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馳(北京)視訊科技有限公司

迅馳(北京)視訊科技有限公司Centrino ( Beijing ) Video Technology Co.Ltd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從事高清視頻圖像和寬頻無線傳輸關鍵技術進行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研髮型公司。提供從板卡級產品到完整系統解決方案的創新型企業,打造“Centrinovideo”技術品牌。 企業一直秉承“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的理念,為軍民提供先進產品與優質服務,從而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盡一份力。

基本信息

公司簡介

迅馳(北京)視訊科技有限公司Centrino(Beijing)VideoTechnologyCo.Ltd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從事高清視頻圖像和寬頻無線傳輸關鍵技術進行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研髮型公司。提供從板卡級產品到完整系統解決方案的創新型企業,打造“Centrinovideo”技術品牌。企業一直秉承“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的理念,為軍民提供先進產品與優質服務,從而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盡一份力。

技術團隊

迅馳核心成員都是無線通信技術和智慧型圖像處理的資深專家和工程師,曾經參與設計過多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包括SCDMA,TD-SCDMA,MC-WILL,LTE,具有很強的無線通信技術研發底蘊與項目管理經驗;
在智慧型視頻分析與安全預警系統方向,我們的目標檢測與跟蹤核心技術,行為與事件的分析理解技術,實踐套用系統等研究創新具有一流水平。
迅馳研發成員主要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以及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95%具有博士或碩士學歷,具有多年在歐美著名企業與科研院所進行技術研發與工作經歷。

發展歷史

2007年07月 高清圖像與無線寬頻傳輸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
2007年12月 無線寬頻技術標準系統確定;
2008年06月基於OFDM+MIMO系統無線寬頻系統樣機研發成功;
2008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百萬高清網路攝像機研發成功;
2008年12月 軍隊總部領導視察無線寬頻視頻傳輸系統與方案演示
2009年03月智慧型視頻分析和信息融合解決方案研發成功;
2009年08月與中國電子集團下屬某著名研究所合作開發軍用無線視頻
2009年10月無線寬頻視頻套用於國慶60年閱兵圓滿成功;
2010年01月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無線高清視頻傳輸方案上市;
2010年08月智慧型高清網路視頻解決方案在萬年花城、中國博物館、首鋼集團成功套用;
2010年09月具有完全自主高清500萬高清網路攝像研發成功;
2010年12月推出基於NVR系統的無線高清視頻方案;
2011年02月基於無線寬頻高清NVR系統套用於國防建設。

聯合實驗室

迅馳建立高清圖像與無線寬頻傳輸聯合實驗室。
積極與北京郵電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保持著密切的技術合作關係,
承擔國家重大科研“973”項目;
與國內著名軍工研究所進行型號產品的開發與交流工作。

技術能力與優勢

具有很強視頻圖像處理和智慧型分析的算法能力;
為行業用戶提供豐富靈活的無線寬頻、智慧型、監控解決方案;
開創與引領無線寬頻百萬像素新時代,提出了NVR智慧型化雲計算系統解決方案;
開創了泛在物聯網、智慧型化綜合架構系統解決方案;
數字高清視頻技術及套用
SHD32系列網路視頻監控管理平台

雲計算技術使用

採用大規模的細粒度並行操作與高效的訪存策略,實現大規模視頻數據高效計算。

卓越的開放性和兼容性
支持國內外主流硬體廠家數百款型號設備的部署管理。
多級分散式的系統架構
平台系統擁有超強的可擴展能力和容錯能力,每台伺服器能夠
管理128路視頻存儲、400路視頻轉發、4000路的視頻管理。
冗餘和故障轉移技術
保證了系統功能的長時間穩定可靠正常運行。

網路攝像機(IPC)

