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論輕鬆讀

道德情操論輕鬆讀

該書是亞當。斯密的倫理學著作,書中主要闡釋了道德情感的本質和道德評價的性質。斯密從人類的情感和同情心出發,討論了善惡、美醜、正義、責任等一系列概念,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秘密。斯密反對神學家用宗教來說明道德的根源,而是把人的本性中所固有的同情的情感作為闡釋道德的基礎。他用同情的原理來解釋人類正義感和其他一切道德情感,來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這種道德情操永遠植根於人的心靈深處,這就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道德情操論>共分七部分,修訂過六次。在書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徵,並對各種道德

哲學學說進行了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繫、和諧發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相出《國富論》,《道德情操論》給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更為深遠,對促進人類福社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為基本的作用:而它對處於轉型期的我國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對處於這場變革中的每個人更深層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723年,亞當·斯密出生在英國蘇格蘭法夫郡,先後人格拉斯哥大學和牛津大學學習。從牛津人學畢業後,亞當·斯密進入愛丁堡大學任教。1751年,亞當·斯密進入格拉斯哥大學任哲學教授。他於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論》,獲得學術界的極高評價,並被列為英國第一流的學者。1773年,完成《國富論》第一稿。《國富論》使亞當·斯密名垂青史。

圖書目錄

第一卷 論自我情感

論同情

論彼此同情的快樂

論感情的一致性

續論情感的一致性

論情感與美德

論源自身體的情感

論源自習性的情感

論不友好的情感

論友好的情感

論自私的情感

論對悲傷的同情感

論嫌貧愛富的情感

第二卷 論感激與怨恨

感激則賞,怨恨則罰

感激與怨恨的對象

受惠者的感激與受害者的怨恨

對優點與缺點感覺的分析

第三卷 論正義與仁慈

兩種美德的比較

論正義感、自責感和功勞感

天性的效用

第四卷 論命運對人類情感的影響

論命運影響的原因

論命運影響的程度

論情感變化無常的終極原因

第五卷 論評判自我情感與行為的基礎及責任感

論自許與自責的原則

論喜愛、讚美及害怕譴責

論良心的影響與權威

論自欺的天性

論被視為上帝法則的道德

論責任感對我們行為的影響

第六卷 論效用對讚許感的作用

論效用賦予一切藝術品的美

論效用賦予人的品質與行為的美

第七卷 論習慣與風尚對道德讚許情感的影響

論習慣與風尚對美醜概念的影響

論習慣與風尚對道德情感的影響

第八卷 論美德的品質

論對自身幸福產生影響的個人品質

論對他人幸福產生影響的個人品質

①論天性致使個人成為我們所關心對象的次序

②論天性致使社會團體成為我們所幫助對象的次序

③論博愛

論自我控制

第九卷 論道德哲學體系

論道德情感的理論應該探討的問題

論各種說明美德之性質的學說

①論主張美德以合宜為本的學說

②論主張美德以審慎為本的學說

③論主張美德以仁慈為本的學說

論善惡不分的學說

論各種關於贊同原理的學說

①論主張贊同原理本於自愛的學說

②論主張贊同原理本於理性的學說

③論主張贊同原理本於情感的學說

論不同的作者據以論述道德實踐準則的方式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