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機、滑翔機飛行勛飾

運輸機、滑翔機飛行勛飾

運輸機、滑翔機飛行勛飾(Transport and glider clasp), 德文“Transport und Luftlandeflieger”。由Von Weech教授設計,於1941年11月19日由空軍元帥赫爾曼.戈林(Hermann Goring)下令正式設立。為表彰運輸機、滑翔機機組人員作出的卓著貢獻和頻繁的執行任務所取得的關鍵性成就,特設立此勛飾,授予執行空軍運輸機、滑翔機飛行任務的機組人員。

徽章介紹

運輸機滑翔機飛行勛飾(Transportandgliderclasp),德文“TransportundLuftlandeflieger”。由VonWeech教授設計,於1941年11月19日由空軍元帥赫爾曼.戈林(HermannGoring)下令正式設立。為表彰運輸機、滑翔機機組人員作出的卓著貢獻和頻繁的執行任務所取得的關鍵性成就,特設立此勛飾,授予執行空軍運輸機、滑翔機飛行任務的機組人員。

徽章授予標準

關於空軍飛行勛飾,引用“1941年4月18日,德國空軍總部正式公報條款:
1.飛行勛飾不是單位識別或裝飾標識,是用來表彰執行作戰、飛行任務的獎章,詳細嚴格規定了等級或執行作戰飛行任務的次數,是個人的榮譽、勇氣、能力體現,適用於所有空軍飛行機組成員或乘載人員。
2.它是現代空軍作戰多形式、多分工的具體體現,充分肯定、評估、褒獎了執行不同作戰任務,和人員累計執行作戰飛行任務次數的最高榮譽。”勛飾最初設立為銅質/銀質/金質,三個級別,隨著戰事的發展評授條件被不斷補充、修改。
評授條件必須是執行飛行、作戰任務,相應級別的勛飾按照累計飛行作戰次數評定(次數條件至少在敵控或爭執領空飛行30公里或飛行任務中與敵接觸):
銅質:累計達到20次飛行作戰次數;
銀質:累計達到60次飛行作戰次數;
金質:累計達到110次飛行作戰次數。
如果獲獎的時候已經獲得銀質或銅質,則退還銀質或銅質,佩帶金質或銀質。
評授條件的補充、變更:
1943年11月4日:由於服役部隊變更或執行任務的變換,佩帶最高級別相應飛行勳章飾,或當時服役、執行任務最高級別相應飛行勳章飾,退還原來獲得的其他勛飾。(比如:最初獲得空軍重型/中型/俯衝轟炸勛飾,後服役執行運輸機、滑翔機飛行作戰任務,並隨著飛行作戰次數的累計,佩帶最高級別相應空軍運輸機/滑翔機飛行勛飾,以次類推)。
1944年1月28日:執行飛行任務連續飛行12小時算4次飛行作戰次數;或連續飛行16小時算5次飛行作戰次數。這種累計飛行時間評定飛行勛飾的條件是:在敵控領空由於與敵接觸或特殊原因沒有完成預定任務,但最少飛行任務一半距離或完成任務(主要指對英倫三島的飛行作戰任務);飛行距離已控制海岸線至少100公里以上。
1944年2月10日:在前線敵領空宣傳或在有敵地面防空防禦陣地區域內執行任務。
1944年5月31日,隨著空中優勢的迅速喪失,單獨執行飛行作戰任務或在敵控海空區域至少30分鐘以上飛行時間,等同於最初條件的三次飛行次數。

徽章技術信息

由上至下依次為銅質/銀質/金質由上至下依次為銅質/銀質/金質

勛飾由中心是飛翔的空軍鷹飾緊抓萬飾,獨立鑄造,由一個圓鉚釘鉚接在章體中心底座上。周圍環繞著圓形月桂樹葉裝飾環,飾環下部束結,頂部葉尖相對連線。中心飾環左右,各由9片橡樹葉片組成翼型裝飾,由中心向外為:3/3/2/1排列。飛翼箭飾化學氧化變黑,飾環、飾翼按級別差異不同鍍色處理,凸起部分被細緻打磨拋亮,凹陷部分留有陰影,使整個勛飾極富立體感和吸引力。章體背後水平焊接各個生產廠家不同時期工藝特點的別扣組合。材質早期由銅鋅合金(tombak)、鎳銀,隨著戰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採用鋅合金,並最終被鋅材質完全代替。尺寸數據:中心月桂樹飾環直徑(章體高)約:25mm;勛飾整體長約:75mm;橡樹葉翼展約:24mm;橡樹葉翼最寬處約:13mm。為了在飛行操作中或便服著裝方便佩帶,存在布製版本和微型別針(pin)樣式。布製版本像大多數其他德國空軍Luftwaffe獎章一樣也規定軍官為金屬絲手工刺繡版本,士官為機器棉線版本。各式布製版本通常縫製在藍色/灰色的標準基布上。