是一種結合傳統攝像機與網路技術所產生的新一代攝像機,它可以將影像通過網路傳至地球另一端,且遠端的瀏覽者不需用任何專業軟體,只要標準的網路瀏覽器(如“MicrosoftIE或Netscape)即可監視其影像。網路攝像機(IPC)內置一個嵌入式晶片,採用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攝像機傳送來的視頻信號數位化後由高效壓縮晶片壓縮,通過網路匯流排傳送到Web伺服器。網路上用戶可以直接用瀏覽器觀看Web伺服器上的攝像機圖像,授權用戶還可以控制攝像機雲台鏡頭的動作或對系統配置進行操作。
圖像壓縮方式
對於網路攝像機來說,圖像壓縮方式主要有:
·JPEG、MJPEG
·MPEG1、MPEG2
·MPEG4
·H.264

相關技術專業辭彙匯總

H.264

什麼是H.264?
H.264是一種高性能的視頻編解碼技術。目前國際上制定視頻編解碼技術的組織有兩個,一個是“國際電聯(ITU-T)”,它制定的標準有H.261、H.263、H.263+等,另一個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它制定的標準有MPEG-1、MPEG-2、MPEG-4等。而H.264則是由兩個組織聯合組建的聯合視頻組(JVT)共同制定的新數字視頻編碼標準,所以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IEC的MPEG-4高級視頻編碼(AdvancedVideoCoding,AVC),而且它將成為MPEG-4標準的第10部分。因此,不論是MPEG-4AVC、MPEG-4Part10,還是ISO/IEC14496-10,都是指H.264。
H.264最大的優勢是具有很高的數據壓縮比率,在同等圖像質量的條件下,H.264的壓縮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舉個例子,原始檔案的大小如果為88GB,採用MPEG-2壓縮標準壓縮後變成3.5GB,壓縮比為25∶1,而採用H.264壓縮標準壓縮後變為879MB,從88GB到879MB,H.264的壓縮比達到驚人的102∶1!
H.264為什麼有那么高的壓縮比?
低碼率(LowBitRate)起了重要的作用,和MPEG-2和MPEG-4ASP等壓縮技術相比,H.264壓縮技術將大大節省用戶的下載時間和數據流量收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H.264在具有高壓縮比的同時還擁有高質量流暢的圖像。
MPEG-4
與MPEG-1和MPEG-2相比,MPEG-4的特點是其更適於互動AV服務以及遠程監控。MPEG-4是第一個使你由被動變為主動(不再只是觀看,允許你加入其中,即有互動性)的動態圖像標準,它的另一個特點是其綜合性。從根源上說,MPEG-4試圖將自然物體與人造物體相溶合(視覺效果意義上的)。MPEG-4的設計目標還有更廣的適應性和更靈活的可擴展性。
MJPEG
MJPEG全名為"Motion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是一種視頻編碼格式,
MotionJPEG技術常用與閉合電路的電視攝像機的模擬視頻信號“翻譯”成視頻流,並存儲在硬碟上。典型的套用如數字視頻記錄器等。MJPEG不像MPEG,不使用幀間編碼,因此用一個非線性編輯器就很容易編輯。MJPEG的壓縮算法與MPEG一脈相承,功能很強大,能傳送高質圖片,生成完全動畫視頻等。但相應地,MJPEG對頻寬的要求也很高,相當於T-1,MJPEG信息是存儲在數字媒體中的龐然大物,需要大量的存儲空間以滿足如今多數用戶的需求。因此從另一個角度說,在某些條件下,MJPEG也許是效率最低的編碼/解碼器之一。
MJPEG是24-bit的"true-color"影像標準,MJPEG的工作是將RGB格式的影像轉換成YCrCb格式,目的是為了減少檔案大小,一般約可減少1/3~1/2左右。
MJPEG與MJPG的區別
MJPG是MJPEG的縮寫,但是MJPEG還可以表示檔案格式擴展名.D1
目前監控行業中主要使用Qcif(176×144)、CIF(352×288)、HALFD1(704×288)、D1(704×576)等幾種解析度。

高清

720P1280*72016:930幀
1080i1920*1080隔行掃描
1080p1920*1080200萬逐行掃描

標清

4CIFD1
QCIF=176×144
CIF=352×288
4CIF704×576(即我們經常說的D1)
DCIF528×384
D1(720*576)
16CIF1408×1152

