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紅十字基金會

通遼紅十字基金會

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組織,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中國紅十字會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重要成員。

通遼紅十會-簡介

中國紅十字會1904年成立,建會以後從事救助難民、救護傷兵和賑濟災民活動,為減輕遭受戰亂和自然災害侵襲的民眾的痛苦積極工作,並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於1950年進行了協商改組,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並修改了《中國紅十字會章程》。1952年中國紅十字會恢復了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合法席位。建國初期,中國紅十字會在協助政府履行《日內瓦公約》、處理戰爭遺留問題、開展民間外交、宣傳衛生防病知識、保護人民生命與健康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實效的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紅十字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使中國紅十字事業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國紅十字會召開的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是中國紅十字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大會聘請國家主席胡錦濤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選舉彭珮雲繼續擔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通過了《中國紅十字事業2005-2009年發展規劃》。
目前,中國紅十字會有31個省級分會、333個地級分會、2860個縣級分會和新疆建設兵團分會,鐵路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有7萬個基層組織,團體會員單位12萬個,志願者113.2萬人,會員總數2398萬人,其中青少年會員1549萬人。

中國紅十字會主要職責

備災救災

中國紅十字會積極開展自然災害的救助工作,除緊急階段實施救援工作外,還進行災後重建。建立了瀋陽、杭州、孝感、西安、廣州和成都等6個區域性備災中心,北京、上海、雲南、湖南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省級備災中心,部分地(市)也建立了備災中心或倉庫,儲備救災物資,培訓救災人員,備災救災網路已初步形成。
中國紅十字會應急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全國32個省級(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十字會制訂了應急預案,其中27個應急預案被納入本省級總體應急預案體系。

二 衛生救護

中國紅十字會依法開展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和防病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在易發生意外傷害的行業和基層組織培訓救護員,組織民眾參加意外傷害和自然災害的現場救護。

三 衛生關懷及人道救助

協助政府開展無償獻血的宣傳推動工作,對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推動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愛滋病預防宣傳和健康教育。

積極開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動員、組織工作,截至2007年底,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量已達70萬人份。

中國紅十字會已建立社區紅十字服務站點16000多個,博愛超市500多個,以博愛服務站和博愛超市為平台,開展了滿足民眾需求,形式多樣的社區紅十字服務活動。

在全國118個縣開展參與新農合和醫療救助試點工作,援建近600個紅十字博愛衛生院(站),開展富有實效的關注農民健康活動,協助政府改善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紅十字天使計畫”對患有重大疾病的貧困農民和兒童實施醫療救助,協助政府改善貧困鄉村的醫療衛生條件,捐建農村博愛衛生院(站),培訓鄉村醫生。

根據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精神,中國紅十字會於2007年3月與北京奧組委簽署《合作備忘錄》並正式參與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服務工作。在奧運會期間,中國紅十字會將做好對奧運志願者的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社會志願服務及城市應急志願服務、推動無償獻血、宣傳愛滋病預防知識等工作,為北京奧運提供全程生命守護。

四 紅十字宣傳和籌資

傳播國際人道法、《日內瓦公約》及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和《中國紅十字會章程》。開展“紅十字博愛周”、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的宣傳,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通過簡訊募捐、網上募捐、郵局匯款、銀行轉帳等多種途徑積極開展籌資工作。

五 紅十字青少年

中國紅十字會在各級各類學校對紅十字青少年進行人道主義教育和自救互救知識教育,開展社會服務活動,配合學校素質教育,改善學生健康狀況,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開展國際交流,增進與各國紅十字青少年的友誼。

國際合作

中國紅十字會積極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每年對世界各國遇到的重大災害提供緊急救助。

開展與國際紅十字組織和各國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及其他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紅十字會與其他國家紅十字會合作,在27個省(區)開展農村改水改廁及健康教育、禽流感預防與宣傳、愛滋病預防與關愛、瘧疾預防、白內障復明、鄉村醫生培訓、基礎衛生保健和煤礦救護培訓等項目。

1985年以來,中國紅十字會曾三次擔任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領導委員會成員,1989年曾當選聯合會副主席。

