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步虛詞

《道士步虛詞》,由庾信編著。

作品原文


渾成空教立。元始正圖開。

庾子山集注庾子山集注
赤玉靈文下。朱陵真氣來。
中天九龍館。倒景八風台
雲度弦歌響。星移空殿回。
青衣上少室。童子向蓬萊。
逍遙聞四會。倐忽度三災。 二
東明九芝蓋。北燭五雲車。
飄颻入倒景。出沒上煙霞。
春泉下玉溜。青鳥向金華。
漢帝看桃核。齊侯問棗花。
上元應送酒。來向蔡經家。

歸心游太極。回向入無名。
五香芬紫府。千燈照赤城。
鳳林採珠實。龍山種玉榮。
夏簧三舌響。春鍾九乳鳴。
絳河應遠別。黃鵠來相迎。

凝真天地表。絕想寂寥前。
有象猶虛豁。忘形本自然。
開經壬子世。值道甲申年。
回雲隨舞曲。流水逐歌弦。
石髓香如飯。芝房脆似蓮。
停鸞燕瑤水。歸路上鴻天。

洞靈尊上德。虞石會明真。
要妙思玄牝。虛無養穀神。
丹丘乘翠鳳。玄圃御斑麟。
移棃付苑吏。種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從今復幾春。
海無三尺水。山成數寸塵。

無名萬物始。有道百靈初。
寂絕乘丹氣。玄明上玉虛。
三元隨建節。八景逐回輿。
赤鳳來銜璽。青鳥入獻書。
壞機仍成機。枯魚還作魚。
棲心浴日館。行樂止雲墟。

道生乃太乙。守靜即玄根。
中和煉九氣。甲子謝三元。
居心受善水。教學重香園。
鳧留報關吏。鶴去畫城門。
更以忻無跡。還來寄絕言。

北闕臨玄水。南宮生絳雲。
龍泥印玉策。大火煉真文。
上元風雨散。中天歌吹分。
靈駕千尋上。空香萬里聞。

地境階基遠。天窗影跡深。
碧玉成雙樹。空青為一林。
鵠巢堪鍊石。蜂房得煮金。
漢武多驕慢。淮南不小心。
蓬萊入海底。何處可追尋。

麟洲一海闊。玄圃半天高。
浮丘迎子晉。若士避盧敖。
經飡林盧李。舊食綏山桃
成丹須竹節。刻髓用蘆刀。
無妨隱士去。即是賢人逃。

作者簡介

庾信(公元五三一年~公元五八一年),字子山,祖籍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北朝文學家。庾信早

庾信畫像庾信畫像
年曾任梁湘東國常侍等職,陪同太子蕭綱梁簡文帝)等寫作一些綺艷的詩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亂,庾信時為建康令,率兵禦敵,戰敗。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蕭繹。公元五五四年(元帝承聖三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達長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殺蕭繹。他被留在長安,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故又稱“庾開府”。庾信被強留於長安,永別江南,內心很是痛苦,再加上流離顛沛的生活,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後的思想、創作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一般沒有擺脫“宮體詩”的影響,迄今被傳誦的詩賦,大抵是到北方後所作,這些作品從思想內容到藝術風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他的詩歌代表作有《擬詠懷》二十七首,雖屬模擬阮籍,實則全是感嘆自己的身世。他的樂府歌行,常常使用比興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楊柳歌》等。庾信到北方以後的詩歌蒼勁沉鬱,和他經歷戰亂及對北方景物有較深的感受有關,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燕歌行》、《同盧記室從軍》。他的一些小詩寫得親切動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師三絕》、《重別周尚書二首》等,都很著名。庾信在辭賦方面的成就並不亞於詩歌,他的抒情小賦如《枯樹賦》、《竹杖賦》、《小園賦》和《傷心賦》等,都是傳誦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賦》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駢文大家,他的文風以講究對仗和幾乎處處用典為特徵,其文章多為套用文,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學意味。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叢刊》影印明代屠隆本為最早。《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講到明有汪刊本,共十二卷;還有朱曰藩刊本,僅六卷,有詩無文。此外還有明代張溥所刻《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稱《庾開府集》。庾信集較早的注釋本是清代吳兆宜所注十卷本,稍後有倪璠注本十六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