D1

D1是一種高清的圖像格式,與之對應的解析度是720*576。為了省事,有些人索性也將4CIF(704*288)也稱之為D1。而這正已被行業和用戶默認。因此在行業中,某產品的D1是720*576還是704*576這已不重要。目前也只有在一路的視頻伺服器和網路攝像機上才能體驗到D1的清晰效果。儘管D1已經很清晰,還是有很多人對D1效果仍不滿足,於是作為D1家族的其它成員也正在邁入監控的舞台,在這裡我們順便介紹一下D1家族的幾個成員:
D1:480i格式(525i):720×480(水平480線,隔行掃描),和NTSC模擬電視清晰度相同,行頻為15.25kHz,相當於我們所說的4CIF(720×576)
D2:480P格式(525p):720×480(水平480線,逐行掃描),較D1隔行掃描要清晰不少,和逐行掃描DVD規格相同,行頻為31.5kHz
D3:1080i格式(1125i):1920×1080(水平1080線,隔行掃描),高清放鬆採用最多的一種解析度,解析度為1920×1080i/60Hz,行頻為33.75kHz
D4:720p格式(750p):1280×720(水平720線,逐行掃描),雖然解析度較D3要低,但是因為逐行掃描,市面上更多人感覺相對於1080I(實際逐次540線)視覺效果更加清晰。不過個人感覺來說,在最大解析度達到1920×1080的情況下,D3要比D4感覺更加清晰,尤其是文字表現力上,解析度為1280×720p/60Hz,行頻為45kHz
D5:1080p格式(1125p):1920×1080(水平1080線,逐行掃描),目前民用高清視頻的最高標準,解析度為1920×1080P/60Hz,行頻為67.5KHZ。
其中D1和D2標準是我們一般模擬電視的最高標準,並不能稱的上高清晰,D3的1080i標準是高清晰電視的基本標準,它可以兼容720p格式,而D5的1080P只是專業上的標準,並不是民用級別的,上面所給出的60HZ只是理想狀態下的場頻,而它的行頻為67.5KHZ,目前還沒有如此高行頻的電視問世,實際在專業領域裡1080P的場頻只有24HZ,25HZ和30HZ。

CPU

CPU即中央處理器,是網路攝像機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是網路攝像機的大腦,大部分的數據信息都是由它來完成的。它的ui工作速度快慢直接影響到攝像機的運行速度。CPU可分為控制單元(ControlUnit;CU)、邏輯單元(ArithmeticLogicUnit;ALU)、存儲單元(MemoryUnit;MU)三大部分,從套用角度可以分為X86式、嵌入式和其他高性能式三大類。網路攝像機一般用的都是嵌入式的CPU。
FlashMemory
FlashMemory即快擦型存儲器,在斷電情況下仍能保持所存儲的數據信息,但是數據刪除不是以單個的位元組為單位而是以固定的區塊為單位。區塊大小一般由256KB到20MB。FLASH這個詞最初由東芝因為該晶片的瞬間清除能力而提出。快閃記憶體源於EPROM,晶片價格不高,存儲容量大。快閃記憶體正在成為EPROM的替代品,因為它們很容易被升級。快閃記憶體被用於PCMCIA卡,PCMCIA快閃記憶體盤,其它形式硬碟,嵌入式控制器和SMARTMEDIA。如果快閃記憶體或其它相關的衍生技術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清除一個位元組,那將導致永久性的(不易失)RAM的到來。

DRAM

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即動態隨機存儲器最為常見的系統記憶體。DRAM只能將數據保持很短的時間。為了保持數據,DRAM必須隔一段時間刷新(refresh)一次。如果存儲單元沒有被刷新,數據就會丟失。

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OperatingSystem,簡稱OS)傳統上是負責對計算機硬體直接控制及管理的系統軟體。作業系統的功能一般包括處理器管理、存儲管理、檔案管理、設備管理和作業管理等。當多個程式同時運行時,作業系統負你啊你ua的ua的ua責規劃以最佳化每個程式的處理時間。在網路攝像機是了常見的作業系統是Linux。
一個作業系統可以在概念上分割成兩部分:核心(Kernel)以及殼(shell)。一個殼程式包裹了與硬體直接交流的核心:硬體<->核心<->殼<->應用程式。但有些作業系統上核心與殼完全分開(例如Unix、Linux等),這樣用戶就可以在一個核心上使用不同的殼;而另一些的核心與殼關係緊密(例如MicrosoftWindows),核心及殼只是操作層次上不同而已。

