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性

道性是漢語詞語, 拼音:dào xìng, 有道德品性、合道之性、出家人所謂修道之情志等義。

詞目

道性

拼音

dào xìng

引證解釋

1、道德品性。

《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 江夏王 道性淵深,睿鑒通遠,樹聲列藩,宣風鉉德。”

2、合道之性。

《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聯稿·道德聯》:“恆張道義明道性;每有德功蔑德心。”(原註:蔑,無。猶老子上德不德之意)戴逵《水贊》:“水德淡中,泉玄內鏡,至柔好卑,和協道性,止鑒標貴,上善興詠,爰有幽人,擁輪來映。”

3、出家修道之情志。

唐 白居易 《留別吳七正字》詩:“唯是塵心殊道性,秋蓬常轉水長閒。”

唐 元稹 《夢遊春》詩:“浮生轉經歷,道性尤堅固。”

宋 徐鉉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寄贈文懿大師》之二:“詩情道性知無夢,頻見殘燈照曙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