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窖裹蒸粽

道窖裹蒸粽,是道窖的一大特產,馳名千里,被譽為“天下第一粽”。吃起來香甜滑膩,回味悠長,是道窖水鄉人每年端午節,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和祭拜河神而做的一種糯米粽。
道窖裹蒸粽的歷史源遠流長,記載著道窖人的勤勞和智慧。據史記載,當年南宋少傅張世傑,駐軍伶仃外的崖山,被元將張宏范攻破後,有葉、劉、吳、吾四人,不甘當徭役,逃落至此立村,繁衍生息,也帶來了中原一帶的文化習俗。這裡土地肥沃,河涌繁多,下游為汪洋大海,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明清以後,更多的中原人遷居至此,使中原文化習俗得以保留和發展。道窖的裹蒸粽和龍舟賽初時也跟中原人一樣,為的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後因水鄉人經常要出航打漁,與水打交道,增加了祭拜河神一項,寄託著道窖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水鄉人遠航打漁出入平安的美好願望。而且裹蒸粽初時的做法也與現在的中原人做法一樣,用棕葉包好糯米放入沸水中煮熟即可,吃時加少許白糖。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心靈手巧的道窖人對裹粽的做法逐漸加以了改進,加進了蛋黃、蓮子、綠豆等物,做成了今天香飄千里的道窖裹蒸粽。而且種類繁多,有崧木粽、豆沙粽、蓮子粽、鹹肉粽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