網路協定

對於網路攝像機來說就是傳輸所攝圖像時所要遵守的一些規範,由於現有的網路都是在TCP/IP協定下的,所以大部分網路攝像機都遵守這個協定。下面主要介紹一下什麼叫協定,和現有的幾種常用的網路協定,。
網路協定就是網路中(包括網際網路)傳遞、管理信息的一些規範。如同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規矩一樣,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就稱為網路協定。
一台計算機只有在遵守網路協定的前提下,才能在網路上與其他計算機進行正常的通信。網路協定通常被分為幾個層次,每層完成自己單獨的功能。通信雙方只有在共同的層次間才能相互聯繫。常見的協定有:TCP/IP協定、IPX/SPX協定、NetBIOS協定等等。在網際網路上被廣泛採用的是TCP/IP協定,在區域網路中用得的比較多的是IPX/SPX.。用戶如果訪問Internet,則必須在網路協定中添加TCP/IP協定。

圖像解析度

圖像解析度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指螢幕水平和方向垂直方向所顯示的點數。比如1024×728,其中“1024”表示螢幕上水平方向顯示的點數,“768”表示垂直方向顯示的點數。解析度越高,圖像也就越清晰,且能增加螢幕上的信息容量。解析度越高說明網路攝像機對圖像的顯示越清晰。

圖像壓縮速率

圖像壓縮速率是指圖像壓縮過以後在傳輸過程中的傳輸速率,因為每幅圖片就是一幀,PAL制式每秒鐘25幀,NTSC制式每秒鐘30幀,也就是PAL制式的每秒鐘能傳送25個畫面,NTSC每秒能傳送30個畫面。捕捉動態視頻內容時,此數字愈高愈好。但不能低於24幀/秒,因為低於這個數值時,動態的圖像已經不連續,開始出現掉禎現象。

顯示尺寸

顯示尺寸指網路攝像機可顯示最大多大面積的畫面,在特定的條件下也指此網路攝像機所監測的畫面能否以全螢幕的方面顯示,這也更方便了圖像的觀測。

信噪比

信噪比是指信號的有用成份與雜音的強弱對比,常常用分貝(dB)表示。設備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音越少。信噪比越高,傳輸圖像信號質量越高。目前對於網路攝像機來說最高信噪比為63dB。

照明度

最低照度越小,對拍攝環境照度要求越低,可以在較暗的照明條件下得到乾淨的圖像,適應性越強。最低照度是在最大光圈、最大增益和雙象素讀出等數字處理技術共同作用下所能得到的最低程度。電子手段提高了靈敏度,但清晰度有所下降,目前最低照度多為理論計算值。
最低照明度Lux是測量攝像機感光度的一種方法,換句話說,攝像機能在多黑的條件下可以看到可用的影像。勒克司Lux是用來測量投射在物體上的光的數量的米制單位,在英國叫做尺燭光(lumen),在歐洲的等叫做Lux。具體地說,1Lux等於一支蠟燭從1米外投射在一平方米的表面上的光的數量。10Lux等於10支蠟燭從1米外投射到物體表面的光的數量。
1Lux的攝像機據說能在一支蠟燭的光亮下離物體大約3米以外的地方拍攝到亮度正常的影像。今天市場上的許多攝像機就能做到。問題是所得到的圖象質量並不好,畫面全是雪花般的噪點,清晰度和色彩還原都十分的差勁。
影響畫面的主要是DV鏡頭的聚光能力。1Lux是入射光即投射在物體上的光的大小,也是你的照相機捕捉到並記錄了反射回來的光。即射到物體上又由物體反射給鏡頭的光。淺色的、反射性的物體表面比暗色的物體表面在弱光下拍攝出的效果要好。一般來說,感光器件尺寸越大的數碼攝像機,就越能在低Lux的環境下拍攝優秀的畫質,另外3CCD也能在低Lux。

