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岩礦物

造岩礦物

構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礦物,稱造岩礦物。自然界中的礦物種類極多,但造岩礦物種類卻少,僅有二、三十種。造岩礦物中也有一些可成為寶石,如橄欖石、長石類寶石、石榴石等。其中最重要的有七種造岩礦物:正長石、斜長石(二者又統稱長石類礦物)、石英、角閃石類礦物(主要是普通角閃石)、輝石類礦物(主要是普通輝石)、橄欖石、方解石。在火成岩中造岩礦物又可根據其在岩石中的含量和在火成岩的分類、命名中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礦物、次要礦物和副礦物。它們大多是矽酸鹽和碳酸鹽,也有部分為簡單氧化物,並均為最常見的礦物,總數不超過20種。

構成岩石主要成分

構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礦物,稱造岩礦物。自然界中的礦物種類

造岩礦物造岩礦物
極多,但造岩礦物種類卻少,僅有二、三十種。其中最重要的有七種造岩礦物:正長石、斜長石(二者又統稱長石類礦物)、石英、角閃石類礦物(主要是普通角閃石)、輝石類礦物(主要是普通輝石)、橄欖石、方解石。甚至可以說,整個地殼幾乎就是由上述七種礦物構成的。

組成岩石的礦物。它們大部分是矽酸鹽礦物及碳酸鹽礦物。在火成岩中造岩礦物又可根據其在岩石中的含量和在火成岩的分類、命名中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礦物、次要礦物和副礦物。

常見岩石的主要組成礦物。它們大多是矽酸鹽和碳酸鹽,也有部分為簡單氧化物,並均為最常見的礦物,總數不超過20種。如長石、石英、雲母、方解石、角閃石、輝石、橄欖石等。造岩礦物中也有一些可成為寶石,如橄欖石、長石類寶石、石榴石等。

螢石

基本信息

(Fluorite)

英文名稱:fluorite

礦物(岩石)名稱:螢石

材料性質:

化學成分:CaF2

結晶狀態:晶質體晶系:等軸晶系

晶體習性:常呈立方體、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及聚形,也可呈條帶狀緻密塊狀集合體。

常見顏色:綠、藍、棕、黃、粉、紫、無色等。

光澤:玻璃光澤至亞玻璃光澤。

解理:四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4。

密度:3.18(+0.07,-0.18)g/cm3。

光性特徵:均質體。

多色性:無。

折射率:1.434(±0.001)。

雙折射率:無。

紫外螢光:隨不同品種而異,一般具很強螢光,可具磷光。

吸收光譜:不特徵,變化大,一般強吸收。

放大檢查:色帶,兩相或三相包體,可見解理呈三角形發育。

特殊光學效應:變色效應。

最佳化處理:

熱處理:常將黑色、深藍色熱處理藍色,穩定,避免300℃以上的受熱,不易檢測。

充填處理:用塑膠或樹脂充填表面裂隙,以保證加工時不裂開。

輻照處理:無色的螢石輻照成紫色,但見光很快褪色,很不穩定。

特點

或稱 氟石是一種天然的化石,螢石和光學玻璃相比,螢石有低折射率,低色散等優點,但在實際的運用上因為有其困難度跟經濟因素存在,所以不可能使用。然而在光學上所使用的所謂光學玻璃都是以二氧化矽(Silica)為主要原料並且加入氧化鋇(Barium)或鑭(Lanthanum)之類的添加物,於鎔爐中以高於1300度的高溫溶解後,再以極慢的降溫方式使其由液體凝固為固體。

發現

古代 印度人發現,有個小山崗上的眼鏡蛇特別多,它們老是在一塊大石頭周圍轉悠。其一的自然現象引起人們探索奧秘的興趣。

原來,每當夜幕降臨,這裡的大石頭會閃爍微藍色的亮光,許多具有趨光性的昆蟲便紛紛到亮石頭上空飛舞,青蛙跳出來競相捕食昆蟲,躲在不遠處的眼鏡蛇也紛紛趕來捕食 青蛙。於是,人們把這種石頭叫作“蛇眼石”。後來才知道蛇眼石就是螢石。

螢石的成分是 氟化鈣,又稱氟石、砩石、螢石等,因含各種稀有元素而常呈紫紅、翠綠、淺藍色,無色透明的螢石稀少而珍貴。

晶形有立方體、八面體或菱形十二面體。如果把螢石放到紫外線螢光燈下照一照,它會發出美麗的螢光。螢石及其加工品的用途已涉足30多個工業部門。煉鋼鐵加入螢石,能提高熔液的流動性,除去有害雜質硫和磷。

作用

世界螢石產量的一半用以製造氫氟酸,進而發展製造冰晶石,用於煉鋁工業等。電冰櫃里的冷卻劑(氟利昂)要用螢石;1986年,我國第一代人造血液也要用螢石。近年,科學家正在研製氟化物玻璃,有可能製成新型光導纖維通訊材料,能傳過2萬公里寬的太平洋而不設重發站。

世界螢石總儲量約10億噸,中國占世界儲量的35%.據考古發掘得知,七千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人,已選用螢石作裝飾品。河姆渡之南確有螢石礦存在。

◆功效:瑩石又稱為智慧型之石,可開啟智慧型、提高靈性、增加創意思考及預知與分析能力。另外,瑩石手鍊同時能加強人際關係。能量隱定柔和,可幫助緩和暴躁的皮性,減低精神緊張,和消除工作壓力。

◆產地:世界各地均有產出。

其他造岩礦物

磷灰石

(Apatite)

