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管手槍

轉管手槍

轉管手槍,在轉輪手槍出現前流行的多管手槍,通常是在一個金屬塊上依圓周挖出數個槍膛,每個槍膛內可以裝一發子彈。使用時類似轉輪手槍,但是是用手把槍管轉到擊發機件的位置上。雖然早在 16 世紀就已出現,但是要直到 18 世紀雷帽撞擊式槍機出現後,轉管手槍才開始大量流行。但是在1840年代以後,轉輪手槍開始出現,比轉管手槍要準確且更容易攜帶及使用,轉管手槍就被淘汰了。

相關槍枝

轉管手槍轉管手槍

Percussion cap 【撞擊式雷帽】

用在使用撞擊式槍機的槍枝上,用以引燃裝藥的金屬小圓帽,內裝雷汞,用擊錘撞擊造成摩擦燃燒。在1805年由英國牧師約翰.福西斯(John Forsyth)發明,後來發展成為現代子彈的底火。同“雷帽”(cap)。

轉管手槍轉管手槍
Percussion lock 【撞擊式槍機

流行於19世紀中葉的步槍槍機設計,用撞擊式的雷帽來取代燧石藥鍋。在槍膛內裝填子彈和火藥後,放一個雷帽套在槍機的引火嘴上,扣引扳機時釋放擊錘,藉彈簧之力打在雷帽上,雷帽內的雷汞因撞擊摩擦而引發,火焰透過引火嘴上的引火孔進入槍膛,引燃火藥。

轉管手槍轉管手槍

Pillar bedding 【金屬柱座床

座床(bedding)方法之一,其程式是在護木上相對於機匣部固定螺絲處鑽洞,放入中空金屬柱,用合成樹脂金屬柱固定在護木上,當把機匣部裝回去時,固定螺絲桿穿過金屬柱,螺帽鎖在金屬柱另一面上,不會跟護木接觸。如此一來,可以避免螺絲吃入護木過深,護木的反壓力影響到機匣。

Pinfire 【針髮式子彈

轉管手槍轉管手槍

19世紀中期發展的金屬殼子彈之一,每顆子彈的側面有一根小撞針突出來,以讓槍枝的擊錘擊發。但是這類子彈攜帶運輸不安全,而且使用時還得把針的部位擺在特定角度,相當麻煩,很快就被淘汰了。

Revolver 【轉輪槍、轉輪手槍】使用轉動式彈筒來供應彈藥的武器,通常指手槍形式,但是也有步槍或是槍榴彈發射器使用這種結構的。轉輪手槍按照槍身的結構可分固定式(fixed frame)、鉸煉式(hinged frame)、和外擺式(swing out),按照槍機動作方式又可分單動式和雙動式,按照裝彈數目可從 5 發到 10 發。現代轉輪手槍多半是雙動外擺式六發裝彈。

轉管手槍轉管手槍
轉輪槍的優點在於每顆子彈在自己的膛室內,所以如果有不能擊發的現象,通常不會影響到下一顆子彈,射手只要再度扣引扳機就會讓下個膛室轉正至槍管而發射;而不必像半自動手槍要拉槍機排除障礙。另一個優點是由於沒有自動退殼上膛的機件,也少掉了這些機件故障的可能性。由於沒有這些機件,轉輪槍通常可以使用裝藥量較多、威力較大的子彈。

它的缺點其實也是由它的優點而來。由於子彈分裝各膛室,要退彈裝彈就比較慢,雖然現代有各種快速裝彈器的協助,整體而言比使用彈匣的半自動手槍還是要慢一點。其次,由於各膛室獨立於槍管之外,膛室和槍管之間必須要能夠正確地對準,這在機械結構設計和強度上都是個考驗。另外,由於沒有槍機部分的緩衝,后座力直接在第一時間傳遞到射手身上,后座感顯得比較大。

轉輪槍既稱“轉輪”那么其彈筒怎么轉動呢?是向左還是向右?其實一般不說向左或向右,而是反時鐘或是順時鐘方向,都是從射手的方向來看的。要分辨一支轉輪手槍的彈筒鏇轉方向,只要觀察彈筒後方定位凹槽的方向,定位凹槽較淺的一端就是鏇轉的方向。從機械結構來看,如果是外擺式轉輪槍,彈筒以順時鐘方向鏇轉的設計是屬於比較好的結構,因為轉動彈筒用的彈筒轉桿(hand)通常放在外擺的同一側(左側),當轉桿扣住順時鐘鏇轉的彈筒時,等於是將其壓向槍身,比較牢固。

手槍

如果按照嚴格定義來看的話,指有固定式膛室的半自動手槍或單發手槍,不包括轉輪槍。但有時候也跟 handgun 混用,包括轉輪槍在內。

轉管手槍轉管手槍
Plain base 【平底式】

彈頭底部呈直壁

轉管手槍轉管手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