台港澳事務

為海峽兩岸同胞提供查人轉信服務、處理探親衍生問題,見證兩岸之間私渡遣返作業。同時開展海峽兩岸紅十字組織水上救護培訓及紅十字青少年夏令營等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活動。

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合作開展備災、救護培訓、志願服務等項目,與澳門別行政區紅十字會合作開展地方病防治、災後重建等項目。

組織機構

(圖)通遼紅十字基金會通遼紅十字基金會

紅十字事業

組織發展

紅十字會組織發展概況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地方紅十字組織理順體制工作的指導和督促,在“八大”前實現了全部理順省級紅十字會管理體制的目標。各省級紅十字會把理順副省級城市及省會城市、地級紅十字會管理體制工作擺到重要位置。
至2007年,全國省級紅十字會全部理順;地市級總數334個,其中已理順273個,占81.7%;縣級總數2781個,其中已理順746個,占26.8%. 全國紅十字會基層組織共7萬個;團體會員單位12萬個;志願者113.2萬名;會員總數2398萬人,其中成人會員849萬人,青少年會員1549萬人。
全國紅十字會共有編制人數7774人,其中專職人數為6745人。

組織發展簡介

 

中國紅十字會年內加大了理順管理體制力度,採取高層協調、工作調研、召開座談會、檢查督導等方式,重點推進地(市)級紅十字會理順管理體制,積極開展縣級理順體制工作。截至12月底,全國有258個地(市)紅十字會理順管理體制,占地(市)總數的76.8%,完成八屆二次理事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其中15個省的地(市)級理順率達到90%以上;有570個縣級紅十字會理順體制,占縣級總數的19.95%,其中京、津、滬的區縣已全部理順,內蒙古、新疆、吉林省(區)的縣級理順率超過70%。

目前,全國共有紅十字會基層組織9.1萬個,會員2585萬人(其中紅十字青少年會員1380萬人),團體會員單位8.2萬個。全國各級各類學校紅十字會3.08萬所,26個省(區、市)成立了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全國共有紅十字志願工作者56.8萬人,10個省(區、市)成立了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