遠程控制

Pan/Tilt/Zoom遠程控制主要是指網路攝像機有沒有遠程控制功能,以及遠程控制功能的通訊接口是哪種。現有的網路攝像機般都支持這三種遠程控制。並且通訊接口大部分用的都是RS485(TxD,RxD)。

視頻丟失偵測

網路攝像機對於視頻在傳輸過程中是否有畫面幀的丟失情況能否自行檢測,並且把丟失的畫面幀進行重發的功能。

動態偵測

整個監控畫面被分成多個小區域,用戶可以任意選擇區其中的區域,並且可以對選中的監控區域進行1-20級的敏感度設定。這樣當有東西移動時將被網路攝像機伺服器檢測到,同時進行錄像。
IPSAN
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儲區域網路)的誕生,使存儲空間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以及安裝和管理更加有效。SAN是一種將存儲設備、連線設備和接口集成在一個高速網路中的技術。SAN本身就是一個存儲網路,承擔了數據存儲任務,SAN網路與LAN業務網路相隔離,存儲數據流不會占用業務網路頻寬。在SAN網路中,所有的數據傳輸在高速、高頻寬的網路中進行,SAN存儲實現的是直接對物理硬體的塊級存儲訪問,提高了存儲的性能和升級能力。
IPSAN基於十分成熟的乙太網技術,由於設定配置的技術簡單、低成本的特色相當明顯,而且普通伺服器或PC機只需要具備網卡,即可共享和使用大容量的存儲空間。由於是基於IP協定的,能容納所有IP協定網路中的部件,因此,用戶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創建實際的SAN網路,而不需要專門的光纖通道網路在伺服器和存儲設備之間傳送數據。同時,因為沒有光纖通道對傳輸距離的限制,IPSAN使用標準的TCP/IP協定,數據即可在乙太網上進行傳輸。IPSAN網路對於那些要求流量不太高的套用場合以及預算不充足的用戶,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NAS
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網路附屬存儲)是一種將分布、獨立的數據整合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數據中心,以便於對不同主機和套用伺服器進行訪問的技術。按字面簡單說就是連線在網路上,具備資料存儲功能的裝置,因此也稱為“網路存儲器”。它是一種專用數據存儲伺服器。它以數據為中心,將存儲設備與伺服器徹底分離,集中管理數據,從而釋放頻寬、提高性能、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投資。其成本遠遠低於使用伺服器存儲,而效率卻遠遠高於後者。
NAS定義
NAS被定義為一種特殊的專用數據存儲伺服器,包括存儲器件(例如磁碟陣列、CD/DVD驅動器、磁帶驅動器或可移動的存儲介質)和內嵌系統軟體,可提供跨平台檔案共享功能。NAS通常在一個LAN上占有自己的節點,無需套用伺服器的干預,允許用戶在網路上存取數據,在這種配置中,NAS集中管理和處理網路上的所有數據,將負載從套用或企業伺服器上卸載下來,有效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用戶投資。
NAS本身能夠支持多種協定(如NFS、CIFS、FTP、HTTP等),而且能夠支持各種作業系統。通過任何一台工作站,採用IE或Netscape瀏覽器就可以對NAS設備進行直觀方便的管理。
SAN和NAS的區別:
SAN是一種網路,NAS產品是一個專有檔案伺服器或一個只能檔案訪問設備。
SAN是在伺服器和存儲器之間用作I/O路徑的專用網路。
SAN包括面向塊(SCIS)和面向檔案(NAS)的存儲產品。
NAS產品能通過SAN連線到存儲設備

