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搖滾

迷幻搖滾

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迷幻搖滾是指搖滾藝人在服藥後的亢奮狀態中所作的音樂。樂手們在音樂中極力渲染如夢似幻的感覺,以非常規的方式造就了一批具有奇異美感的音樂。迷幻搖滾深受嬉皮文化的影響,它的聲勢在60年代末期達到鼎盛,英美兩地分別湧現出一大批極富特色的迷幻搖滾樂隊。迷幻搖滾對當時以及後來的搖滾樂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它的特色在不同地域及樂隊身上會有截然不同的體現。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迷幻搖滾(英文:Psychedelicrock)是一種搖滾樂流派,其源自迷幻文化及使用迷幻藥而產生的思維驟變。迷幻搖滾湧現於1960年代的英美,與車庫搖滾及民謠搖滾樂團屬同一時期。迷幻搖滾介於早期以藍調為基礎的搖滾音樂,至前衛搖滾、藝術搖滾、實驗搖滾、硬搖滾,甚至重金屬間的過渡時期。迷幻搖滾同時並融入了非西方的音樂元素,如印度音樂的拉加(ragas)與西塔爾琴(sitars)。
迷幻搖滾指受吸毒產生的幻覺體驗激發而創作的搖滾音樂,通常可以和“PsychedelicRock)一詞通用。1966年,“第十三層電梯”(ThirteenthFloorElevators)演唱組在奧斯丁出版了第一張專輯,舊金山的“傑弗遜飛機”(JEFFERSONAIRPLANE)樂隊緊隨其後,而“數五下”(CountFive)的《瘋子的反應》(PsychoticReaction)進入了排行榜前5名。電台DJ對此類音樂的大力宣傳使歌手們深受鼓舞,競相效尤,紛紛用大量模糊的電吉他聲、反饋噪音、電子合成器聲以及單純的高分貝噪音充斥自己的作品,以此模擬想像中大麻和麥角酸醯二乙酸(LSD)帶給人的種种放縱迷幻的感覺。
盛行於60年代中、後期,是嬉皮士運動的產物之一。其音樂特色是震耳欲聾的強烈節奏、尖厲響亮的電吉它單人或雙人演奏。不同於重金屬搖滾,迷幻搖滾沒有一定的曲式,即興演奏的成分較多,其無鏇律的音調變化多端,常常富有精彩華妙的表現。“酸性”(acid)一詞是迷幻劑LSD的俚語代名詞,酸性搖滾因為具有狂熱的迷幻音樂特點,故有其名。代表樂手、樂隊有:JimiHendrix、JeffersonAirplane、thebeatles、theDoors、theGreatfulDead,PinkFloyd等。這些組合其歌迷都蓄長發、著彩色鮮艷的服裝,持有反世俗的態度,這種外在表現與音樂一樣重要。
曲風起源
藍調搖滾、民謠搖滾、具象音樂、拉加、車庫搖滾、藝術搖滾
文化起源
文化起源1960年代中期,美國與英國
典型樂器
電吉他、貝斯吉他、鼓、打擊樂器、電子琴、西塔爾琴、電子合成器、特雷門等
普遍程度
1960年代晚期達到巔峰
延伸曲風
前衛搖滾、新迷幻搖滾、即興樂團、德國搖滾新時代、龐克搖滾、前龐克、車庫龐克、噪音搖滾、硬搖滾、
哥德搖滾、重金屬、幻舞、曼城狂熱、低頭派、夢幻流行、、交響搖滾

