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管理專業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培養掌握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管理技能,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微觀經濟管理和服務的高級管理專門人才。

基本信息

專業概況

1農業經濟管理專業
本專業是國家確認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三農”問題使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在中國一直被賦予極為重要的歷史使命,進而在國內眾多學科中具有相對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態勢,改革開放以來始終是興旺不衰,成果豐碩,並且這種態勢至少還會保持相當長的時期。中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是一個典型的經濟學與管理學相互結合的學科,並且是一個在研究發展中與社會學法學、人口學和相關自然科學等學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的比較好的學科。就研究對象和領域而言,中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研究領域大大超出該學科名稱所給定的範圍。中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是以“三農”問題作為基本的研究對象,緊緊圍繞農民、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出現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研究方向

(1)農產品市場與貿易(2)土地與資源經濟(3)食品經濟與管理(4)農經理論與政策(5)農村金融

研究內容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農業經濟管理專業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傳統優勢專業,主要研究農業經濟體制與農業政策、農戶與合作社等農業經濟組織的發展與行為、農產品市場流通、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業經濟調查研究方法與計量分析方法、農業經濟史和農業經濟思想史等。
在教學上,本研究方向充分利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綜合優勢,始終走在我國農業經濟理論創新的前沿,組織編寫新中國第一本《社會主義農業經濟學》、《中國近代農業經濟史》、《農產品價格學》、《農產品貿易學》教材。改革開放以後,積極引進西方農業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改革和調整教學內容,形成了適應新時代需求的課程體系,《農業經濟學》課程被評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精品課程。
在科學研究上,本研究方向緊密聯繫實際,關注社會重大問題,強調科學研究對於我國的農業經濟政策制定的指導意義。近年來,本研究方向以開展的科學研究為基礎,積極參與了《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對糧食直接補貼改革、WTO貿易談判等提出了重要的諮詢意見,多次獲得溫家寶、回良玉等國家領導的批示,許多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為國家有關部門採納,發揮了決策諮詢機構的重要作用。
在人才培養上,本研究方向充分利用全國最優秀的學生來源優勢,形成了注重“三基”(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兩型”(實踐型、研究型)的人才培養特色。到目前為止,已經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例如,王春正、陳錫文、馬曉河、張曉山、蔡昉等校友在政策研究領域有很高的知名度。

培養目標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較強的事業心、創新能力和獻身精神,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高層次、高素質的專門人才。

(2)掌握本學科內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承擔技術工作的能力。掌我一門外國語。

主要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農業經濟基礎、農業技術經濟、農產品加工概論、管理學原理、市場行銷、財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農業經濟管理專業
務管理、經濟法、農村社會經濟統計、農村財政與金融、農業經濟調查、會計核算模擬訓練、市場行銷綜合實訓、畢業實崗實習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去向

鄉鎮企業、農村基層政府部門、市場中介組織、涉農企業經濟管理工作。

社會職能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農業經濟管理是國家領導和管理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其主要任務就是要按客觀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的要求,在農業生產部門中合理地組織生產力,正確地處理生產關係,適時地調整上層建築,以便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合理地組織生產、供應和銷售,妥善地處理國家、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物質利益關係,調動廣大農業勞動者的積極性,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需要。

專業排名

2012-2013年農業經濟管理類專業排名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學校數
1 中國農業大學 5★ 69
2 南京農業大學 5★ 69
3 華南農業大學 5★ 69
4 浙江大學 4★ 69
5 華中農業大學 4★ 69
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4★ 69
7 福建農林大學 4★ 69
8 新疆農業大學 4★ 69
9 河北農業大學 4★ 69
10 中國人民大學 4★ 69
11 四川農業大學 4★ 69
12 西南大學 4★ 69
13 東北林業大學 4★ 69
14 貴州大學 4★ 69
15 北京林業大學 3★ 69
16 內蒙古農業大學 3★ 69
17 吉林農業大學 3★ 69
18 安徽農業大學 3★ 69
1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3★ 69
20 湖南農業大學 3★ 69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