、前瞻的眼光及縝密的剖析,為我們揭開了這一迷團。

本書從“媒體話語”這一視角入手,闡釋了大國發展中暗潮湧動的一系列看不見的陷阱;同時揭示了中西方媒體不對稱現實以及西方媒體與軍方、政府的複雜瓜葛,通過剖析近年來海外媒體圍繞“中國威脅論”、“中國獨秀輪”、“中國責任論”等話題,進行連環出擊。在認知空間誤導中國戰略的事實,對媒體狂歡時代全球大國戰略博弈指向、韜略及對策作了深度分析。其目的在於警醒國人,不要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媒體所營造的假象所迷惑,要清楚中國現狀,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戰略方針。

該書本書結構嚴謹,資料翔實,論述精妙,見解獨到,實為當代時政論著中的佼佼者。更兼之作者的行文嚴謹中帶有生動,深入中不乏風趣,讀之令人拍案叫絕,思之令人回味,是國內首部解構後資訊時代“唱強中國”與“唱衰美國”論調的醒世之作。

目錄‍

目錄

序一 莫讓浮雲遮望眼: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的戰略環境 / 王湘穗

序二 戰略研究:我們需要怎樣的頭腦? / 劉戟鋒

序三 中國戰略研究的新視野 / 朱亞宗

導 論 知媒者生存
第一章 生活在意象世界

誰要統治世界?

“被第一”的中國

風從何處來?

《中國不高興》折射了什麼?

“軍力報告”再掀風波

《中國夢》惹爭議

危險的意象

潛伏著的“黑天鵝”

大國總理的清醒認知

仰望天空的精英

“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第二章 媒體狂歡的時代

“中國元年說”

“中國世紀”大合唱

警惕被“格式化”

“中國威脅論”伴奏

看!“中國責任論”來了

月亮與洞穴

中西媒體不對稱

解碼美國強勢媒體

大腦要裝防火牆

第三章 美國衰落:建構或現實?

美國!美國!

金融危機引發形象“地震”

星條旗內外激辯“美國衰落”

臆想中的美國崩潰

再看美國崛起之路

第一次科技革命與美國發展

第二次科技革命與美國崛起

第三次科技革命與美國霸權

“唱衰美國”還太早

美國競爭力優勢

奔跑的美利堅

第四章 觸摸“美國世紀”的拐點

海灣戰爭散不盡的硝煙

一戰歸來的美軍

二戰:科學大顯神威

萬尼瓦爾·布希

“Spunik-1”升空引危機

“阿波羅登月”計畫的遺產

走出越戰泥潭

1981 :不僅僅是巧合

冷戰註解“美國世紀”

“9·11”之後

第五章 美國是唯一的坐標系嗎?

高科技崇拜

富國與強軍的邏輯

“ 被動鎖定”很危險

美國優勢的支點

戰爭留給伊拉克什麼?

身陷阿富汗

“山姆大叔”戀上武力

“ 美式戰爭”之奢侈,誰敢要?

拒絕“美式霸權”

美國反對美國

建立自己的“坐標系”

第六章 適應者死亡,不是杞人憂天

上將之感慨

第三次世界大戰?

“星球大戰計畫”的陰謀

尼克森之《不戰而勝》

此起彼伏的“顏色革命”

“無核武世界”背後

太空,已硝煙瀰漫

美國是玩戰略的高手!

希臘悲劇

第七章 中國應對全球戰略博弈

《C 形包圍》預警

中國離戰爭有多遠?

“大國崛起”要流多少血?

還敢與“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嗎?

直面“錢學森之問”

“智庫一條街”的啟示

“韜光養晦”沒有過時

“中國世紀”不是夢

後 記 國家強盛,我們的責任

作者簡介

石海明:供職於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工學學士、哲學碩士,理學博士。先後在《科學時報》、《學習時報》及《中國軍事科學》等報刊發表論文40餘篇。與人合著《從物理戰到心理戰》、《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軍事學著作20種》、《國防科技發展戰略論》、《虎狼之翼:關於科學技術與軍事變革的對話》4部,與人合譯《飛彈的社會史》,目前正在創作科幻小說《終極解脫》。

劉楊鉞:香港城市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博士生,文學學士、法學碩士,先後就讀於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近年來在《世界經濟與政治》、《國際論壇》、《國防科技》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碩士期間對技術優勢與美國霸權的合理性問題有深入研究,目前研究興趣主要聚焦於網際網路與美國大戰略