歷史背景

本篇介紹的是美國的迷幻搖滾(六十年代)“嬉皮”運動與搖滾樂,特別是迷幻搖滾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它是一種頹廢、墮落的反文化運動,尤其是對當時的毒品泛濫及性解放都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這隻看到了“嬉皮”運動的一個側面。
“嬉皮”運動實際是50年代“垮掉一代”的一個變種延續。對於未經歷過二戰的新一代美國年輕人來說,他們不用勞動就輕而易舉地實現了他們父輩辛苦一輩子所追求的“美國夢”,他們有著漂亮的住宅、汽車、立體聲音響、電視和足夠的零花錢。但是,豐富的物質生活卻帶來了精神生活的空虛。許多人在失望之餘,去追求一種比生活方式更美好的東西,以充實精神世界。他們主張仁愛、反對暴力、提倡和平主義、利他主義。
早期的“嬉皮士”是一些很有素養和理想的青年。決非人們想當然的那些骯髒邋遢、衣衫襤褸、吸毒成癖、逃避現實和性變態的流氓。他們留長髮、穿奇裝異服,是為了排斥當時美國光潔整齊的形象。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不僅對搖滾樂、而且對整個世界的文化形態及生活方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但“嬉皮”運動發展到後期,便背離初衷,向兩派發展。一派是真正的理想主義,一派是純粹的享樂主義。而後者的吸引力似乎更強烈一些。此時的“嬉皮主義”已變成了絕對的“自我中心主義”。這一點明顯地可以在搖滾樂中得到例證:“甲殼蟲”作為理想主義者,專門演唱一些關於愛情、和平與冥想的歌曲,而“滾石”和“大門”樂隊則到處肆無忌憚地讚美性愛、毒品、無政府主義和極端享樂主義。
“嬉皮”運動對搖滾樂的影響很大,反過來搖滾樂對“嬉皮”運動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開始,嬉皮士們喜歡成群結隊地坐在海濱和公園聊天、彈奏樂器、唱歌。這種集會叫“狂歡大集會”,而每位去那裡的人都是促使這些集會成功的積極參加者。當集會的人群越來越多時,搖滾樂隊便開始表演,但同時樂隊的表演又起了喧賓奪主的作用。
因為音樂的聲音完全壓倒了一切,整個集會的氣氛便被搖滾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所控制。終於,在加州阿爾塔蒙特的“滾石”演唱會上發生的一樁兇殺案給這種集會敲響了喪鐘。當“滾石”演唱他們的經典作品同情魔鬼時,號稱“地獄天使”的摩托黨徒在舞台前痛打並刺死了一名聽眾。從此,“嬉皮”運動進入了尾聲。那些“嬉皮”運動的倖存者也擺脫了“嬉皮”的狂熱,開始自我反省和思考。這種現象深深地影響了70年代搖滾樂,與60年代相比,70年代搖滾樂少了一份狂熱的反叛和說教,多了一份頹廢和思考。同時由於70年代複雜的社會背景(水門事件、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崩潰、中東戰爭、石油價格等等),造就了搖滾樂壇的異常繁榮。隨著“嬉皮”運動的結束,迷幻搖滾也隨之趨於破滅。美國迷幻搖滾集中在舊金山、洛杉磯地區,偏重於民謠/布魯斯。