DVS

DVS(digtalvideoserver)是網路視頻伺服器的簡稱.網路視頻伺服器主要實現模擬視音頻信號的IP化。經數位化的視音頻信號MPEG-4視頻壓縮算法和G.729/ADPCM音頻壓縮算法進行壓縮編碼,然後通過IP網將低碼率的視音頻編碼數據以IP包的形式傳送給多個遠端PC或網路視頻解碼器,實現視音頻的遠程傳輸、網路監控和網路存儲;視頻伺服器大多數採用高速嵌入式處理器和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產品穩定可靠。具有占用頻寬資源少、接入方式多樣,圖像質量和碼率靈活可調的特點。同時支持遠程雲鏡控制和遠程報警管理。

POE

POE(PowerOverEthernet)指的是在現有的乙太網Cat.5布線基礎架構不作做何改動的情況下,在為一些基於IP的終端(如IP電話機、無線區域網路接入點AP、網路攝像機等)傳輸數據信號的同時,還能為此類設備提供直流供電的技術。POE技術能在確保現有結構化布線安全的同時保證現有網路的正常運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POE也被稱為基於區域網路的供電系統(POL,PoweroverLAN)或有源乙太網(ActiveEthernet),有時也被簡稱為乙太網供電,這是利用現存標準乙太網傳輸電纜的同時傳送數據和電功率的最新標準規範,並保持了與現存乙太網系統和用戶的兼容性。IEEE802.3af標準是基於乙太網供電系統POE的新標準,它在IEEE802.3的基礎上增加了通過網線直接供電的相關標準,是現有乙太網標準的擴展,也是第一個關於電源分配的國際標準。

WIFI

WIFI就是一種無線聯網的技術,以前通過網路連線電腦,而現在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由器,那么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範圍都可以採用WIFI連線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線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現在市面上上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多為54M速度,再上一個等級就是108M/300M的速度,當然這個速度並不是你上網際網路的速度,上網際網路的速度主要是取決於WIFI熱點的網際網路線路。

