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轉基因生物

農業轉基因生物

農業轉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用於農業生產或者農產品加工的動植物、微生物及其產品。農業轉基因生物主要包括:轉基因動植物(含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微生物;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產品;轉基因農產品的直接加工品等。中國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實行分級管理評價制度。按照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危險程度,將農業轉基因生物分為四個等級。農業轉基因生物可能會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構成一定的危險或者潛在風險。中國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基本信息

生物簡介

轉基因西紅柿轉基因西紅柿

“基因”為英語“gene”的音譯,有“開始”或“生育”的意思,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遺傳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遺傳物質的最小功能單位。

轉基因作物就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它生物物種上,使其出現原物種不具有的性狀或產物,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簡稱GMFood)。世界上第一種轉基因食品是1994年投放美國市場的保鮮延熟型西紅柿。

農業轉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用於農業生產或者農產品加工的動植物、微生物及其產品。也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把一種生物體內的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內,這樣得到的生物就是轉基因生物。

生物種類

農業轉基因生物主要包括:

1.轉基因動植物(含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微生物

2.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產品;

3.轉基因農產品的直接加工品;

4.含有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產品成份的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農藥、獸藥、肥料添加劑等產品。

安全等級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中國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實行分級管理評價制度。按照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危險程度,將農業轉基因生物分為以下四個等級:

安全等級Ⅰ:尚不存在危險;安全等級Ⅱ:具有低度危險;安全等級Ⅲ:具有中度危險;安全等級Ⅳ:具有高度危險。

受體生物分為四個安全等級:

(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受體生物應當確定為安全等級Ⅰ:

1.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未曾發生過不利影響;

2.演化成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極小;

3.用於特殊研究的短存活期受體生物,實驗結束後在自然環境中存活的可能性極小。

(二)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可能產生低度危險,但是通過採取安全控制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其危險的受體生物,應當確定為安全等級Ⅱ。

(三)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可能產生中度危險,但是通過採取安全控制措施,基本上可以避免其危險的受體生物,應當確定為安全等級Ⅲ。

(四)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可能產生高度危險,而且在封閉設施之外尚無適當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其發生危險的受體生物,應當確定為安全等級Ⅳ。包括:

1、可能與其它生物發生高頻率遺傳物質交換的有害生物;

2、尚無有效技術防止其本身或其產物逃逸、擴散的有害生物;

3、尚無有效技術保證其逃逸後,在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之前,將其捕獲或消滅的有害生物。

標識方法

農業轉基因生物要有轉基因標識農業轉基因生物要有轉基因標識

《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2002年1月5日農業部令第10號2004年7月1日農業部令38號修訂)規定農業轉基因生物產品必須要有標識說明,具體要求如下:

標識標註方法

(一)轉基因動植物(含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微生物,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產品,含有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產品成份的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農藥、獸藥、肥料和添加劑等產品,直接標註“轉基因××”。

(二)轉基因農產品的直接加工品,標註為“轉基因××加工品(製成品)”或者“加工原料為轉基因××”。

(三)用農業轉基因生物或用含有農業轉基因生物成份的產品加工製成的產品,但最終銷售產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檢測不出轉基因成份的產品,標註為“本產品為轉基因××加工製成,但本產品中已不再含有轉基因成份”或者標註為“本產品加工原料中有轉基因××,但本產品中已不再含有轉基因成份”。

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應當醒目,並和產品的包裝、標籤同時設計和印製。

難以在原有包裝、標籤上標註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的,可採用在原有包裝、標籤的基礎上附加轉基因生物標識的辦法進行標註,但附加標識應當牢固、持久。

難以用包裝物或標籤對農業轉基因生物進行標識時,可採用下列方式標註:

(一)難以在每個銷售產品上標識的快餐業和零售業中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可以在產品展銷(示)櫃(台)上進行標識,也可以在價簽上進行標識或者設立標識板(牌)進行標識。

(二)銷售無包裝和標籤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時,可以採取設立標識板(牌)的方式進行標識。