歷史起源

當搖滾樂在60年代中期到末期的實驗通漸陳舊後,那些最棒的“迷幻搖滾"(PsychedelicRock)音樂為人們帶來了滿負野心和新奇的變革。“迷幻搖滾”曾經帶給搖滾樂最令人激動配冒險和創新,當然,其中也有一些被人們稱之為最愚蠢的東西。
“迷幻搖滾”產生的原因來自許多方面,但最主要的還是那些想要通過音樂表現用藥後感覺的音樂家們。這些音樂家大都也同時具有擴展搖滾樂範疇的渴望,他們想要把來自中東音樂和即興爵士的影響加入到搖滾樂中,從而使搖滾樂的元素更加豐富和充實。
想要找出第一張“迷幻搖滾”唱片就像尋找第一張搖滾樂唱片一樣困難。通常人們認為“颶風”(Tornados)1962年的冠軍器樂單曲"Telstar"通訊衛星)和“戴夫·克拉克五人組”(DaveClarkFive)的“AnyWayYouWantIt"(無論如何你想要它)是最初的“迷幻搖滾”作品。而1964年“披頭士”則在IFeelFine(我覺得不錯)里最早使用了吉他回授效果。一年以後,他們又在“NorwegianWood"娜威的森林)里率先使用了西塔琴(Sitar)。但最重要的一迷幻搖滾樂隊卻是分別來自大西洋兩岸的兩支名字相近的樂隊—“新兵”(TheYardbirds)和“飛鳥”(TheByrds)。
“新兵”用陰暗的小調鏇律,頻繁的演奏停頓,厄測的速度變化,以及對格列高里聖歌的運用〔尤其是在歌曲“StillIamSad"(我仍舊悲傷)中〕,給早期的“迷幻搖滾”定義了最初的特點。而傑夫·貝克的攙雜了法茲和失真效果的吉他則為“迷幻搖滾”里的吉他提供了參照的樣本。
“新兵”在1966年初的單曲“ShapesofThings"(事物的外形)是第一首徹底的“迷幻搖滾”歌曲。儘管“新兵”停留在“迷幻搖滾”的簸峰時刻比較短暫,但人們還是記住了他們1966年的名曲“OverUnderSidewaysDown"(在下邊的人行道的下邊的上邊)和“HappeningTenYearsTuneAgo"(十年前的正在發生),從這兩首歌中你可以聽出他們在藥品作用下的反應:充滿不安和緊張的情緒,就像是在以光速旅行。
在“事物的外形”推出幾個月後,“飛鳥”的單曲“EightMilesHigh"(8英里高)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雖然“飛鳥”經常宣稱歌曲的題目是指悅機在空中的高度,但人們卻經常引用這首歌的歌詞來形容使用了迷幻藥的反應。另外,在“飛鳥”音樂中經常出現的激烈的吉他和貝斯的中斷反映了他們從自由爵士音樂家約翰·科爾特雷恩(JohnColtrane)和印地安音樂家拉維·山仁爾(RaviS}ankar)身上吸收的養分。“飛鳥”一直堅持創作令人興奮的“迷幻搖滾”音樂,直到1967年以後他們轉型為一支“民謠搖滾”樂隊。
1966年,人們對搖滾樂的觀念迅速改變。在短短的幾個月里,當時的許多樂隊都開始在自己的歌曲中加人迷幻色彩。“披頭士”在1966年的單曲“Rain"雨)和專輯Revolver(左輪)里對反向吉他和唱聲做了嘗試;“滾石”在“PainTtBlack"(把他塗黑)里使用了西塔琴;“多諾萬”(Donovan)在編曲時用原聲吉他借鑑了印度西塔琴的聲音。
“迷幻搖滾”在美國的根源是加州〔California),或者更具體地說是舊金山(SanFranciso)}在“迷幻搖滾”全面進人搖滾樂之前的一兩年,它已經在這裡默默地存在。1965和1966兩年間,那些對搖滾樂現狀不滿的民間音樂家們紛紛組建了自己的樂隊。這當中包括“感恩而死”(TheGratefulDead),“傑菲遜飛船”(TheJeffersonAirplane),“偉大的社會”{'IheGreaiSociety}L:(及其他許多後來沒有成名的樂隊。他們花費了一段時間來研究那些電聲樂器的演奏,這從他們的一些在1967年之前出版的唱片可以聽出來。但在熟諳了必要的技巧後,他們為“迷幻搖滾”帶來了全新的元素—灼熱的吉他和悅耳的鏇律。
英國的“迷幻搖滾”和美國的比起來要更加古怪和具有童話色彩。英國樂隊在編曲時加入的輕柔的風琴和曼陀鈴使它聽起來更具有交響效果。歌詞方面,他們會偶然加人對超現實主義的諷刺,並用童話里小主人公的視角和觀點來看問題。“披頭士”在1967年初的“StrawberryFields"{草莓地)和“PennyLane"(便士道)就是這種歌曲里的精品。後來的新樂隊比如“平克·
弗洛伊德'"(PinkFloyd),“交通”(Traffic)等均在這種題材上進行過嘗試。
1967年的“愛之夏季”(SummerofLove)讓人們看到了“迷幻搖滾”的巔峰。“披頭士”在這一年推出了絕對的迷幻專輯孫.Pepper'sGortelyHeartsClubBmul佩玻軍士孤獨的心俱樂部樂隊);“平克,弗洛伊德”、“傑菲遜飛船”和“交通”也分別推出了他們最棒的迷幻搖滾專輯;吉米·亨綴克斯(]imiHendrix}和“奶油”(Cream)則憑藉從“新兵”那裡繼承的以吉他為基礎的“酸搖滾”(AcidRock,“迷幻搖滾”的一個分支,指服用LSD後做的搖滾樂,Acid是LSD的俗稱)成了超級明星。“大門”(TheDoors)的第一張專輯暴露了迷幻劑的黑暗和神秘,儘管人們總是不願提及此事。連“滾石”也在後來加人到“迷幻搖滾”風潮之中,他們出版的專TheirSatanic
McyestiesRequest(他們的撒旦君王的要求)雖然有一些好歌,但卻被指責只是《佩玻軍士孤獨的心俱樂部樂隊》的仿造品。
無可否認,“迷幻搖滾”從剛出現的那天起就在60年代的搖滾史上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似同時,也正是在這十年里,它由於太過自我放任而逐漸由盛到衰。或許是在有意追隨領袖,在鮑勃·迪倫出版了簡單平靜的專輯JohnWesleyHerding(堅硬的約翰·威斯里)後,“披頭士”、“滾石”、“飛鳥”紛紛在1968年推出回歸性專輯。而“交通”、“奶油”和“吉米·亨級克斯體驗"(lianiHendrixExperience)卻各自解散。也是在這一年,“平克·弗洛伊德”的主唱西德·巴雷特(S州Barren)在樂隊的優秀處女專輯間世後,成了那個時代第一位發生藥品事故(後來他由於無法戒掉毒鹿而不得不離開了樂隊)的搖滾明星。“大門”是另一支被毒品困繞而影響了創作水準的樂隊—他們一直無法超越他們的處女專輯。
“前重金屬”(Pre-HeavyMetal)樂隊“鐵蝴蝶"(IronButterfly)和“藍色快樂”(BlueCheer)較早地吸收了“迷幻搖滾扮中吉他的演奏技巧。隨後許多其他的樂隊又將“迷幻搖滾”的特徵—大段吉他獨奏、弗洛伊德式的欣詞、快樂的情緒等—悉數繼承。而另外很多搞“迷幻搖滾”不太成功的樂隊則正是形成“先衛搖滾”(P`rn}siveRock)和“重金屬’(HeavyMetal)的基礎。他們走向了“迷幻搖滾’的另一個極致:充滿熱望的新古典長詩和使人感動的吉他變形。
在“迷幻搖滾”的時代里,它似乎經歷了所有搖滾史上最精彩的時刻。雖然“誰人”、“沙灘男孩”、“愛”這些樂隊並不能被牽強地稱作“迷幻樂隊”,但他們那些最出色的歌曲里卻能顯示出“迷幻播滾”對他們的強烈影晌。複雜精巧的編曲,嚴重扭曲的吉他,這些“迷幻搖滾”的標誌一直被搖滾藝術家們使用著,從60年代末直到今天。
“嬉皮”運動實際是50年代“垮掉一代”的一個變種延續。對於未經歷過二戰的新一代美國年輕人來說,他們不用勞動就輕而易舉地實現了他們父輩辛苦一輩子所追求的“美國夢”,他們有著漂亮的住宅、汽車、立體聲音響、電視和足夠的零花錢。但是,他們主張仁愛、反對暴力、提倡和平主義、利他主義。

