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罕親王府

達爾罕親王府

達爾罕親王府位於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鎮孝莊園旅遊景區內,距通遼市東北48公里,為“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的出生地,現今中國最大的親王府。

基本信息

介紹

達爾罕親王府 達爾罕親王府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首領宰桑之女。1613年2月初八出生於該王府。一生歷經三朝,輔佐順治、康熙兩位皇帝,為大清王朝的鼎定和“康乾盛世”的開基,立下不朽功勳,被後世譽之為“清代國母”。

王府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初為蒙古科爾沁部首領、孝莊文皇后之父宰桑府邸,後於順治年間因宰桑之子滿珠習禮晉封札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而得名,至清末共世襲罔替十二代,且有多位清皇室公主、格格下嫁府內。康熙大帝一生三巡科爾沁,寫下了著名的《至科爾沁部與眾蒙古宴》詩;乾隆皇帝曾兩駐蹕王府,並在府內舉辦過33歲生日隆重慶典。民族英雄嘎達梅林曾擔任王府的最後一任軍務梅林。

由於歷史原因,王府早已被破壞蕩然無存,為了再現這一恢宏歷史,通遼市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決定投入一個多億資金在原址對王府重新復建。

重新復建

重建後的王府占地十萬平方米,分中、西、東三路,計由90餘座清代古建築組成。中路由王府府門、儀門、印務處、銀安殿、寢門、寢殿(孝莊故居)、後罩樓(玉佛殿、祠堂)等七進院落組成;西路由札薩克衙門、內務衙門、王爺演武場、馬廄等組成;東路由驛館、梅林衛隊、王府小花園、公主府、書院書櫥、倉等組成,整體建築為傳統木結和青磚灰瓦,雕樑畫棟,富麗恢宏,民族特色濃郁,被譽為中國王府之最。

復建後的達爾罕親王府 復建後的達爾罕親王府

在整個院落建築中,建制考究的翹檐兒、門廊、脊獸、階石,都在告訴世人曾經這個王府家族所尊享的崇高地位。特別是氣勢恢宏的銀安殿,在視覺上頗具高規格古建築的衝擊力。孝莊文皇后父母及其後代在清廷所享受的尊榮,清初皇帝來王府時的盛況,均在該殿內以壁畫的形式展現了出來。

此外,在孝莊博物館內,記者還看到諸多的圖片、文字,綜合展示了孝莊皇后從出生到去世,一些可圈可點的人生故事以及她的草原文化精神,值得世人流連、解讀。

“孝莊文皇后一生經歷清初由亂到治的關鍵歷史時期。她全力輔佐皇太極、順治、康熙三帝主政,對促進國家統一及康乾盛世的到來有重大貢獻,是一位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偉大的蒙古族女政治家。”王志華認為。

有史料記載,康熙大帝一生三巡科爾沁,寫下著名的《至科爾沁部與眾蒙古宴》。如今,幾百年過去,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族人繁衍生息,傳承著歷史榮光,守護著偉大先人,形成了獨具蒙古族特色的科爾沁地域文化,而對孝莊文皇后故居的保護髮揚正是該種文化精神的表征。據悉,作為全國4A旅遊景區,孝莊園已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也是通遼市一張分量沉重的城市文化名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