SFP

SFP(SmallForm-factorPluggables)可以簡單的理解為GBIC(是將千兆位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的接口器件)的升級版本。SFP模組(體積比GBIC模組減少一半,可以在相同面板上配置多出一倍以上的連線埠數量。由於SFP模組在功能上與GBIC基本一致,因此,也被有些交換機廠商稱為小型化GBIC(Mini-GBIC)。
SFP模組則通過將CDR和電色散補償放在了模組外面,而更加壓縮了尺寸和功耗。
802.11a
IEEE無線網路標準,指定最大54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和5GHz的工作頻段。
802.11b
IEEE802.11b無線區域網路的頻寬最高可達11Mbps,比兩年前剛批准的IEEE802.11標準快5倍,擴大了無線區域網路的套用領域。另外,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5.5Mbps、2Mbps和1Mbps頻寬,實際的工作速度在5Mb/s左右,與普通的10Base-T規格有線區域網路幾乎是處於同一水平。作為公司內部的設施,可以基本滿足使用要求。IEEE802.11b使用的是開放的2.4GB頻段,不需要申請就可使用。既可作為對有線網路的補充,也可獨立組網,從而使網路用戶擺脫網線的束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移動套用。
802.11g
 IEEE802.11工作組近年來開始定義新的物理層標準IEEE802.11g。與以前的IEEE802.11協定標準相比,IEEE802.11g草案有以下兩個特點:在2.4GHz頻段使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調製技術,使數據傳輸速率提高到20Mbit/s以上;能夠與IEEE802.11b的Wi-Fi系統互聯互通,可共存於同一AP的網路里,從而保障了後向兼容性。這樣原有的WLAN系統可以平滑地向高速WLAN過渡,延長了IEEE802.11b產品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用戶的投資。2003年7月IEEE802.11工作組批准了IEEE802.11g草案,該標準成為人們關注的新焦點。
802.11n
術語解釋:Wi-Fi聯盟在802.11a/b/g後面的一個無線傳輸標準協定
為了實現高頻寬、高質量的WLAN服務,使無線區域網路達到乙太網的性能水平,802.11n應運而生。
在傳輸速率方面,802.11n可以將WLAN的傳輸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供到300Mbps甚至高達600Mbps。得益於將MIMO(多入多出)與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相結合而套用的MIMOOFDM技術,提高了無線傳輸質量,也使傳輸速率得到極大提升。
在覆蓋範圍方面,802.11n採用智慧型天線技術,通過多組獨立天線組成的天線陣列,可以動態調整波束,保證讓WLAN用戶接收到穩定的信號,並可以減少其它信號的干擾。因此其覆蓋範圍可以擴大到好幾平方公里,使WLAN移動性極大提高。
在兼容性方面,802.11n採用了一種軟體無線電技術,它是一個完全可程式的硬體平台,使得不同系統的基站和終端都可以通過這一平台的不同軟體實現互通和兼容,這使得WLAN的兼容性得到極大改善。這意味著WLAN將不但能實現802.11n向前後兼容,而且可以實現WLAN與無線廣域網路的結合,比如3G。
HTTP
HTTP是一個客戶端和伺服器端請求和應答的標準(TCP)。客戶端是終端用戶,伺服器端是網站。通過使用Web瀏覽器、網路爬蟲或者其它的工具,客戶端發起一個到伺服器上指定連線埠(默認連線埠為80)的HTTP請求。(我們稱這個客戶端)叫用戶代理(useragent)。應答的伺服器上存儲著(一些)資源,比如HTML檔案和圖像。(我們稱)這個應答伺服器為源伺服器(originserver)。在用戶代理和源伺服器中間可能存在多箇中間層,比如代理,網關,或者隧道(tunnels)。儘管TCP/IP協定是網際網路上最流行的套用,HTTP協定並沒有規定必須使用它和(基於)它支持的層。事實上,HTTP可以在任何其他網際網路協定上,或者在其他網路上實現。HTTP只假定(其下層協定提供)可靠的傳輸,任何能夠提供這種保證的協定都可以被其使用
FTP
FTP(FileTransferProtocol),是檔案傳輸協定的簡稱。用於Internet上的控制檔案的雙向傳輸。同時,它也是一個應用程式(Application)。用戶可以通過它把自己的PC機與世界各地所有運行FTP協定的伺服器相連,訪問伺服器上的大量程式和信息。
ADSL
ADSL[1](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因為上行(用戶到電信服務提供商方向,如上傳動作)和下行(從電信服務提供商到用戶的方向,如下載動作)頻寬不對稱(即上行和下行的速率不相同)因此稱為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它採用頻分復用技術把普通的電話線分成了電話、上行和下行三個相對獨立的信道,從而避免了相互之間的干擾。
switch
SWITCH是交換機,它的前身是網橋。交換機是使用硬體來完成以往網橋使用軟體來完成過濾、學習和轉發過程的任務。SWITCH速度比HUB快,這是由於HUB不知道目標地址在何處,傳送數據到所有的連線埠。而SWITCH中有一張轉發表,如果知道目標地址在何處,就把數據傳送到指定地點,如果它不知道就傳送到所有的連線埠。這樣過濾可以幫助降低整個網路的數據傳輸量,提高效率。但然交換機的功能還不止如此,它可以把網路拆解成網路分支、分割網路數據流,隔離分支中發生的故障,這樣就可以減少每個網路分支的數據信息流量而使每個網路更有效,提高整個網路效率。
router
什麼把網路相互連線起來?是路由器。路由器英文名Router,路由器是網際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套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經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線、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網際網路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
所謂路由就是指通過相互連線的網路把信息從源地點移動到目標地點的活動。一般來說,在路由過程中,信息至少會經過一個或多箇中間節點。通常,人們會把路由和交換進行對比,這主要是因為在普通用戶看來兩者所實現的功能是完全一樣的。其實,路由和交換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髮生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WirelessLAN
WirelessLANbyIEEE802.11,802.11a,802.11b,802.11g(WLAN:無線區域網路)
無線區域網路(WLAN)技術定義在IEEE802.11規範系列中。目前該系列包含以下四種規範:802.11、802.11a、802.11b以及802.11g。所有這四種協定都採用乙太網協定和載波監聽多路訪問/衝突避免技術(CSMA/CA,替代了CSMA/CD)來實現信道共享。
QOS
QoS的英文全稱為"QualityofService",中文名為"服務質量"。QoS是網路的一種安全機制,是用來解決網路延遲和阻塞等問題的一種技術。
HUB
HUB是一個多連線埠的轉發器,當以HUB為中心設備時,網路中某條線路產生了故障,並不影響其它線路的工作。所以HUB在區域網路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大多數的時候它用在星型與樹型網路拓撲結構中,以RJ45接口與各主機相連(也有BNC接口),HUB按照不同的說法有很多種類。
連線埠映射
連線埠映射:區域網路的一台電腦要上網際網路對外開放服務或接收數據,都需要連線埠映射。
連線埠映射分為動態和靜態.動態連線埠映射:區域網路中的一台電腦要訪問新浪網,會向NAT網關傳送數據包,包頭中包括對方(就是新浪網)IP、連線埠和本機IP、連線埠,NAT網關會把本機IP、連線埠替換成自己的公網IP、一個未使用的連線埠,並且會記下這個映射關係,為以後轉發數據包使用。然後再把數據發給新浪網,新浪網收到數據後做出反應,傳送數據到NAT網關的那個未使用的連線埠,然後NAT網關將數據轉發給區域網路中的那台電腦,實現區域網路和公網的通訊.當連線關閉時,NAT網關會釋放分配給這條連線的連線埠,以便以後的連線可以繼續使用。