音樂發展

迷幻搖滾樂在舊金山獲得很大成功,全城有成百上千的這類搖滾樂隊,其中“傑弗遜飛機”最為突出。“感恩而死”(CRATEFULDEAD,THE,1967年出版第一張專輯)樂隊被指控在演奏時吸服毒品,這使他們很長一段時間內相當被動。
如果說迷幻搖滾樂與“PsychedelicRock”之間還存在什麼差別的話,那就是後者更趨於柔和,更講究色彩。這類音樂的唱片不僅重視其音樂內容好壞,還很重視追趕時尚,強調招貼廣告的宣傳以及唱片、盒帶的包裝印刷。這一類音樂大都為西海岸和英國人[“披頭士”(BEATLES,THE)1967年的《佩珀軍士》曾紅極一時]所喜愛與推崇,激發其創作靈感的毒品大多為一些不易使人上癮的“軟毒品”。
而迷幻搖滾樂則比這走得要遠得多,東海岸“地下絲絨”(VELVETUNDERGROUND,THE)樂隊作品中對海洛因的描述不是嬉皮士的調侃,而是將其看做一種另人擔憂使人擔憂使人徹底絕望的東西。迷幻搖滾樂的音樂風格影響了反映青少年失望之情的重金屬搖滾樂。創作這類反映吸毒的音樂家們有:“披頭士”、鮑勃.迪倫(DYLAN,BOB)、范戴克.帕克斯(VanDykeParks)樂隊、吉米.亨德里克斯(HENDRIX,JIMI)等等。藝術搖滾也受到該流派,或許應該說本質上是受電子迷幻音響搖滾派的影響,例如:“鑼”(Gong)、“范德格拉夫發電機”(VanDerGraafGenerator)的作品等。同樣電子/實驗樂隊也從中汲取到營養,例如:“橙色夢幻”(TANGERINEDREAM)、“罐頭”(CAN)、“發電站”(KRAFTWERK)等。

