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

逐客謂驅逐來自他國的遊說之士。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zhú kè
詞意探源:
(1)古時驅逐異國的說客。《史記·李斯列傳》:“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後泛指趕走客人為“下逐客令”。
(2)指被貶謫而失意的人。杜甫夢李白二詩〉:“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

詳細解釋

1. 謂驅逐來自他國的遊說之士。
《史記·李斯列傳》:“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閒於秦耳,請一切逐客。”《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秦王覽其書,大悟,遂除逐客之令,使人馳車往追李斯,及於驪山之下。”
2. 指驅趕客人。
范士楫 《邯鄲行》:“黃棘逐客客不怒,似言地窄蒼浪高。” 陳昌本 《“花腳王”開棺》:“他一準記了我的仇,給我吃這閉門羹!自己不理還罷了,還讓兒媳婦關門逐客!”
3. 指被貶謫遠地的人。
杜甫夢李白》詩之一:“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 明 許三階 《節俠記·訂訪》:“你高人應下 陳蕃榻,我逐客還登謝朓樓。”陳毅《滿江紅·游廣東鏇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記沿途所見》詞之七:“數瓊島,遠來謫宦,飄蓬逐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