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六-H轟炸機

轟六-H轟炸機

轟-6轟六-H轟炸機,原型為蘇聯的著名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該機採用兩台圖曼采夫渦輪噴氣發動機,翼型後掠,1948年開始研製,有少量在蘇軍中服役。

背景資料

轟六-H轟炸機轟六-H轟炸機

轟-6轟六-H轟炸機,原型為蘇聯的著名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該機採用兩台圖曼采夫渦輪噴氣發動機,翼型後掠,1948年開始研製,有少量在蘇軍中服役。

該機的各個改型在蘇軍中擔任了戰術戰略轟炸、偵察、反艦、巡邏監視等多種任務,形成了一個用途廣泛的型號系列。該機主要的缺陷是研製時間早,載荷、速度等指標較差,在蘇軍中主要作為大型作戰飛機的補充。

中國引進並仿製了圖-16,至今該機仍是我軍戰略轟炸力量的核心,並且在不斷對其動力、航電及機載武器進行改進,同時在其基礎上發展了多種特種平台,預計將至少服役至2020年左右。

研製過程

轟六-H轟炸機轟六-H轟炸機

1957年,聶榮臻代表中國前往蘇聯談判引進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圖-16。據稱當時蘇聯專家曾表示這種飛機已經不能滿足軍用作戰任務的需要,尤其是戰場生存能力太低,但是當時蘇聯也沒有特別好的替代機種。1958年10月12日,周恩來總理就提前試製圖-16轟炸機問題打電話給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雪夫。隨即派張連奎、王西萍、陸綱等赴蘇聯進行具體談判。到了1959年,再次跟蘇聯談判進口米格-21或更新型飛機和導航設備時,我方提出圖-16飛機性能落後,希望蘇聯能提供更新型轟炸機和空空飛彈,最終因中蘇交惡而沒有下文。
1959年我國西安飛機製造公司開始仿製這一轟炸機,後一度終止,64年3月恢復研製。由於選擇建設工廠的廠址有重大地質問題,造成了仿製工作上的重大經濟損失。轟-6是當時中國試製的噸位最大的飛機,全機零件多,結構複雜,技術難度及工作量大。在試製過程中,陸頌善組織技術力量,補齊了蘇聯未提供的強度計算等資料,編制了新工藝和關鍵技術資料,攻克了多項技術關鍵,套用了多項新技術。該機於1968年試製成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中型轟炸機的歷史,填補了航空工業的空白。
1959年,聶榮臻與空軍和三機部談話,提到圖-16很落後,不能作為作戰飛機使用,目前的試製可以當作練兵,將來空軍不用,還可以交給民航使用。第一架轟-6原型機於66年10月完成,用於靜力試驗。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採用國產渦噴-8發動機的轟-6首飛成功,69年批量投產。由於中國之後一直未能獲得更好的替代機型,轟-6服役至今,並仍在繼續改進生產之中。
此處插一句話,中國在引進圖-16時候也引進了其改型圖-124型運輸機。中國共有兩架圖-124,最初作為仿製對象引進,但後來作為軍用專機使用,執行一些低級別的人員運輸任務。80年代後期退出現役。

結構特點  

轟六-H轟炸機轟六-H轟炸機

轟-6採用懸臂式中單翼,雙梁盒式結構。焦點線後掠角35°,翼弦平面下反角3°,安裝角1°。整個機翼由中央翼、左右中外翼和左右外翼組成。機翼後緣全展長上裝有內、外襟翼和副翼。襟翼為後退開縫式,最大偏轉角35°,副翼上裝有內氣動軸向補償和調整片。全金屬半硬殼機身結構,蜂腰流線形機身。機頭有玻璃鑲嵌的領航員及轟炸手座艙,駕駛艙下機腹部的凸起內裝導航雷達。駕駛艙內兩名飛行員均有獨立的操縱系統,操縱系統分硬式操縱和混合式操縱。每位機組成員均有彈射座椅,彈射時一領(領航員)向下、二領向下、尾艙射擊手向下、尾艙無線電通信員向下、副駕駛向上、機長向上。但是應指出由於該套彈射救生系統可靠性極其低下,救生幾率幾乎為零,特別是向下彈射的機組乘員根本沒有生還的希望。因此通常機組會全力將發生事故的飛機飛回機場,或嘗試迫降。機上配有兩個充氣救生艇。