代表樂隊

1、JeffersonAirplane在Airplane早期的作品中,既可看到他們宣揚博愛、反對戰爭,又可以看到他們對毒品的體驗,樂隊發展到後期,樂隊的作品中很少以“愛”為主題,代之的是一些政治傾向很強的作品,這也許是由於“嬉皮”運動的失落造成的。
他們在後來的音樂中加入了合成器,開創了電子實驗音樂,極大地擴展和豐富了各種電子樂器的表現力,可以說在當時以噪音為主的搖滾樂時代里,他們創造了一種相對高層次的音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1967年錄製的<<超現實主義的枕頭>>(SorrealistPillow)專輯。是一部難得的“嬉皮”主義與搖滾樂相結合的佳作。但樂隊很快在1970年解體。樂隊原來的一些成員組成了JeffersonStarship,“飛機”改裝成“星船”,但水準與原來不可同日而語。
2、GratefulDead同Jeffersonairplane相比,他們的音樂實驗色彩不強,主要是主音吉它手JerryGacia用他的吉它把民謠/布魯斯及藍草音樂融在一起,把聽眾帶入一個虛幻飄渺的迷幻境地。他們不管市場銷量如何,只憑興趣唱歌,而且他們是一支典型的現場表演樂隊,異常地注重臨場即興發揮,他們每次都以極端自由的方式開始演奏。並任意改變、歪曲他們的作品,一首作品表演一百遍,那可能就是一百個樣子。有時,人們簡直聽不出他們是在唱一首新歌還是翻唱老歌。

風格分類

“舊金山聲音”(SanFranciscosound),有時也被稱作迷幻搖滾(PsychedelicRock)或“酸性搖滾”(AcidRock)。像民謠搖滾一樣,迷幻搖滾的概念不是很容易界定的。單純的從音樂上看,它和其他搖滾樂的區別不是那么清楚。
大體上來說,首先,它與吸毒有著緊密的聯繫。雖說過去的搖滾樂已經如此,但不像舊金山那些樂隊,吸毒已成為它們重要的表現主題。在迷幻搖滾超現實主義的歌詞中,原先的雙關語已經不用,而是明白無誤地直接表現如痴如醉的致幻意境。迷幻搖滾經常由演員本人在迷幻藥物影響下產生出來,或重現自己在吸毒狀態下扭曲的體驗。比如有些歌手在演唱中經常體現出一種懶洋洋的吸毒後的感受。就像有人所說,“LSD”有著很強的力量,它使服用者產生一種可信的圖景或幻景,歪曲他們的時間感覺、觸覺、味覺、聽覺和推理的能力,它改變了音樂家對聲音的感覺,也改變了他們想表達的內容,以及他們想表達的方式。這個時候,樂曲可能持續時間長一些,特別是器樂(如吉他)會有長時間的即興表演,就像通常所說:時間已經失去意義。它的速度比硬搖滾稍慢,缺乏力量,有時候還會結合一些東方音樂的成分。
其次,迷幻搖滾現場演出的音量提高到了新的強度。雖說搖滾樂從一開始就不是一種安靜的音樂,但是他們利用種種電聲設備,把音響擴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最後,演奏這種音樂的整個場景也經常是“迷幻”的,如同舊金山的舞廳所顯示的那樣,五光十色的色彩和閃爍的燈光,儘量使人從視覺上產生藥物誘發出來的體驗。與此相一致,演員的服裝和髮式也是千奇百怪,越反常越好。
60年代以後,迷幻搖滾並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台,1968年,市政府禁止再在那裡舉行音樂會演出,於是聚集的人逐漸離去。舊金山是迷幻搖滾的中心,但在美國其他地區的樂隊也受到它的影響,發展起迷幻搖滾風格,另外在英國也有一些樂隊發展起迷幻搖滾風格,甚至到80年代,有些英國樂隊還不時地在復興這種風格。

