迍邅

迍邅,詞語,讀音是zhūn zhān ,其意是指難行貌、遲疑不進。

基本信息

zhūn zhān
迍邅
1.難行貌。 漢 蔡邕 《述行賦》:“途迍邅其蹇連,潦污滯而為災。”《西遊記》第四三回:“老師父步步逢災,纔脫了魔障,幸得這一路平安,又遇著黑水迍邅。”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阮龍光》:“倉皇歸去,步步迍邅。”
2.指遲疑不進。 明 張景 《飛丸記·京邸道故》:“但見氣吞虹倚天,長劍流光捻;及早定 天山 ,莫自迍邅。”
3.處境不利;困頓。 晉 左思詠史》之七:“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唐 張鷟 《遊仙窟》:“嗟運命之迍邅,嘆鄉關之眇邈。” 清 李漁 《憐香伴·神引》:“只要他好事能成,便受些迍邅也無礙。”
4.欲進不進,有如行路很艱難的樣子。《周易》屯卦,六二,迍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不貞字,十年乃字。《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