起落架由前、主起落架和尾橇組成。前起落架裝有油液氮氣緩衝支柱,雙輪,有前輪轉彎機構。主起落架也各有一個裝有油液氮氣的緩衝支柱,支柱頭部各鉸接有一個小車架,小車架上裝有前後並列的4個機輪。在機身尾部還裝有著陸阻力傘。仿製時還有一些小改進,如圖-16的垂直尾翼翼尖為木質結構,對材質要求苛刻,結構複雜,工藝方法落後,生產效率低。結果在試製時從大量的木材中勉強做出了一件。最後決定用玻璃鋼代替木材,經一年多時間設計制出了玻璃鋼翼尖,強度、電性能均滿足設計要求。又如,轟-6天窗骨架零件由GC-4高強度鋼製成,是一項結構複雜、協調關係多、成形難度大的關鍵零件,追蹤採用熱成形工藝方法解決。

轟六H翼下掛裝兩枚空地六三飛彈(KD-63)空中發射陸攻巡航飛彈,些型飛彈外型類似鷹擊六型YJ-6反艦飛彈,但是尾翼為X型設定,渦輪發動機也許發展自海鷹四HY-4陸基反艦飛彈.KD-63據稱使用慣性加GPS半程制導,未端電視尋的.戰鬥部重五百公斤,射程一百五十至二百公里.速度 Mach 0.9.外型上的特徵有:所有自衛用的二十三毫米加農炮全被拆除.前臉下的雷達罩比其它型號有所加大,後機身腹下有一個深綠色的天線罩,裡面有可能為飛彈與載機進行指令連結的天線.

武器系統

90年代中期為配合鷹擊63飛彈發展,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把一架轟6D進行改裝,即轟6H。該型機於1998年12月首飛成功,之後便投入小批量生產,主要列裝空軍轟炸航空兵部隊。 轟6H拆除了轟炸導航雷達和交聯的轟炸瞄準具,加大了機頭雷達罩以容納新的多功能對地攻擊大型數位化雷達。同時拆除了自衛機炮;增加了新的有源、無源自衛電子干擾系統;並且改用新的翼下掛架用於掛載空地飛彈。試飛結果十分順利,該機的外形特徵和最大亮點,是在機尾增加了一個圓形數據鏈天線罩,用於制導飛彈命中目標和接收彈上電視攝影機圖像。 該原型機於1998年底首飛成功,2002年與配套的鷹擊63空地飛彈同時定型投產,成為中國空軍21世紀第一種具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遠程精確制導殺手鐧,取得了零的突破。 中俄“和平使命2005”實兵演習最後的強制隔離項目中,中方40176的轟6H,在上午1l時抵達距目標60公里的預定空域,發射兩枚鷹擊63電視制導空地飛彈,精確地對敵指揮所成功進行斬首行動。轟六-H轟炸機

轟-6的主要作戰武器為多種普通炸彈,艙內正常載重量3000千克。轟-6的火控系統主要由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系統組成,包括都卜勒雷達、轟炸雷達、光學轟炸瞄準儀、計算機、航向姿態系統、自動領航儀、無線電羅盤、無線電高度表、自動駕駛儀和速度感測器組成。機上裝有共7門23毫米自衛機炮,機頭一門,機身上、下、尾部炮塔各兩門,由射擊瞄準雷達或光學瞄準具控制。  

1981年,在轟-6機上加裝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系統,深受部隊歡迎。為了提高轟-6的自衛生存能力,1980年,完成了轟-6機加裝自衛干擾設備的改裝。