Ca5[PO4]3(F,OH)

[晶體化學]化學組成(%):CaO54.58,P2O541.36,F1.23,Cl2.27,H2O0.56。可有少量TR和微量Sr作不完全類質同像替代Ca,少量Cl、OH代替F。 稀土含量一般不超過5%。

石棉能劈分成細長而柔韌的纖維並可資利用的纖維狀矽酸鹽礦物的統稱。石棉可分為蛇紋石石棉(溫石棉)和閃石石棉兩類。狹義的石棉是指透閃石石棉和陽起石石棉。蛇紋石石棉和閃石石棉的區分是:把石棉放在研缽中研磨,蛇紋石石棉成混亂的氈團,纖維不易分開,閃石石棉研磨後易分成許多細小的纖維。不含鐵的石棉呈白色,含鐵的石棉呈不同色調的藍色。纖維狀集合體絲絹光澤。

蛇紋石石棉分布很廣,占石棉產量的95%以上,它主要形成於侵入岩與白雲岩或白雲質灰岩的接觸帶和 超基性岩經變質作用形成的蛇紋岩的網狀裂隙中。閃石石棉多在動力變質條件下,由熱液提供鈉和鎂交代含鐵矽質岩而成。石棉常用於耐熱、絕緣、耐酸、耐鹼的材料。中國 四川石棉縣及 青海省芒崖是石棉的著名產地。

綠泥石

化學通式為Y3[Z4O10](OH)2·Y3(OH)6,晶體屬單斜、三斜或正交(斜方)晶系,是一族層狀結構的矽酸鹽礦物的總稱。化學式中Y主要代表Mg2+、Fe2+、Al3+和Fe3+等陽離子,Z主要是Si和Al,少量的Fe3+和B3+。通常所稱的綠泥石是富含鎂鐵質的綠泥石。晶體呈假六方片狀或板狀,薄片具撓性。集合體呈鱗片狀、土狀。淺綠至深綠色。玻璃光澤或珍珠光澤,透明至不透明。一向最完全解理。摩氏硬度2-2.5,比重2.6-3.3。

石墨

石墨是碳質元素結晶礦物,它的結晶格架為六邊形層狀結構,見圖1—1。每一網層間的距離為3.40人,同一網層中碳原子的間距為1.42A。屬六方晶系,具完整的層狀解理。解理面以分子鍵為主,對分子吸引力較弱,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

石墨質軟,黑灰色;有油膩感,可污染紙張。硬度為1~2,沿垂直方向隨雜質的增加其硬度可增至3~5。比重為1.9~2.3。在隔絕氧氣條件下,其熔點在3000℃以上,是最耐溫的礦物之一。

自然界中純淨的石墨是沒有的,其中往往含有Si02、A1203、Fe0、CaO、P2O5、Cu0等雜質。這些雜質常以 石 英、 黃鐵礦、 碳酸鹽等礦物形式出現。此外,還有 水、 瀝青、CO2、H2、CH4、N2等氣體部分。因此對石墨的分析,除測定固定碳含量外,還必須同時測定揮發分和灰分的含量。

石墨的工藝特性主要決定於它的結晶形態。結晶形態不同的石墨礦物,具有不同的工業價值和用途。工業上,根據結晶形態不同,將天然石墨分為三類。

孔雀石

孔雀石,原產是巴西,一是種脆弱但漂亮的石頭,有“妻子幸福”的寓意。綠是最正、最濃的綠。綠的孔雀石,雖然不具備珠寶的光澤,卻有種獨一無二的高雅氣質。

孔雀石難以仿冒

孔雀石是一種含銅碳鹽的蝕變產物,常作為銅礦的伴生產物。它的硬度是3.5-4,呈不透明的深綠色,且具有色彩濃淡的條狀花紋——這種獨一無二的美麗是其它任何寶石所沒有的,因此幾乎沒有仿冒品。

孔雀石的產地有 俄羅斯、 羅馬尼亞、 巴西等等。中國的 孔雀石產地主要在 湖北。

硬石膏

硬石膏是天然產出的 硫酸鹽礦物,廣泛分布於 蒸發作用所形成的鹽湖沉積物中。由於溫度和含鹽度不同,既可形成硬石青,也可形成石膏,或二者共生.在石灰岩或白雲岩受熱液交代的金屬礦床中由於含硫酸溶液的作用也可形成硬石青。此外,也可由石膏或半水石青或硬石青(III)加熱至400℃以上形成。

純淨的硬石膏透明、無色或白色,因含雜質而呈灰色,有時又因含有不同礦物而微帶紅色或藍色。其主要化學成分是 CaSO4,化學組成的理論質量為:Ca0-41.19%;S03-58.81%,屬正交晶系,晶體參為:a=0.697nm,b=0.698nm,c=0.623nm:三組解理面互相垂直,可分裂成盒狀小塊,此特點可作為鑑定特徵。硬石膏的單晶體呈等軸狀或厚板狀,集合體常呈塊狀或粒狀,有時為纖維狀。硬石膏結晶良好,比石青緻密而堅硬,硬度為3.0-3.5,比重為2.9-3.Og/cm^3

我國硬石青資源相當豐富,約占石青資源總量的42-60%。主要分布在 長江流域,川、鄂、湘、皖、蘇等地區。各石膏礦床170米以下逐步過渡為硬石膏,也有兩種石膏層呈互層分布。硬石青在地下水作用下會逐變成 石膏,因此在天然硬石膏中常含有5%-10%的石青;但通常硬石青礦中CaSO,含量一般在80%以上,品質優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