二 青少年

紅十字青少年工作2005-2009年發展規劃

為貫徹落實中國紅十字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精神,推動學校紅十字會工作加快發展,依據《中國紅十字事業2005-2009年發展規劃》對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要求,現制定《中國紅十字青少年工作2005-2009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方針
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教育部聯合下發的《學校紅十字會工作規則》、《關於進一步推進學校紅十字會工作意見》以及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教育部、衛生部和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強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指導意見》的檔案精神,動員社會力量,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發展各級各類學校紅十字會組織,壯大紅十字青少年隊伍,積極開展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紅十字精神為主題的青少年活動,使其真正成為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載體。
二、發展目標
到2009年,爭取全國50%以上的學校成立紅十字會組織,全國紅十字青少年會員應達到2000萬人以上。各地應根據本地學校紅十字會組織和青少年會員的數量,確定符合自身實際的本地發展規劃和目標。按照《中國紅十字事業2005-2009年發展規劃》的要求,前三年要加快建立學校紅十字會組織的速度,後兩年在鞏固的基礎上發展。
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普及率,在師生中要達到80%以上。
三、工作內容
學校紅十字會開展的配合學校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要體現紅十字的思想內涵,要整合資源,積極與學校的共青團組織、少先隊、學生會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使廣大紅十字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要根據不同年齡的特點,開展紅十字青少年工作。
在國小,要重點開展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宣傳、培養自救互救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就近就地參加紅十字志願服務等活動,每學年學生累計時間應不少於10個小時。樹立青少年敬老助殘、尊師愛幼、互助互愛的思想道德觀念,達到了解紅十字會的性質,增強自我保護和關心他人、關愛生命意識的目的。
在中學,要重點開展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和紅十字會法宣傳,救護知識普及,參與紅十字志願服務,結合預防愛滋病宣傳、遠離毒品和遠離菸草教育等活動,每學年學生累計時間應不少於15個小時。樹立青少年關心社會、服務他人、樂於奉獻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達到理解紅十字會的宗旨,培養青少年崇高的品格和良好作風的目的。
在高校,要重點開展紅十字會法和國際人道法的傳播,救護員培訓,廣泛參與紅十字志願服務,倡導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結合遠離毒品和遠離菸草教育、預防愛滋病宣傳和青年同伴教育等活動,每學年學生累計時間應不少於20個小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達到熱心公益事業,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合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的主要內容:
——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傳播。青少年是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傳播的主要對象。各級各類學校紅十字會要針對青少年特點,把傳播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融入學校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極開展具有紅十字特色的演講比賽、徵文比賽、知識競賽、夏(冬)令營等活動,充分發揮校園廣播、宣傳欄、校內報刊、網路等宣傳陣地作用,使傳播工作的覆蓋面達到在校生的80%以上。
——紅十字志願服務。要豐富志願服務的形式和內容,以適合不同年齡青少年群體的社會需要,為青少年志願者提供實踐紅十字精神的社會平台。要積極探索把符合人道主義宗旨的紅十字志願服務,納入青年志願者行動體系。爭取各省發展志願工作者隊伍的比例,每年遞增20%以上。
——救護知識普及和救護員培訓。各級各類學校要將救護知識普及和救護員培訓,列入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內容。學校紅十字會要針對青少年的不同生理、心理特點,與少先隊、共青團活動相結合,把救護知識普及和救護員培訓,辦成內容豐富、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不斷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從新生入學抓起,爭取30%以上在校生接受救護知識普及或救護員培訓。
——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在中國小要側重宣傳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科普知識,增強青少年對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科學認識。在高校要提高青年對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認知程度,在倡導自願的基礎上,鼓勵和引導廣大青年參與捐獻活動,並積極探索將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工作,作為學生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愛生命和青年同伴教育。國中以上各級各類學校要採取多種形式,積極開展預防愛滋病、遠離菸草、遠離毒品等健康教育活動。要與我國國情及有關政策相符合,把握宣傳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高校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青年同伴教育活動。每年爭取10%以上在校生參加青年同伴教育培訓。
——國際和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根據《學校紅十字會工作規則》,在總會的指導下,全國各級學校紅十字會要積極組織紅十字青少年,參加國際和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國際和地區間紅十字青少年的友誼和了解,促進國際紅十字青少年運動的發展。
四、保障措施
1.建立機構。各級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負有指導學校紅十字會工作,研究探討紅十字青少年運動發展,積極推進工作創新的職責。各地要加快建立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的步伐,尚未成立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的省份,要將此項工作列入議事日程,2007年前要全部成立省級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制定《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工作職責》,推動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健康發展。
全國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等有關部門人員共同組成,辦公室設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部。
2.開展創建紅十字模範校活動。全國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每兩年組織一次創建全國紅十字模範校表彰、總結大會,特殊情況下可提前或延期。被表彰的全國紅十字模範校,授予獎匾,頒發榮譽證書。
3.建立全國紅十字青少年統一標誌。全國紅十字青少年將採取統一標誌,增加廣大青少年對紅十字特色的活動產生濃厚興趣和積極投入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榮譽感,使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更加規範化。
4.保證經費投入。各級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要積極爭取相關部門對學校紅十字會工作給予必要的經費投入。要加強學校紅十字會會費收繳和管理工作,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章程》的有關規定,學校紅十字會收繳的會費,除按規定比例上交外,一律用於學校紅十字會活動,為學校紅十字會工作提供經費保障。對於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紅十字青少年,會費收繳可以採取一定比例的減免或免交。
5.考核驗收。為使紅十字青少年工作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真正取得實效,各級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要建立健全學校紅十字會工作目標管理制度,制定包括組織領導、基礎保障、制度建設、活動開展四方面的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年度考核辦法。
全國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將組成考核小組,考核方式分為平時、階段和總評性考核,結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及時總結推廣經驗,發現解決問題,不斷推進紅十字青少年工作。

紅十字青少年概況

紅十字青少年工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順應不同的時代要求,把國際紅十字運動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把紅十字的人道主義精神與學校的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開展了許多內容新穎、形式各異、學生歡迎的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培養了學生的道德意識和奉獻精神,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紅十字精神,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績。

