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電子戰

通信電子戰

《通信電子戰》是2010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達米(DavidL.Adamy)。 本書介紹了在通信電子工程中套用到的技術與理論支持。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EW103:通信電子戰

作 者:(美國)阿達米(DavidL.Adamy)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 元

內容簡介

在《EW103:通信電子戰》交付出版的時候,EW101系列講座還在繼續。《EW103:通信電子戰》的某些素材將會出現在未來的欄目中。通過對過去或將來欄目中出現的所有資料進行重新組織,並加入引言和銜接性的內容,就可以形成各章內容。與EW102一書一樣,這本書也有一個包括問題和解決方案(不僅是答案)的附錄。

這本書的另一個新特點是使用一個能快速計算出天線和傳播問題答案的計算尺。與此類似的滑動計算尺很多,但這本書的計算尺新設計了一些其他計算尺所沒有的功能刻度。

最後,《EW103:通信電子戰》附了一張CD,內含用於計算傳輸損耗、接收信號強度、有效範圍、乾信比以及其他類似重要數值的計算公式。這些公式都以電子數據表格形式給出,因為大多數技術人員都有該軟體。Matlab程式會更簡潔,但軟體價格非常昂貴。如果讀者願意,歡迎將電子數據表的公式(已經提供)轉換成Matlab或其他程式。

作者簡介

阿達米(David L.Adamy),是一位國際公認的電子戰專家。他已撰寫了多年的EW 101專欄。然而,除了撰寫該專欄之外,46年前他就已經是軍隊和工業領域的EW專家(自豪地稱自己為“烏鴉”)。作為系統工程師、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主管、項目經理以及生產線經理,Adamy先生直接參與了從直流到可見光各個領域的:EW項目。這些項目所完成的系統套用於從潛艇到太空的各種平台上,滿足了從“快捷粗放”到高可靠性的各種需求。

Adamy擁有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和電子工程碩士學位,主修專業均為通信理論。除了EW101專欄外,他在EW、偵察及相關領域發表了多篇技術文章,出版了11部專著(包括這本書在內)。Adamy在世界範圍內講授EW相關課程,向軍方機構和EW公司提供諮詢服務。他長期擔任老烏鴉協會董事會成員,還當選過該協會主席。

他已結婚47年(他的妻子能夠這么長時間忍受他這位經典的 “書呆子”,應該得到一枚獎章),有四個女兒和八個外孫。他聲稱 自己是一位還幹得不錯的工程師,但卻是世界上真正卓越的飛釣者之一。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通信的特徵 1