90年代中期為配合鷹擊63飛彈發展,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把一架轟6D進行改裝,即轟6h。該型機於1998年12月首飛成功,之後便投入小批量生產,主要列裝空軍轟炸航空兵部隊。
轟6H拆除了轟炸導航雷達和交聯的轟炸瞄準具,加大了機頭雷達罩以容納新的多功能對地攻擊大型數位化雷達。同時拆除了自衛機炮;增加了新的有源、無源自衛電子干擾系統;並且改用新的翼下掛架用於掛載空地飛彈。試飛結果十分順利,該機的外形特徵和最大亮點,是在機尾增加了一個圓形數據鏈天線罩,用於制導飛彈命中目標和接收彈上電視攝影機圖像。
該原型機於1998年底首飛成功,2002年與配套的鷹擊63空地飛彈同時定型投產,成為中國空軍21世紀第一種具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遠程精確制導殺手鐧,取得了零的突破。
中俄“和平使命2005”實兵演習最後的強制隔離項目中,中方40176的轟6H,在上午1l時抵達距目標60公里的預定空域,發射兩枚鷹擊63電視制導空地飛彈,精確地對敵指揮所成功進行斬首行動。

核彈載機

轟6H軍中俗稱為飛彈機或飛彈攻擊機,受到部隊普遍歡迎。轟6H軍中俗稱為飛彈機或飛彈攻擊機,受到部隊普遍歡迎。

發動機艙位於機身兩側。發動機採用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仿製的渦噴-8發動機,單台海平面推力7650千克,最大推力9310千克,瞬間推力10300千克。由於國內工業技術的限制,渦噴-8發動機比原型的圖曼采夫發動機推力小3000多千克,但經過在氣動外形上的努力,轟-6的速度比圖-16基型還略有提高。渦噴-8的原型為蘇聯РД-3М發動機,最大推力93千牛(9500公斤),相當於渦噴6的3倍,全重3.1噸,最大直徑1.4米。為生產這種龐然大物,必須匹配幾百台精密、專用、大型設備和大型試車台。它的渦輪盤毛坯要萬噸水壓機鍛制,每台發動機,其原材料需高溫合金15噸,有色金屬9.5噸以上。當時世界上僅美英蘇才有能力生產這種大推力發動機。

轟-6原型機研製成功後,西飛進一步研製了轟-6的第一個正式型號轟-6甲。在此之前,西安飛機製造廠於1963年接收了哈爾濱飛機製造廠1959年用蘇聯散件組裝的一架轟-6(因此,實際上這是一架我國組裝的圖-16),改裝為核航彈運載試驗機,代號21-511任務,1964年改裝完畢。1965年5月14日,中國轟炸航空兵某師李源一機組駕駛這架圖-16(50671)飛機,首次空投核子彈爆炸成功,李源一機組為此立集體一等功,第一飛行員李源一和第一領航員於福海記個人一等功,其他4名同志記二等功。這架飛機曾經在轟炸航空兵某師服役,退役後被送往空軍航空某校做教學設備。

這架飛機上,改裝增裝了投放掛彈系統、加溫保溫系統、防護系統和臨時性試驗設備。到甲型正式投產裝備,令解放軍空軍擁有了國產化的大型轟炸機,主要作為常規轟炸力量使用,並能使用我國研製的各種空投核武器。88年5月15日,轟-6甲才通過生產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投產。轟-6甲執行了我國第一次氫彈試爆。