一、政策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在紅十字會職責中明確規定,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紅十字青少年是中國紅十字事業的基礎,是紅十字運動的生力軍,是紅十字事業發展的後備力量。教育、引導廣大紅十字青少年熱心於紅十字會的各項活動,紅十字事業的發展才能後繼有人。要使紅十字事業充滿生機與活力,就必須把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抓好,這是紅十字事業發展的基礎。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先後與國家教育部聯合下發了《學校紅十字會工作規則》、《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紅十字會的意見》。與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共同制訂了《關於加強學校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的指導意見》,還依據《中國紅十字事業2005-2009年發展規劃》制定出了《中國紅十字青少年工作2005-2009年發展規劃》、《紅十字模範校表彰管理辦法》和《全國紅十字模範校評審標準》。

各省級紅十字會積極爭取與政府部門聯合制定紅十字青少年規範化檔案。目前,全國已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紅十字會和當地教育廳(局)聯合轉發了總會和教育部下發的《學校紅十字工作規劃》和《關於進一步推進學校紅十字會工作的意見》。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納入各級各類學校工作目標考核範圍。北京、天津、上海、雲南、山東等省還積極結合本省實際,聯合教育廳(局)下發了在全市大、中、國小校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普遍發出了紅十字青少年基層組織的檔案。上海市將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正式納入《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的工作範疇。這些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完善,逐步形成了有利於中國紅十字青少年工作開展的良好局面。

二、組織機構設定

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教育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組成的“全國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是指導和支持中國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專門機構。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紅十字會設立專門的紅十字青少年工作部門,地區、縣(區)紅十字會設有專門的幹部負責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有17個成立了學校紅十字工作委員會。各級、各類學校建立紅十字會27898所,紅十字青少年會員1255萬人,占全國紅十字會員總數的54%。同時,通過在全國創建紅十字達標校、示範校等中國紅十字青少年活動,提高教育、衛生、共青團組織和學校對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的重視,促進了中國紅十字青少年會員隊伍的快速發展,有效地傳播了紅十字知識和國際人道法,使中國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更具活力。

三、紅十字青少年主要工作

(一)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傳播。青少年是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傳播的主要對象。通過學校紅十字會針對青少年特點,把傳播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融入學校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極開展具有紅十字特色的演講比賽、徵文比賽、知識競賽、夏(冬)令營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極大地增強了紅十字會的影響力,也為在廣大青少年群體中樹立和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紅十字志願服務。紅十字青少年志願者是中國志願服務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級紅十字會根據大、中、國小的不同特點,積極組織不同內容和不同形式的志願服務,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通過志願服務增強了紅十字青少年為社會無私奉獻的意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救護知識普及和救護員培訓。我們已將救護知識普及和救護員培訓列入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內容。學校紅十字會主要針對青少年的不同生理、心理特點,與少先隊、共青團活動相結合,把救護知識普及和救護員培訓,辦成內容豐富、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不斷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四)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通過在廣大青少年群體中宣傳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科普知識,樹立青少年對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科學意識,提高了青少年對自願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認識程度,在倡導自願的基礎上,鼓勵和引導廣大青少年參與捐獻活動。在高校學生獻血隊伍中,大約有一半是紅十字青年會員,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了人道主義精神。目前,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公民獻血、人人有責、獻血光榮”的風氣正在逐步形成。

(五)預防愛滋病和青年同伴教育。結合我國國情及有關政策,我會一直致力於開展愛滋病預防青年同伴教育等項目,以舉辦培訓班的形式向廣大青少年講授愛滋病,性病, 毒品等方面的預防知識,將通俗易懂的愛滋病預防知識傳授給青年人,使青少年遠離毒品, 遠離不良行為, 遠離愛滋病,達到了預期的傳播效果。

(六)國際和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根據《學校紅十字會工作規則》,在總會的指導下,全國各級學校紅十字會積極參加國際紅十字青少年之間的友好交往活動,各地紅十字會結合實際積極舉辦不同範圍、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紅十字青少年夏令營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增進了國際和地區間紅十字青少年的友誼和了解,促進了國際紅十字青少年運動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