張 茜:戰略學博士生,文學學士、哲學碩士。長期跟蹤美國軍事戰略、武器裝備發展動態。先後在《高等教育研究學報》、《中國國防報》、《國防科技》等報刊發表文章多篇。碩士期間對美國戰略心理戰有深入研究。研究興趣主要聚焦於全媒體時代的美國大戰略,目前正在創作《“大棒”背後:美國軍事現代化的歷程》。

專業書評

《適應者死亡》是媒體的盛世危言,一服對症的清涼劑。今天的中國不能沒有吶喊,卻更加需要勁氣內斂的研究和實幹。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超限戰》作者 王湘穗

戰略研究需要怎樣的頭腦?肯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以下三個方面似乎缺一不可: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基礎,清晰的理論思維是核心,敏銳的前瞻眼光是關鍵。

——著名軍事戰略專家 劉戟鋒

《適應者死亡》一書,最啟人心智的是突破民族主義和情緒主義的桎梏,而從哲學維度和歷史理性的高度立論……z作者不僅具有盼望中國偉大復興的社會責任感,看透狹隘民族主義的世界眼光,超越媒體狂歡迷霧的清醒理性,而且具有突破潮流、挑戰權威的批判創新精神。

——中國科技史學會理事 朱亞宗

當前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是世界所有大國中最壞的:世界7個公認的有核國家,5個在中國四周。當前,一個針對中國的“C”字型大包圍圈已經形成……新中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不懼戰爭、勇敢地迎接強加給我們的戰爭,才是從根本上消除威脅,實現地區和世界和平的有效手段。

——中國著名軍事專家、《C型包圍》作者戴旭

本書讓我們想起一句古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清華大學教授,知名文化學者 劉兵

在英國學習期間,我經常關注美韓聯合軍演、中美南海爭端、美國伊拉克

撤軍、貨幣戰爭等問題,並和該書作者進行了探討。應該說,本書觀點新穎、語言犀利、思想深刻,頗值一讀。

——愛丁堡大學訪學博士 黃嘉

編輯推薦

★到底是誰在妖魔化中國?

★貨幣戰爭、南海爭端、美韓軍演、釣魚島事件、朝韓炮擊、維基解密……

★後資訊時代,誰在狂歡?戰略心理戰,誰是贏家?

★金融危機總結、伊拉克戰爭遠去,全球戰略大博弈,中國何去何從?

★美國是如何玩弄大戰略給全世界“下套”的?

★“美國衰落”與“中國第一”兩個泡沫的幕後推手是誰?

★“中國元年說”、“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連環出擊……中國如何接招?

→直擊西方媒體妖魔化中國的幕後“殺機”

→打破西方媒體“熱炒”圍堵

→呼籲全民警惕西方媒體的歪曲誤導

★國內首部解構後資訊時代“唱強中國”與“唱衰美國”論調的醒世之作。

本書特色

●全新的視角,獨到的觀點

從“媒體話語”這一視角入手,闡釋了中國發展中暗潮湧動的一系列看不見的陷阱。文中對美國現行實力進行了客觀分析,對我國的創新力、教育、信息科技等方面也予以客觀闡述,並著力批判了“唱強中國”的一系列言論,對《中國不高興》、《中國可以說不》、《中國夢》等近年較暢銷的書進行了嚴謹的反駁和批判。

●在這裡,為你揭開西方媒體“唱強中國”的神秘面紗

深入分析了媒體狂歡時代全球大國博弈指向、韜略及對策,為讀者揭開西方媒體“唱強中國”背後的重重殺機

●一部寫就全球戰略博弈全景圖的傑作

全書內容牽涉軍事、經濟、科技及政治等多個領域。

鮮為人知的國際戰略“陰謀”,完整的全球戰略博弈盡收眼底。

●徹底撕破西方媒體營造假象的“面具”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有關西方媒體營造假象的意圖。金融危機之後的美國要完蛋了嗎?中國統治世界的時刻到來了嗎?中國崛起就一定是西方世界的衰落嗎?中國要不要打造全球最強大的軍力?如何看待中國鷹派與鴿派的爭論?中國能否實現和平崛起?在這裡,這些熱點問題,你都能找到答案。

即使你對當前的國際形勢、軍事、經濟、科技及政治均不太了解,即使你仍對“中國即將成為世界一哥”的輿論深信不疑,但看了這本書之後,你就會發現,中國的強大是西方一些別有用心、不負責任的媒體吹出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