作戰武器

轟六-H轟炸機轟六-H轟炸機

轟六-H轟炸機的火控系統主要由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系統組成,包括都卜勒雷達、轟炸雷達、光學轟炸瞄準儀、計算機、航向姿態系統、自動領航儀、無線電羅盤、無線電高度表、自動駕駛儀和速度感測器組成。1960年代,華北光學儀器廠研製出“六型”航空光學射擊瞄準具,為機上自衛性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統,與轟-5、轟-6、水轟-5等飛機配套,能對航炮進行遙控和自動跟蹤目標。1967年,華北光學儀器廠完成“I型”航空光學轟炸瞄準具的研製。該瞄準具與國產“轟六”機配套,可供轟炸機從任何方向對固定目標或活動目標進行水平飛行轟炸瞄準;還可與轟炸雷達交連,在能見度不好的情況下使用。同年,該廠研製出“Ⅲ型”航空光學瞄準具,為第二代導航、轟炸系統配套的產品,具有適合低、中、高空的瞄準和轟炸兼顧的性能,解決了“Ⅰ型”瞄準具1000米以下不能轟炸的缺點。該瞄準具能與導航轟炸數字計算機交連,飛機在轟炸航路上做機動飛行,可避開敵人的防禦火力;並能在高度200~l400米範圍內和雷達轟炸瞄準具交連,實施夜間轟炸。其重大改進主要是把“Ⅰ型”的8大件改為只有頭部、電子盒、高度組、交流機4大件,並用研製的功率大、體積小的步進機代替摩擦盤機構,提高了瞄準具的協調精度,減輕了重量。為在低空時能提前發現目標,產品中新增設了概略瞄準機構和快速導視機構。同時,對高度組進行了重新設計,使產品在能見度不好的情況下或在夜間能與雷達轟炸瞄準具交連,實施“交連”轟炸。“Ⅲ型”瞄準具採用“追趕法”瞄準,其操作簡單,精度高,瞄準時間短。
機上裝有共7門23毫米自衛機炮,機頭一門,機身上、下、尾部炮塔各兩門,由射擊瞄準雷達或光學瞄準具控制。機上PX-1型炮塔(PX估計為“炮塔系統”的縮寫,又分上、下、尾部三種不同結構的炮塔,尾炮塔名稱為WPT-1)使用無消焰器的23-2機炮;機頭前向機炮為23-2H機炮,帶長消焰器。PX-1炮塔由114廠研製,1973年未定型即開始裝備使用,後於1984年針對各種問題經過改進後正式定型,至今約生產了近160套、近500座炮塔。1984年,原計畫以PX-1為基礎為轟-5研製的PX-2型炮塔,因轟-5早已停止生產,而轟-6的PX-1炮塔又與之相似,因此取消了研製計畫。
1981年,在轟-6機上加裝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系統,深受部隊歡迎。為了提高轟-6的自衛生存能力,1980年,完成了轟-6機加裝自衛干擾設備的改裝。
其炸彈武器包括核彈和早期採用過的250-1、500-1型普通炸彈。之後250/500/1500/3000-2型高阻爆破炸彈等陸續裝備轟-6使用。250/500/1500/3000-2系列炸彈是在蘇聯фAB-M54系列爆破炸彈基礎上改進研製的,60年代中期服役,適於轟-6彈艙內掛,中高空投擲。另外強-5、殲-6、殲-7、殲-8等也可掛裝使用。該系列炸彈有相同的結構和性能特點,只是外型尺寸、裝藥等略有差異。全彈由圓柱型彈體、雙圓筒試尾翼裝置、頭部/尾部傳爆管、雙彈耳和相應裝填係數的TNT裝藥等組成。彈體由彈頭、彈尾、尾錐體、彈道環組成。彈頭由鑄鋼鑄成,彈道環焊在彈頭外部,專門用來改善炸彈下落進入跨音速飛行時的穩定性。

套用

轟六-H轟炸機轟六-H轟炸機

承擔轟炸機梯隊受閱任務的空軍航空兵某師,組建於1953年。近年來,他們裝備了具有空中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的轟-6H型、M型飛機,擔負著空中打擊第一梯隊的神聖使命。
這個師的作戰科長魏振立介紹說,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轟-6H堪稱遠程精確打擊的“點穴”高手,掛彈受閱可以充分展示中國轟炸機的風采。
一是航程遠。轟-6H是目前中國所有戰鬥機中航程最遠的,飛行距離可達5000多公里。
二是精確打擊能力強。領航員付志棟介紹說,轟-6H掛載的飛彈射程達100多公里,從發射到攻擊完畢僅需4分鐘,精確度最高能達到半米之內。
低空飛越天安門廣場時,轟-6H梯隊的中隊長機、僚機之間的間隔和距離均為僅30米,中隊跟進距離僅1000米。
這個師某轟炸機團政委周航說,體積龐大的飛機掛載飛彈在低空以密集隊形編隊飛行,難度較大。閱兵飛行訓練中,他們採取一架一架地起飛後在空中通過逐架攔截的方式來進行編隊,達到了“準時到達誤差小於1秒”的水平。