音樂專輯

歷史上最重要的13張迷幻搖滾專輯
THEBYRDS
專輯名:FIFTHDIMENSION(五度空間)
唱片公司:CBS
出版日期:1966年
最迷幻瞬間:“EIGHTMILESHIGH”中ROGERMCGUINN的發揮《BLONDEONBLONDE》(金髮美人)、《PETSOUNDS》(左輪手槍),再加上這張《FIFTHDIMENSION》,1966年可稱得上是搖滾樂大豐收的一年。儘管這張專輯在當是備受冷落,但THEBYRDS在其中嘗試了以前從未嘗試過的東西:太空搖滾(SPACEROCK)。在“EIGHTMILESHIGH”(8英里高)中,具穿透力的貝司、令人暈眩的哥德式嗓音及ROGERMCGUINN類似於爵士大師JOHNCOLTRANE般的發揮讓人不禁為之一振。樂隊總是說這首歌是關於乘一架飛往倫敦的飛機的故事,但這張唱片卻被禁止在美國發行,因為“它有教唆年輕人吸毒的嫌疑”。
THEBEATLES
專輯名:SgtPepper'sLonelyHeartsClubBand(佩玻軍士孤獨的心俱樂部樂隊)
唱片公司:CAPITOL
出版日期:1967年
於1967年6月1日正式推出,《帕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是搖滾樂歷史上最重要的專輯,是搖滾史上最偉大的樂隊在概念,聲音,創作,封面藝術和錄音室技術上所做的一次卓越的歷險。從專輯同名曲宏偉的黃銅管配樂和模糊的吉他聲,到《生命中的一天》的結尾部分管弦樂隊痙攣般的鳴奏和震耳欲聾的鋼琴和聲,《帕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的13首歌是披頭士8年錄音生涯成就的頂點。約翰.列儂,保羅.麥卡特尼,喬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爾在追求魔力和卓越的道路上,從未如此無畏,如此統一。
THEBEATLES
專輯名:MAGICALMYSTERYTOUR(奇妙神秘之旅)
唱片公司:CAPITOL
出版日期:1967年
最迷幻瞬間:“IAMTHEWALRUS”中的聲效這張長約一小時的專輯於1967年節禮日(英國假日,聖誕節後一天)那天推出,它的“自我放縱”顯然沒有受到大眾的好評。你幾乎不能想那些忙著在聖誕樹上掛彩球的老奶奶們第一次聽到“IAMTHEWALRUS”(我是個矮胖子)時的情形。這是THEBEATLES所有專輯中最不可思議的一張,而“ALLYOUNEEDISLOVE”(你所需的只愛)、“PENNYLANE”(佩尼小巷)和“STRAWBERRYFIELDSFOREVER”(永遠的草莓地)明顯是給美國人聽的。這是瘋狂的,但他們的路走對了。
樂隊名:CAPTAINBEEFHEART&HISMAGICBAND
專輯名:SAFEASMILK(象牛奶一樣安全)
唱片公司:KAMASUTRA
出版日期:1967年
最迷幻瞬間:“ELECTRICITY”一曲中的咆哮相對於CAPTAIN以後的作品而言,這張處女作相當於他在公園中的一次閒庭信步,它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迷幻音樂的本意是讓人忘乎所以,那這些帶點布魯斯風格的曲子倒是不錯的選擇。ALEXSNOUFFER的吉他和BEEFHEART的想像力是這張專輯品質的絕對保證。在一個充滿稀奇古怪事物的年代裡,他也算是個人物。
JEFFERSONAIRPLANE
專輯名:SURREALISTICPILLOW(超現實主義枕頭)
唱片公司:RCA
出版日期:1967年
最迷幻瞬間:“WHITERABBIT”中清晰而漸強的樂段GRACESLICK可不是位脆弱的嬉皮士,她也許比任何男人都更有男人氣。她從越戰、甘迺迪被刺及公民權益鬥爭等事件中汲取精華進行創作,嗓子裡卻發出如同女鬼般的聲音。沒有人敢小看賽馬來自最前衛文化發源地--舊金山的搖滾組合。“WHITERABBIT”(白兔)輕快的節奏伴著JOMAKAUKONEN扭曲的布魯斯吉他直刺你的耳膜。SLICK說,她在連續聽了MILESDAVIS的“SKETCHESOFSPAIN”(西班牙素描)24小時之後創作了這首歌曲,看來她沒有撒謊。
LOVE
專輯名:FOREVERCHANGES(永恆的變化)
唱片公司:ELECTRA
出版日期:1967年
最迷幻瞬間:“THEREDTELEPHONE”的結尾部分唱道:“我們都是正常人,我們需要自由。”無論在哪個國家,無論何時,只要是評選歷史上的最佳專輯,《FOREVERCHANGES》總有為數不少的支持者。由於有細膩的曲調[象“ANDMOREAGAIN”(更多)和“ALONEAGAINOR”(又孤獨了)]及成熟的音樂編排,加之管弦樂的潤色,使你初次聽它時會感覺如同在夏季聽一場有關愛情的室內音樂會。然而這些都是表面上東西。這張專輯其實是關於妄想與浪漫的擁吻毫無關係。看起來並非每個人都參透了它的本質。當然樂隊靈魂人物ARTHURLEE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可是搖滾史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
PINKFLOYD
專輯名:THEPIPERATTHEGATESOFDAWN(黎明時分的風笛手)
唱片公司:CAPITOL
出版日期:1967年
最迷幻瞬間:在“INTERSTELLAROVER-DRIVE”中BARRETT打破了所有傳統吉他的演奏方法這張專輯是1967年的一個亮點,是那些死硬派的搖滾樂迷們所日夜企盼的東西。這些歌的歌名“ASTRONOMYDOMINE”(星學教師)、“INTERSTELLAROVERDRIVE”(星際超速行行駛)就已然讓人感覺到了其音樂的高度--穿梭於童年的臆想與天空之間。而SYDBARRETT就是那個帶你暢遊星際的導航員,雖然他的飛船有時離太陽太近了。而且他一旦出發就再也不願返航。
THEMOTHERSOFINVENTION
專輯名:WE’REONLYINITFORTHEMONEY(我們參與其中只是為了金錢)
唱片公司:VERVE
出版日期:1967年
最迷幻瞬間:極其自然的“THECHROMEPLATEDMEGAPHONEOFDESTINY”FRANKZAPPA可不是個喜歡嬉皮士都是些騙子,由他一手創作的該樂隊第3張專輯毫不留情地對當時所謂的“亞文化”進行抨擊。這張專輯是一幅衝浪樂、電子樂及ZAPPA式冥想的拼貼畫。所以從評判迷幻搖滾樂的角度而言,沒有哪張專輯比這張專輯做得更到位。
眾藝人
專輯名:NUGGETS/ORIGINALARTYFACTSFROMTHEFIRSTPSYCHEDELICERA1965-1968(貴重物品/第一段迷幻搖滾時期1965-1968)
唱片公司:ELECTRA
出版日期:1972年
最迷幻瞬間:重擊的鼓、吉他與夢魘般的叫聲使“ELETRICPRUNES”一曲讓人著魔這張由LENNYKAYE編輯的合輯無疑是讓人大開了眼界。這是來自60年代的聲音,白種的美國男人破門而出想要找回精神上的寄託。專輯中共收錄了27支曲子,由長久來被人遺忘了的MAGICMUSHROOMS、CHOCOLATEWATCHBUND及THESHADOWSOFKNIGHT等樂隊演繹。
HAWKWIND
專輯名:SPACERITUAL(空中典禮)
唱片公司:UNITEDARTISTS
出版日期:1973年
最迷幻瞬間:“SONICATTACK”細節的處理這支樂隊擁有極酷的貝司手LEMMY;帶點自閉傾向的詞作者ROBERTCAVERT採樣大師DIKMIK以及熱愛人體繪畫藝術的舞者STACIA。這張雙唱片現場版給人帶來震撼人心的聽覺衝擊力。SIMONKING的鼓讓人感覺到一種日耳曼式的殘酷,DAVEBROCK那把吉他的尖叫聲會叫你忘了自己身處何寺。這是一張會讓你感覺到已置世外的專輯。
DELASOUL
專輯名:3FEETHIGH&RISING(上升至三英尺高)
的