1.2 頻率範圍 2

1.3 本書的架構 3

1.4 數學上的dB 4

1.4.1 dB值 4

1.4.2 與dB形式之間的轉換 5

1.4.3 用計算尺來實現dB轉換 6

1.4.4 用dB形式表示的絕對數 8

1.4.5 dB公式 10

第2章 通信信號 11

2.1 模擬調製 11

2.2 數字調製 14

2.2.1 模擬和數字信息的傳輸 14

2.2.2 數位化 15

2.2.3 數字射頻調製 17

2.2.4 數位訊號頻寬 21

2.2.5 數位訊號的結構 24

2.3 噪聲 25

2.4 LPI信號 28

2.4.1 偽隨機碼 31

2.4.2 跳頻信號 34

2.4.3 Chirp信號 39

2.4.4 直接序列擴頻信號 41

2.4.5 混合技術LPI信號 45

2.4.6 蜂窩電話信號 46

2.5 糾錯碼 50

第3章 通信天線 53

3.1 天線參數 53

3.1.1 天線類型 54

3.1.2 不同類型天線的基本特點 55

3.2 幾種重要的通信天線 58

3.3 天線波束 59

3.4 有關天線增益的附加說明 61

3.5 極化 61

3.6 相控陣 62

3.6.1 相控陣天線的波束寬度和增益 64

3.7 拋物面碟形天線 65

第4章 通信接收機 74

4.1 接收機的種類 74

4.1.1 脈衝接收機 75

4.1.2 超外差接收機 78

4.1.3 調諧式射頻接收機 81

4.1.4 固定調諧接收機 81

4.1.5 信道化接收機 81

4.1.6 布拉格小盒(Bragg Cell)接收機 83

4.1.7 壓縮接收機 84

4.1.8 數位化接收機 86

4.2 數位化 88

4.2.1 採樣速率 89

4.2.2 數位化波形 89

4.2.3 數位化技術 90

4.2.4 I、Q數位化 90

4.3 數位化信號質量問題 91

4.3.1 偽碼檢測 92

4.3.2 跳頻信號截獲 93

4.4 接收系統的靈敏度 95

4.4.1 kTB 97

4.4.2 噪聲係數 98

4.4.3 檢波前所需信噪比 100

4.5 接收系統的動態範圍 105

4.5.1 模擬與數字動態範圍 106

4.5.2 模擬接收機動態範圍 106

4.5.3 數字動態範圍 110

4.6 典型接收機系統配置 111

4.6.1 多接收機偵察和電子支援系統 111

4.6.2 多接收機系統 112

4.6.3 遠距離接收系統 115

第5章 通信傳播 117

5.1 單向鏈路 117

5.2 單向鏈路方程 118

5.3 傳播損耗 121

5.4 視距傳播 122

5.5 雙線傳播 127

5.6 菲涅耳區(Fresnel Zone) 131

5.7 刃峰繞射(Knife -Edge Diffraction) 134

5.8 大氣以及雨損耗 137

5.8.1 大氣損耗 137

5.8.2 雨霧損耗 138

5.9 HF傳播 139

5.10 衛星鏈路 143

第6章 通信輻射源搜尋 147

6.1 截獲機率(POI) 147

6.2 搜尋策略 148

6.2.1 常規搜尋 148

6.2.2 指定搜尋 148

6.2.3 序貫尋優搜尋 149

6.2.4 有用的搜尋工具 149

6.2.5 影響搜尋的實際因素 150

6.3 系統配置 152

6.3.1 搜尋接收機種類 154

6.3.2 數字調諧接收機 155

6.3.3 數字接收機 157

6.3.4 測頻接收機 157

6.3.5 能量檢測接收機 158

6.4 信號環境 161

6.4.1 角度覆蓋 161

6.4.2 信道占用率 162

6.4.3 靈敏度 163

6.5 無線電視距 163

6.6 低截獲機率信號的搜尋 168

6.6.1 LPI信號的搜尋策略 169

6.6.2 跳頻信號 169

6.6.3 Chirp信號 170

6.6.4 直接序列擴頻 171

6.7 間斷觀察(Look Through) 171

6.8 己方自擾 174

6.9 搜尋策略舉例 175

6.9.1 窄帶搜尋 175

6.9.2 從寬頻接收機中轉接 178

6.9.3 利用數字接收機的搜尋 179

第7章 通信輻射源定位 180

7.1 輻射源定位方法 180

7.1.1 三角測量法 180

7.1.2 單站定位 183

7.1.3 方位角和仰角 184

7.1.4 其他定位方法 185

7.2 精度定義 185

7.2.1 均方根(RMS)誤差 185

7.2.2 圓機率誤差和橢圓機率誤差 187

7.2.3 校準 190

7.3 測量站的位置和基準方向 191

7.4 中等精度定位技術 195

7.4.1 瓦特遜?瓦特測向技術 196

7.4.2 都卜勒測向技術 197

7.5 高精度定位技術 199

7.5.1 單基線干涉儀 199

7.5.2 多基線精確干涉儀 204

7.5.3 相關干涉儀 205

7.6 精確輻射源定位 205

7.6.1 到達時差法 206

7.6.2 到達頻差法 209

7.6.3 FDOA和TDOA的組合 212

7.7 輻射源定位——誤差估計 213

7.7.1 合成誤差 213

7.8 擴頻輻射源的定位 215

7.8.1 跳頻信號的定位 216

7.8.2 Chirp輻射源 222

7.8.3 直接序列擴頻輻射源 223

7.8.4 低截獲輻射源的精確定位技術 224

第8章 通信信號的截獲 225

8.1 截獲鏈路 225

8.1.1 截獲定向發射 227

8.1.2 截獲非定向發射 228

8.1.3 機載截獲系統 231

8.1.4 截獲非視距信號 232

8.2 在強信號環境下截獲弱信號 234

8.3 低截獲(LPI)信號的截獲 234

8.3.1 截獲跳頻信號 235

8.3.2 Chirp信號的截獲 236

8.3.3 截獲直接序列擴頻信號 237

第9章 通信干擾 240

9.1 乾信比 241

9.1.1 乾信比計算 241

9.1.2 其他損耗 243

9.1.3 有利位置干擾 243

9.2 數字與模擬干擾 244

9.2.1 數字與模擬干擾 244

9.2.2 脈衝干擾 246

9.3 干擾擴頻信號 247

9.3.1 部分頻帶干擾 248

9.3.2 跳頻信號干擾 251

9.3.3 Chirp信號干擾 255

9.3.4 干擾直擴信號 255

9.3.5 組合模式擴頻信號的干擾 257

9.4 糾錯碼對干擾的影響 258

9.4.1 蜂窩電話干擾 258

9.4.2 干擾上行鏈路 259

9.4.3 干擾下行鏈路 260

附錄A 問題及答案 262

附錄B 參考書目 290

附錄C 使用隨書附帶的CD 295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