(三)裝在運輸容器內的農業轉基因生物不經包裝直接銷售時,銷售現場可以在容器上進行標識,也可以設立標識板(牌)進行標識。

(四)銷售無包裝和標籤的農業轉基因生物,難以用標識板(牌)進行標註時,銷售者應當以適當的方式聲明。

(五)進口無包裝和標籤的農業轉基因生物,難以用標識板(牌)進行標註時,應當在報檢(關)單上註明。

有特殊銷售範圍要求的農業轉基因生物,還應當明確標註銷售的範圍,可標註為“僅限於××銷售(生產、加工、使用)”。

發展情況

轉基因大米轉基因大米

自1996年首例轉基因農作物商業化套用以來,已開發國家紛紛把轉基因技術作為搶占科技制高點和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重點,開發中國家也積極跟進,全球轉基因技術研究與產業快速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轉基因技術研究手段、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基因克隆技術突飛猛進,新基因、新性狀、新方法和新產品不斷湧現。

二是品種培育呈現代際特徵。國際上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已從抗蟲和抗除草劑等第一代產品,向改善營養品質和提高產量等第二代產品,以及工業、醫藥和生物反應器等第三代產品轉變,多基因聚合的複合性狀正成為轉基因技術研究與套用的重點。

三是產業化套用規模迅速擴大。全球已有25個國家批准了24種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種植。以抗除草劑和抗蟲兩類基因,轉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為代表的轉基因作物產業化速度明顯加快,種植面積由1996年的170萬公頃發展到2009年的1.34億公頃,14年間增長了79倍。

四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十分顯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累計收益高達440億美元,累計減少殺蟲劑使用35.9萬噸。2008年,全球共有55個國家批准了24種轉基因作物進入市場銷售,市場價值達到75億美元。

五是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正在加快轉基因小麥的研究和安全評價進程。印度轉基因抗蟲棉種植規模已超過中國。巴西由於種植轉基因大豆,大豆產業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歐盟已有6個國家允許種植轉基因作物。美國批准了6個轉基因水稻品種種植,伊朗批准了1個。加拿大和墨西哥批准了轉抗除草劑基因水稻的進口申請,允許其食用。

生產國家

2009年,25個國家種植了1.34億公頃的轉基因作物。

美國仍然是最大的生物技術作物種植國,種植面積為6400萬公頃;其次是巴西,2140萬公頃;阿根廷,2130萬公頃;印度,840萬公頃;加拿大,820萬公頃;中國,370萬公頃;巴拉圭,220萬公頃;南非,210萬公頃。

其餘種植面積小於100公頃的國家為烏拉圭玻利維亞菲律賓澳大利亞、布吉納法索、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宏都拉斯、捷克、葡萄牙、羅馬尼亞、波蘭、哥斯大黎加、埃及和斯洛伐克。

技術影響

由於轉基因技術與傳統技術的本質都是通過獲得優良基因進行遺傳改良,因此,將轉基因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緊密結合,能培育多抗、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大大提高品種改良效率,並可降低農藥、肥料投入,在緩解資源約束、保障食物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拓展農業功能等方面潛力巨大。

農業轉基因生物可能會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生態環境構成一定的危險或者潛在風險,因此,需要對於農業轉基因生物實施必要的安全防範。

安全監管

中國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相關管理法律條例有:《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出入境人員攜帶物檢疫管理辦法》。

農業部2016年3月4日發布通知稱,自《國務院關於第二批取消15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簡稱《決定》)印發之日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不再受理農業轉基因試驗審批初審申請,不再進行初審。上述申請均由申請人直接向農業部提交。通知顯示,《決定》印發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受理的農業轉基因試驗審批初審申請,於3月11日前全部移交農業部(農業部行政審批辦公大廳科教視窗);已有初審意見的,可一併報送。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抓緊做好農業轉基因試驗審批初審取消的落實和銜接工作,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2019年1月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18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以下簡稱“進口批准清單”),新批准了包括耐除草劑油菜、耐除草劑大豆等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的進口,並批准了26項續申請的農業轉基因生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