電視牆

非民用領域:

電視牆是由多個電視(背投電視)單元拼接而成的一種超大螢幕電視牆體,是一種影像、圖文顯示系統。可看作是一台可以顯示來自計算機VGA信號、多種視頻信號的巨型顯示屏,向電視牆傳送視頻或者計算機VGA信號,電視牆便能顯示清晰、色彩艷麗、高亮度的複雜全彩多媒體圖形影像信息。是目前動態影像展示、宣傳、廣告的最佳方式。大螢幕電視牆的宣傳表達能力極強、高檔、氣派、豪華,常在電視台、體育場館、證券市場、調度指揮等領域使用。
民用領域:
TV牆(電視背景牆/電視形象牆《全》)
顧名思義,是在放置或靠近電視的位置做的形象牆,一般是指電視的後面的牆體裝飾。提示:設計應簡單,防止喧賓奪主,造成視覺壓力。

VPN

VPN的英文全稱是“VirtualPrivateNetwork”,翻譯過來就是“虛擬專用網路”。顧名思義,虛擬專用網路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是虛擬出來的企業內部專線。它可以通過特殊的加密的通訊協定在連線在Internet上的位於不同地方的兩個或多個企業內部網之間建立一條專有的通訊線路,就好比是架設了一條專線一樣,但是它並不需要真正的去鋪設光纜之類的物理線路。這就好比去電信局申請專線,但是不用給鋪設線路的費用,也不用購買路由器等硬體設備。VPN技術原是路由器具有的重要技術之一,目前在交換機,防火牆設備或Windows2000等軟體里也都支持VPN功能,一句話,VPN的核心就是在利用公共網路建立虛擬私有網。

DDNS

DDNS(DynamicDomainNameServer)是動態域名服務的縮寫!DDNS是將用戶的動態IP位址映射到一個固定的域名解析服務上,用戶每次連線網路的時候客戶端程式就會通過信息傳遞把該主機的動態IP位址傳送給位於服務商主機上的伺服器程式,服務項目器程式負責提供DNS服務並實現動態域名解析。就是說DDNS捕獲用戶每次變化的IP位址,然後將其與域名相對應,這樣其他上網用戶就可以通過域名來進行交流了。
動態域名服務的對象是指IP是動態的,是變動的。普通的DNS都是基於靜態IP的,有可能是一對多或多對多,但IP都是固定的一個或多個。但DDNS的IP是變動的、隨機的
DDNS在監控行業中的套用?
目前ISP大多為我們提供動態IP(如ADSL撥接),而很多網路視頻伺服器和網路攝像機通過遠程訪問時需要一個固定的IP,而固定IP的費用很難讓客戶接受。所以DDNS為大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它可以捕獲用戶每次變化的IP,然後將其與域名相對應,這樣客戶就可以通過域名來進行遠程監控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