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恐龍·暴龍

追蹤恐龍·暴龍是2006年9月1日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維齊亞 (作者), 卡維蒂 (作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追蹤恐龍·暴龍

地球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46億年前。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生命最開始以微小的有機體形式出現,而後慢慢發展,進化成新的物種。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恐龍這一物種的出現無疑是地球史上的一朵奇葩。“恐龍”一詞從dinosauria演變而來。1842年,英國科學家理查·歐文首次創造出dinosauria這個詞,它源於希臘語“deinos”(恐怖)和“sauros”(蜥蜴),兩個詞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令人恐怖的晰踢。

為了更好地了解恐的歷史,我們應當首先把握好地質年代的劃分,地球的歷史不像人類的壽命那樣以年來計算,它是以百萬年為單位的。地質學把地球數百萬年的歷史又分成不同的代、紀、世、期,就像人類的歷史可以分為千年、世紀、十年和年一樣。不過,人類的千年、世紀等是一種規則劃分,而地質年代的劃分單位是不規則的。恐龍時代也叫做中生代,大概介於2.48億年到6500萬年前之間。中生代自身又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三疊紀(歷時4200萬年),侏羅紀(歷時6100萬年)和白堊紀(歷時7900萬年)。也就是說,恐龍統治地球將近有1.6.億年呢!

編輯推薦

地球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46億年前。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生命最開始以微小的有機體形式出現,而後慢慢發展,進化成新的物種。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恐龍這一物種的出現無疑是地球史上的一朵奇葩。“恐龍”一詞從dinosauria演變而來。1842年,英國科學家理查·歐文首次造出dinosauria這個詞,它源於希臘語“deinos”(恐怖)和“sauros”(蜥蜴),兩個詞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令人恐怖的晰踢。

為了更好地了解恐的歷史,我們應當首先把握好地質年代的劃分,地球的歷史不像人類的壽命那樣以年來計算,它是以百萬年為單位的。地質學把地球數百萬年的歷史又分成不同的代、紀、世、期,就像人類的歷史可以分為千年、世紀、十年和年一樣。不過,人類的千年、世紀等是一種規則劃分,而地質年代的劃分單位是不規則的。恐龍時代也叫做中生代,大概介於2.48億年到6500萬年前之間。中生代自身又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三疊紀(歷時4200萬年),侏羅紀(歷時6100萬年)和白堊紀(歷時7900萬年)。也就是說,恐龍統治地球將近有1.6.億年呢!

目錄

風雲變幻的世界

飢餓的巨獸

出生

成長

生存訓練

餵養時期

骨骼結構

大事記

最大的獸腳類

恐龍的進化

恐龍譜系圖

相關辭彙一覽表

導語

想了解一些有關恐龍的知識嗎?那就趕快進入這一時空隧道,回到遠古時代,去一探那神奇的滅絕世界。在那裡,有身體龐大的腕龍,也有身材嬌小的棒爪龍,有兇惡殘暴的暴龍,也有溫順食草的尾羽龍,……本書介紹的就是兇惡殘暴的暴龍。

精彩頁

(或試讀片斷)

1902年,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朗首次在美國蒙大拿州的約當城發現了暴龍骨骼化石。1905年,古生物學家亨利·奧斯本根據它龐大的體型和掠食類動物的特徵,把它命名為暴龍。

暴龍化石發現於古代河流和湖泊沉積物形成的岩層中。有時,由於疾病和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恐龍會死在河邊。洪水把屍體沖走,在水流緩慢的地方,屍體沉到河底,或者陷入被洪水;中擊的泥地里。在此過程中,屍體可能被分解,骨架散開。因此,恐龍骨骼的化石很少是完整的。

河流的沉積物(礫石、沙子和泥巴)把恐龍屍體覆蓋起來,同時也避免了屍體被食腐動物吃掉。許多年過去了,沉積物一層層往上覆蓋,又經過壓縮和硬化,形成了岩石。後來,地殼的緩慢運動把河床提升形成了山脈、丘陵和高原。然後,氣候的作用又使岩層風化,把它們重新變成了沉積物,這時,恐龍化石便回到了地面上。

最近發現的最完整最壯觀的化石是一具名叫“蘇”(sue)的骨架,大概85%~90%的原始骨骼被完好地保存下來。

這個化石一直是爭論的中心。1990年,一個商業性的化石收集組織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的一個牧場中發掘了這具骨架。它是女考古學家蘇·亨佛里克偶然發現的,蘇以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當骨架從岩石中分離出來後,人們意識到它的重要性。而且,發現骨架的農場被確認處於一個蘇族印第安部落的保留地內。牧場主本人就是蘇族人,他的土地當時被美國政府託管,美國聯邦調查局於是沒收了這個標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