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噴方法

連噴方法

連噴是跑跑卡丁車裡的一項技術,一般在過彎道的時候使用。運用一系列操作獲得更快的速度。

漂移、連噴全面分析(精華篇)

此文章可能對於新手來說比較模糊 只作借鑑
現在時刻 2008-11-23 周日 下午4點30分
本人06年5月1日開始玩跑跑卡丁車 出於對競速的喜愛 在那時就開始練習連噴
那時候國內會連噴的人很少 視頻教程也比較簡單 指法只有一種 也就是我下面要說的
“傳統C式”連噴 還有一種就是 所謂的 原始連噴 其實就是 連飄
慢慢的 通過不斷的練習 還有 鍵盤的 更換 “傳統C式”連噴 已經練得如火純青
想當年在網咖 也是比較拉風的那種 後面圍觀者一大片
後來有一段時間 一直沒有玩 加上新圖不會 新車不熟練 L2速度適應不了 新的跑法
更是一點也不會 決定重新練習跑跑 這時候發現跑跑高手越來越多 痕跡視頻已經成為視頻
的主流 看了不少的視頻之後 發現很多頂尖高手的 漂移方式 都不是一樣的 跟我自己的漂
移、連噴方式 也有很大差別 然後就仔細研究 通過看網上連噴指法的種類 還有細細看高手
視頻的細節 發現出不少 漂移、連噴的奧妙

首先 先說說我用過的鍵盤和個人理解

1:Microsoft 精巧鍵盤500(不推薦)
微軟鍵盤 質量和性能比較好 目前是網咖里用的最多的
特點:按鍵較硬 用熟悉後有一定手感 但是 延遲比較高 靈敏度低 常見例子 斷位飄的時候
拉不回車頭或者噴不出來 而且時間久了後 按鍵硬的按不下去 不適合跑跑玩家
2:雙飛燕 如意飛 KB-8 防水鍵盤(較推薦)
雙飛燕的鍵盤 便宜 耐用 也是網咖里用的比較多的一種
特點:按鍵非常的軟 有手感 Shift有延遲容易出問題 如果用Z鍵漂移的話不會 拆掉小鍵
盤的其他數字鍵配合Z和X漂移 放氣 非常好用 就是按鍵有點滑 還有 實在是太軟了
3:明基A800海貝鍵盤時尚版(推薦新手練連噴)
這個鍵盤外觀很好看 鍵程很低 像筆記本那種 設計比較舒服
特點:可以調整前後的高度 找到最佳的放手位置 延遲比較低 連噴很容易 適合新手用 因
為是低鍵程 筆記本那種 所以沒有手感 而且容易飄少 所以適合新手練習 最佳化和連噴
4:三星PLEOMAX派樂士 PKB-3000(跑跑專用鍵盤)
這個鍵盤相信不用介紹了 玩跑跑的都應該知道 專用啊
要注意的就是 他分國版和韓版 還有 PS/2 和 USB 兩種接口
其實國版和韓版 沒有什麼分別 韓版還貴 但是有人說 USB的比PS/2接口的延遲要高 這個
還有待專家證實 只是提醒 我也不敢肯定
特點:…… 靈敏度高 手感好 算了 還用我介紹嗎? 就是好用

然後 再說說 我對 調整註冊表的看法

開始--運行 輸入 regedit 回車 進入 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Keyboard 里
裡面有三個 一般默認的是 2 1 31 筆記本好像不一樣
InitialKeyboardIndicators 2
KeyboardDelay 1
KeyboardSpeed 31
因為換過很多車 還有很多鍵盤 所以經常調這個東西 就悟出了一點心得
網上只是含糊的說
InitialKeyboardIndicators是最初鍵盤指示
KeyboardDelay是鍵盤延遲
KeyboardSpeed是鍵盤速度
如果不明白的 我給講一下
鍵盤延遲 就是你 按一下 再按第二下的 間隔速度
必須調到0 這樣的話 好鍵盤 按幾下就有幾下 不會失誤
鍵盤速度 就是我現在要講的了 我發現一些小竅門 他的原理是 按一下鍵盤 會有多大
反應數值越低 反應越小 數值越高 反應越大 網上說的是 韓服調到48 現在很多玩家的
是調的 2 0 48 我也是 確實很好用 舉個例子 在用寶寶連噴的時候 感覺車子非常穩
我還試過調到 2 0 0 或 2 0 20 這種在新手練連噴的時候 容易上手 不容易飄多了
但是高手用的時候會發現 經常飄不夠氣 很容易少
還有大於48的 68 88 98 甚至100以上 這種就是 輕點一下就飄的很大 不熟練的連噴
容易失誤 但是容易控制方向 連噴的時候可能有點晃 我看過 國內頂尖高手 “小風”的視
頻 大家會發現 他最佳化貼邊的時候 幅度很大 然後在把頭調回去 用這種參數 容易實現
他的那種漂移方式 但是知道他是不是設定的很高 只是猜測
還有就是 這些數值用因車而已 車的輕重 方向的靈敏度 都可以按照你自己的習慣調整