佩帶照片佩帶照片
銀質獲授證明檔案,1942年10月09日授給Johannes Bauchrowitz,A5尺寸(150mm×210mm)。銀質獲授證明檔案,1942年10月09日授給Johannes Bauchrowitz,A5尺寸(150mm×210mm)。
金質獲授證明檔案,1943年01月22日授給Johannes Bauchrowitz,A5尺寸(150mm×210mm)金質獲授證明檔案,1943年01月22日授給Johannes Bauchrowitz,A5尺寸(150mm×210mm)
銅質獲授證明檔案,1942年07月17日授給Johannes Bauchrowitz,A5尺寸(150mm×210mm)。銅質獲授證明檔案,1942年07月17日授給Johannes Bauchrowitz,A5尺寸(150mm×210mm)。
銅質獲授證明檔案,1943年10月01日授給Franz Jacobshagen,A5尺寸(150mm×210mm)。銅質獲授證明檔案,1943年10月01日授給Franz Jacobshagen,A5尺寸(150mm×210mm)。

徽章佩帶和授予證書

星型垂飾星型垂飾

運輸機、滑翔機飛行勛飾佩帶在高於左胸袋上沿1cm處位置(高於此位置其他勛略),無胸袋佩帶在相同位置,布製版本佩帶方法相同。勛飾最初被裝在有彈簧大頭釘扣和絞鏈的深藍色皮革長方形盒子裡,盒蓋內部包襯白色天鵝絨或綢布襯裡,並有象牙牡羊呢絨基座用以固定徽章。原品盒表面用金顏色書寫勛飾及級別名稱。原品盒尺寸大約:9x4x1.5cm。後期由於物資匱乏,逐漸被黑色書寫有勛飾及級別名稱簡易的長方形紙盒或更為簡單的紙信封代替。獲授證明檔案在白色信紙上列印,會因頒授登記註冊保存,並且有一份證明檔案交付給獲授者。

星型垂飾

隨著戰事的發展,各種飛行作戰任務的執行累計次數提高,空軍元帥赫爾曼.戈林(HermannWilhelmGoring)於1942年6月26日設立星型垂飾,(空軍正式公報於1942年7月13日):

獲得條件:運輸機、滑翔機飛行勛飾星型垂飾累計執行500次飛行作戰任務。
星型墜飾中心是凸起圓球型,周圍放射型星飾環繞。中心星狀裝飾左右,各由底部2片、上面完整1片月桂樹葉疊壓組成的翼型裝飾。翼型桂樹葉飾頂部上沿整體鑄造有連線掛環,用焊接在金質飛行勛飾月桂樹葉飾環背部下方左/右邊的掛鈎連線。材質早期由銅鋅合金tombak、鎳銀,隨著戰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採用鋅合金,並最終被鋅材質完全代替。星型墜飾鍍金,凸起部分被細緻打磨光亮。尺寸數據:星飾直徑:12mm;整體長度:35mm;星飾左右月桂樹葉裝飾最寬:8mm。

數字垂飾

200次數字垂飾獲授證明檔案,1944年10月20日授給Georg Kahle,A5尺寸(150mm×210mm)。200次數字垂飾獲授證明檔案,1944年10月20日授給Georg Kahle,A5尺寸(150mm×210mm)。

隨著戰事發展,為了更加清楚準確的統計、表彰不斷提高的累計執行飛行作戰次數,空軍元帥赫爾曼.戈林(HermannGoring)於1944年4月29日下令設立數字垂飾,(空軍正式公報:1944年5月15日-21日)。數字垂飾星型墜飾中心是長方形方框內以100次累計飛行作戰次數為單位,起始是200次向上類推的累計飛行作戰次數數字。數字方框左右,各由底部2片、上面完整1片月桂樹葉疊壓組成的翼型裝飾。數字方框頂部上沿整體鑄造有連線掛環,用焊接在金質飛行勛飾月桂樹葉飾環背部下方左/右邊的掛鈎連線。由於物資匱乏,材質僅有少部分為鋅合金,最終被鋅材質完全代替。數字垂飾數字表面塗黑色亮漆,整體鍍金,凸起部分被細緻打磨光亮。
獲得條件:以100次累計飛行作戰次數為單位,起始是200次向上類推的累計飛行作戰次數,以此向上類推至2000次累計飛行作戰次數。累計達到更高級別飛行作戰次數的數字垂飾,取代已獲得數字垂飾,並退還原有獲得的數字垂飾。

300次數字垂飾獲授證明檔案,1944年12月01日授給Dieter Zboralski,A5尺寸(150mm×210mm)300次數字垂飾獲授證明檔案,1944年12月01日授給Dieter Zboralski,A5尺寸(150mm×210m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