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建築

農業生產建築

農業生產建築是指供農業畜牧業生產和加工用的建築物和構築物。農業生產建築早期多附建於農民的住房,功能簡單。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農業生產建築類型不斷增多,逐漸走向專門化,建築設備和溫度濕度控制等技術也日趨複雜。

簡述

農業生產建築是指拱農業生產用的各類建築物和構築物。傳統的農業生產建築範圍和規模都不大,隨著農業生產範圍和規模的擴大,農業生產建築會迅猛發展。現代新型農業生產建築,其工藝設計、建築設計、新材料、新設備的套用和環境控制手段,已與傳統農業生產建築不同,形成了一個新的建築分支,屬農業工程範疇。

許多國家為農業生產建築的選址、建築標準、設備、環境控制設施等編制了各種規程和規範。美國農業工程師協會制訂有美國農業建築區劃。英、美、蘇等國出版的農業建築規範和手冊,對各類農業生產建築的規劃、選址、建築標準、結構選型和環境衛生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50年代蘇聯的高等學校開設了農業建築專業。中國1979年成立了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並開始編制農業生產建築的各種標準和規程。

農業生產建築選址應儘量接近生產基地,靠近水源、電源和交通運輸線,不占或少占耕地,並防止對環境的污染。

類型

1.禽畜建築

它是農業生產建築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飼養雞、豬、牛、羊、兔、鴨、皮毛獸等禽畜建築,有不同的飼養工藝要求。根據地區氣候條件的不同,禽畜建築一般又分開敞式、有窗式、密閉式幾種,各種形式的禽畜建築都有自己的特點。具體說來,人們依託現代工程技術、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和生態技術,在系統工程原理指導下,以最小資源投入,營造可供動物生存的特定環境,以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工廠方式進行動物生產的高效集約型養殖業生產活動,也稱為設施養殖。

2.溫室建築

它是一種農業保護性栽培設施,能減少或完全擺脫自然環境對農作物等的影響,包括玻璃溫室、玻璃鋼溫室、塑膠大棚等。

3.農業倉儲建築

農產品生長受季節的限制,保證產品數量和質量的儲藏條件要由農業倉儲建築來完成。農產品儲藏庫有穀物庫、種子庫、蔬菜果品儲藏庫、食用油庫等;農機具庫有車庫、農機庫、物料庫等;危險品庫有有機用油庫、化肥庫、農藥庫等。

4.農畜副產品加工建築

農業生產也要社會化、商品化,農畜副產品加工近些年有很大發展,其建築包括了畜禽、皮、毛、穀物、糧油、水產品、乳品加工和果蔬加工建築以及種子加工廠和飼料加工廠建築等。這些建築除有相當數量外,還需有一定的質量,以滿足各種加工工藝的生產要求。

5.農村能源建築

它主要包括小型水力發電、沼氣的發生及其熱能轉換、太陽能、風力、地下熱能的開發利用所需的建築(構築)設施等。

6.水產品養殖建築

魚類生活在水中,從飼料到動物蛋白的轉化有較高的效率。水產品養殖建築可進一步提供魚類的適宜生長環境,近年來發展很快,是設施養殖的一種。一般認為,採用特定建造的畜禽舍或水產養殖場(池)等人工設施,為動物創造和提供適宜的生產條件,在人為的控制和保護下進行的高效養殖業生產,都稱為設施養殖業。

7.菌類種植等副業建築

如蘑菇房等,均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它們都對建築有保溫、保濕、防雜菌等特殊要求。

設計原則

1.創造最適宜生物的環境

農業生產建築設計首先應是創造最適宜生物生長、儲存的環境。現代農業建築與工業建築一樣,需要提供最最佳化的環境條件以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禽畜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比在惡劣環境條件下生產能力可提高几倍。先進、科學的禽畜生產就要求建築創造最適宜於禽畜生長和生產的環境。先進的禽畜建築發展成密閉式建築,其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都由人工控制在禽畜生長和生產的最佳環境,這樣就為最大限度地節約飼料能量,最有效地發揮禽畜的生產力,均衡地獲取優質低成本產品創造條件。

2.適合工廠化生產的工藝

農業生產建築設計要有適合工廠化生產的工藝技術。要發展禽畜生產必須採用先進的飼養方式,走集約化道路,均衡組織生產工藝是工廠化飼養的關鍵。隨著近代營養科學的發展、配合飼料工業的興起、畜牧和獸醫技術的進步以及機械化、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工廠化飼養將具備工業生產的特點,在密集的廠房內採取大規模集中生產,各生產環節具有嚴密的計畫性、流水性和節奏性,並使各項作業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

3.提供適當的建築形式和構造

農業生產建築還應根據工藝生產需要,提供各種適當的建築形式和構造,如禽畜舍環境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建築外圍護結構。溫室建築更有獨特的建築形式和構造。

(1)牆。是禽畜舍與外部空間隔開的主要外圍護結構,對舍內溫、濕狀況的保持起著重要作用。據測定,冬季通過牆散失的熱量占整個禽畜舍總失熱量的35%~40%。牆壁除需堅固、耐久、抗震、耐火、防水、抗凍等外,還要便於清掃、消毒,並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

(2)屋頂。是禽畜舍上部的外圍護結構,用以防止漏水和風沙侵襲及隔絕太陽的強烈輻射。屋頂的保溫與隔熱的意義相對來說要大於牆。屋頂除要求防水、保溫、承重外,還要求耐火、結構輕便,並有足夠的結構剛度。

(3)地面。是禽畜建築的主要結構,關係到舍內的空氣環境、衛生狀況和使用價值。因為禽畜在舍內地面上生活(包括躺臥休息、睡眠、排泄等),地面散失的熱量約占禽畜舍總失熱量的12%~15%。地面除要求堅實、平整、有彈性、防滑外,還要求溫暖、不透水、易於清掃消毒。禽畜舍不同部位可用不同材料,如畜床可採用三合土、木板,通道則採用混凝土。

(4)門窗。外門的作用是保證禽畜的進出,以及滿足運飼料、清理糞便的需要等,一般寬1.5~2.0m。每棟禽畜舍通常至少需有2個外門,一般設在兩端牆上,以便實現機械化作業。禽畜舍門應向外開,不應有木檻、台階等。窗戶的功能在於保證舍內的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風,但它也失熱的重要部分,在寒冷地區必須統籌兼顧。無窗舍必須保證可靠的人工照明和通風換氣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