另外 說一下 一個彎出一個氣

在說連噴之前 我先說說我的幾個小發現 以城鎮高速為例 在終點前一個彎 下坡的時
候 大家都是 一個小飄加一個大飄 然後正好一個氣 高手的話比較貼邊 加一個斷位 然後
放加速 這個相信很多人都會 也有很多人把他用在 城鎮高速的第一個彎上 小飄加大飄 馬
上接2 、3個連噴 加一個斷位 然後就可以放加速了 但是出了PT之後 包括我在內的好多
人 都飄不夠一個氣了 但是看看視頻 高手還是可以 練啊練 還是不行 後來我仔細看今年
11月的全國紀錄 城鎮高速公路 L2 縱橫丨丶陳澤 1分52秒99的視頻
發現了一個問題 他的第一個彎不是 小飄加大飄 然後連噴 而是 兩個最佳化 加連噴
也就是說 一個最佳化 不噴 接一個最佳化 再噴 再斷位一下 通俗點就是兩個漂移之後再
噴 指法就不說了 你可以看視頻或者下載一下看看 一看就應該明白 只是你們沒注意到
給個納米盤的連結 城鎮高速公路 L2 縱橫丨丶陳澤 1分52秒99
http://www.namipan.com/d/fef2fe7a9521ebafc525dfcf3c016a8f646769745b308906

最後 說說我對連噴的新認識

正像我剛開始說的 我學的是 傳統C式 連噴 給個指法
以右為例:
1:↑→+S(Shift漂移鍵)
2:不松↑+← (拉方向) 1 、2是最佳化都明白
3: →+S (第二飄)
4:↑+← (重複3、4連噴)
為什麼叫 傳統C式 首先C式連噴 大家都知道 就是 第二飄之後(第4歩) 先按↑ 再按
反方向
為什麼叫傳統呢 因為我看到現在好多關於連噴的文章 都寫到 看過好多高手視頻之後 發
現他們 完成最佳化之後 (以右為例)不是 →+S 而是 不松↑+→+S 也就是說 第二飄的時
候 不是鬆開↑ 按方向加漂移了 而是按著↑漂移+方向+漂移 然後再按↑+反方向
這裡就比較難練了 因為已經習慣了 連噴的時候都是 鬆開↑的 這裡飄不好的話 感覺像連
飄 但是練的好的話 速度快 重要的一點是 飄的氣多 好多朋友都問 為什麼看高手視頻都
覺得他們 噴的氣比自己噴的多 車頭看上去 一晃一晃的 一些無知的人就找點指法文章 告
訴人家 然後說噴的不夠快什麼的 其實人家噴的比他還好 就是不明白 我想這大概就是原
因所在 我把這種漂移 暫時稱為 現代連噴 如果有更專業的 可以更正
然後我把連噴的第3歩 分成了兩種 一種是傳統 一種是現代
第4歩 分成了三種(不是我分的) C式 D式 和 LINK式
這些連噴我都試過 的確有不同的效果 不是紙上談兵 下面給個連噴種類表
TR是我的名字縮寫 要尊重原創噢 謝謝
TR連噴種類表
1:↑→+S(Shift漂移鍵)
2:不松↑+← (拉方向)
3:傳統 現代(推薦加D式)
→+S 不松↑+→+S
4:C式 D式 LINK式
先↑ ↑和← 先←
後← (一起按) 後↑

然後說一下 在 傳統 連噴狀態下 對C式 D式 LINK式的心得
傳統C式
特點:噴的屬於最慢的(新手而言已經很快了) 氣漲的多一點 看上去 車頭有點晃
因為是先噴後拉車頭 所以晃 而且也因為這個原因 拉頭不及時 所以貼邊時容易蹭到牆
傳統D式
特點:噴的比較快 車頭很穩 一點也不晃 但是感覺 氣好像少了一點點 有一個問題是容
易把車頭拉過 或者說 貼邊越貼越遠 所以要求入彎精確
傳統LINK式
特點:噴的是最快的 尤其是最後兩下 和一個短加速一樣 但是不知道是我還沒練好 還是
怎么樣 我感覺 飄的氣很少 因為你要先拉方向 再噴 拉晚了 噴不出 拉早了 氣就會變短
但是好多高手的視頻都有LINK噴 所以我推測 那些頂尖高手 不是用LINK式 只是最後兩
噴加了一個LINK 但是也不敢肯定
最後是 現代 連噴狀態下 因為我剛發現這些東西不久 所以練的還不是很熟蟋 我用的是
現代D式 因為我感覺C式不如D式 所以就練的 現代D式 這種漂移 讓我很高興
因為我感覺氣漲得長了 速度也快了 因為他是在按著↑的狀態下 飄移的 所以肯定快
我試過 在L2 我用城鎮公路的轉盤 練連噴 可以噴到 175~190左右 而用傳統C式的話差
不多是 170~185 左右 我還沒用試驗過用LINK式 LINK真的比較難練

結尾

寫了這么多 希望大家多給意見 我沒做到的 沒想到的還很多 可以共同練習和探討
這篇文章基本上寫了我2年多跑跑生涯的一些經驗 整篇文章 都是我一句一句寫的 沒有
亂複製別人的東西 耗了我4個小時的時間 所以希望大家要珍惜它 轉載一定要註明 還有
留下我的QQ 85438913 我是個菜鳥 只希望大家一起玩跑跑 ID 網通一區 Pal丶opt丨Tt
寫於 2008年11月23日
作者 瑞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