最佳組合

轟六-H轟炸機轟六-H轟炸機

鷹擊63是中國空軍第一種實用戰術空地飛彈,其最大特徵是把單脈衝雷達導引頭換裝為國內最成熟的電視導引頭,尾翼亦由倒Y形改成X型,為適應渦輪噴氣發動機更換作渦輪風扇發動機以延長射程,彈腹進氣口由錐圓形改為矩形,彈頭重量不變但換作爆破殺傷式。在改進過程中研究院把紅鳥戰略巡航飛彈的制導技術嫁接過來,以適應200公里的最大射程,在巡航中段採用慣性加GPS制導,末段採用電視圖像制導,目標影像通過彈體前上方的數據鏈天線傳回母機尾部的接收天線,由投彈手根據修正誤差把遙控信號傳回飛彈直至命中目標。

這種防區外發射光電制導空地飛彈的載機由轟6系列的新型號擔任。轟6H的前身是轟6D空艦飛彈母機,後者早在1965年8月開始研製,因受文革影響曾一度停止。
1975年9月受到西沙海戰刺激恢復研製,其所用武器也由風雷1空艦飛彈變成鷹擊6空艦導彈。1981年9月20日一號原型機首飛成功,至1984年初完成各項設備試飛任務,其中飛彈系統試驗從1982年開始,6月19日首發準確命中目標,1985年底轟6D設計定型。
1985年和1986年,轟6D生產了初期量產型共9架,其中5架在中國海軍航空兵擔任戰術探索任務,另外4架交給了約旦皇家空軍,不久便全部神秘失蹤。1986年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正式宣布該機已定型裝備解放軍部隊。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埃及陸續接收多批轟6出口型,並用轟6部件恢復了蘇制圖16轟炸機戰鬥力,部份出口型包括轟6DII,它們參加了與利比亞的“四月戰爭”,並炸毀利比亞軍兩座雷達站,至2000年才全部退役。1978年伊拉克獲得4架經埃及轉交的轟6DII,配合鷹擊6空艦飛彈參加油輪襲擊戰,令美軍大型艦隻非常忌諱。海灣戰爭中,它們全部被炸毀在伊拉克塔奎多姆空軍基地。

中國空軍的殺手鐧

轟六-H轟炸機轟六-H轟炸機

90年代中期為配合鷹擊63飛彈發展,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把一架轟6D進行改裝,拆除了轟炸導航雷達和交聯的轟炸瞄準具,加大了機頭雷達罩以容納新的多功能對地攻擊大型數位化雷達。同時拆除了已經無用的7門23毫米自衛機炮;增加了新的有源、無源自衛電子干擾系統;並且改用新的翼下掛架用於掛載空地飛彈。試飛結果十分順利,該機的外形特徵和最大亮點,是在機尾增加了一個圓形數據鏈天線罩,用於制導飛彈命中目標和接收彈上電視攝影機圖像。該原型機於1998年底首飛成功,2002年與配套的鷹擊63空地飛彈同時定型投產,成為中國空軍21世紀第一種具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遠程精確制導殺手鐧,取得了零的突破。

2006年8月,中俄“和平使命2005”實兵演習最後的強制隔離項目中,中方航空兵突擊群一架編號40176的轟6H,在上午1l時抵達距目標60公里的預定空域,發射兩枚鷹擊63電視制導空地飛彈,精確地對敵指揮所成功進行斬首行動,揭開了最後一個演習課目中的中俄聯合火力打擊序幕。
而轟6H和鷹擊63的最佳組合,也在首次公開中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其前途未可限量,按照中國的傳統必定會向彈族化的方向發展,海鷹4終於得以另外一種方式復活。至於轟6這個已服役30多年的老兵,近年發展衍生型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多,也迎來了其服役生涯的第二個春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