唱片公司:TOMMYBOY
出版日期:1989年
最迷幻瞬間:TREADWATER在“HI,I’MMRMONKEY”中的饒舌這張專輯也許會讓你想到心理失常,但倒確實是一極好的富有創造力的專輯,其創作主題是有關電視遊戲的突然風行。這三個饒舌者歌唱著頭皮屑、松鼠及世界和平,同時從許多童謠中進行採樣,讓音樂散發出使人眩暈的彩色光芒。這張專輯也許是對80年代槍枝泛濫與大男子主義盛行的一貼解毒劑,也是新式HIPHOP音樂的“始作俑者”。DELASOUL的黑色鏇風終於讓所有的白人民謠音樂如同落葉般被秋風掃去。
PRIMALSCREAM
專輯名:SCREAMADELICA(尖叫)
唱片公司:CREATIOR
出版日期:1991年
最迷幻瞬間:“HIGHERTHANSUN“中JAHWOBBLE的貝司演奏由於喜歡穿皮褲、模仿巫師的呢喃,BOBBYGILLESPIE無疑是那些將60年代的搖滾精神帶入90年代舞廳之中的佼佼者。儘管沒有人料到這一幕會在90年代重演;恍恍惚惚的人群在有魔力的地毯上搖擺,霎那間音樂成了他們唯一的精神支柱。這張專輯繼承了BEATLES、ROLLINGSTONES和TIMBUCKLEY的遺風,濃縮在了一張小小的唱碟里。
SPIRITUALIZED
專輯名:LADIES&GENTLEMANWEAREFLOATINGINSPACE(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正在太空中漂游)
唱片公司:DEDICATED
出版日期:1997年
最迷幻瞬間:在“THEINDIVIDUAL”中讓人感覺到與地球失去了聯繫自從《SPACEMAN》(太空人之三)推出後,JASONPIERCE就決定將幻覺試驗堅持下去。這張專輯便是證明:70分鐘關於愛和超越的無束縛的冥想;散發“有毒氣味”的環境音樂;毫無顧忌的大聲咆哮;似天上仙界傳來的語音;瘋狂的口琴和吉他將你帶到的地方。在唱片封套上有一句警告語:請放在兒童無法觸及之--真是絕頂聰明。

代表唱片

1,“披頭士”
Sgt.PeppersLone夸HeartsClubBraid(佩玻軍士孤獨的心俱樂部樂隊)(出版公司:Capital)
2.“披頭士"
MagicalmyteryTour〔神秘的魔幻之旅)(出版公司;Capitol)
3."新兵”(TheYardbirds)
RogertheEngineer(改良工程師)(出版公司:Edsel)
4.“飛鳥”(TheByrds)
Fifth.Dimension.(五次方)(出版公司:Columbia)
的

5.“大門”(TheDoors)
Thejefferson(出版公司Elektra)
b.“傑菲遜飛船”(JeffersonAirplane)
JeffersonAirplaneLovesYou〔“傑菲遜飛船”愛你)(出版司:RCA)
7.“平克·弗洛伊德”(PinkFloyd)
ThePiperattheGatesofDawn(黎明門前的風笛手)(出版公司:Capitol)
8."吉米·亨級克斯體驗"(JimiHendrixEzperience)
AreYouExperienced?(你體驗了嗎?)(出版公司:Reprise)
9.“偉大的社會”{TheGreatSociety)
Collector'sItem(收藏家的詩歌)(出版公司:Columbia)
10.“發現之母”{'TheMothersofInvention)
We'reonlyanItfortheMoney(我們僅僅為錢如此)(出版公司:Rykodisc)
11.“滾石”(TheRollingStones)
Their,SatanicMajestiesRequest(他們的撤旦君王的要求)(出版公司:ABKCO)
12.“多諾萬"(Donovan)
SunshaneSupermm}.(陽光超人)(出版公司:Epic)
13."奶油”(Cream)
DisraeliGears(出版公司:Polydor)
14_“交通"(Traffic)
Mr,Fanatmy(幻想先生)(出版公司:Island)
15.“誤解”(TheMisunderstood)
FefaretheDrae.nFaded(夢消逝之前)(出版公司:CherryRed}
LSD:麥角酸酞二乙酸的簡稱。原名LsD.-25(LysergicAcidDiethyl}mide).後來在口語中通常被稱為Acid。1943年由瑞士人阿爾伯特·霍夫曼(AlbertHofmann)發明,本來是要用做治療一種中世紀流傳於歐洲的怪病,但在霍夫曼無意間試用後,他卻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迷幻之旅"(AcidTrip)。AcidRock即LSDRock,指服用LSD後傲出的搖滾樂,也常被用來泛指“迷幻搖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