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監督與新聞糾紛

上編“輿論監督與新聞糾紛”,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輿論監督與新聞糾紛問題研究》的總報告。 下編“在言論自由和人格權的天平上――大眾傳播媒介侵權糾紛個案選評”。 這組資料原來是為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輿論監督和新聞糾紛》所蒐集編寫的基礎資料(即總報告中提到的180個新聞官司個案),是這個項目的組成部分。

內容介紹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成果。全書分上下兩編。
上編“輿論監督與新聞糾紛”,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輿論監督與新聞糾紛問題研究》的總報告。本課題以以下原則為指導思想:立足中國實際,以鄧小平理論為指針,從有利於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利於社會穩定與進步、有利於調動民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出發,對本課題所涉及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深層次的理論探索。
本課題是在蒐集大量資料基礎上完成的。這些資料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法制日報、新華社和全國除西藏等少數省份以外的二十多家省級報紙及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區級報紙幫助蒐集提供的各自單位有關重大輿論監督和新聞糾紛的典型個案,約200件;二是課題組成員自行蒐集的中國共產黨有關輿論監督和新聞糾紛的方針、政策,國家有關輿論監督和新聞糾紛的法律、法規規定,以及外國有關法律規定等,還包括從1988年審結我國第一起新聞誹謗案以來的“新聞官司”個案180件。對於以上資料,按照預先設計的方案,通過計算機處理,對有關個案的發生時間、緣由和經過、批評對象、批評結果或審理情況和結果等項目作了統計、比較、分析。
下編“在言論自由和人格權的天平上――大眾傳播媒介侵權糾紛個案選評”。共蒐集個案62則。這組資料原來是為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輿論監督和新聞糾紛》所蒐集編寫的基礎資料(即總報告中提到的180個新聞官司個案),是這個項目的組成部分。收入的個案全部已經終審結案,也就是說都已成為歷史。由於我們著眼於案情而不是個人,所以略去了有些涉案人的姓名,有些案件傳播甚廣,幾乎已經眾所周知,就不作處理了。有些涉案者也許希望遺忘這段歷史,這裡舊事重提決不是要存心勾起他們不愉快的回憶,而僅僅是著眼於研究,著眼於法制宣傳和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的審判和參加媒介侵權訴訟案件的人們正是以這段歷史對中國的大眾傳播媒介法制建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

作品目錄

上編輿論監督與新聞糾紛
一、我國輿論監督的歷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二、國外有關輿論監督的法律規定概述
三、輿論監督的定義、地位和作用
四、輿論監督與黨的領導、保守國家秘密、司法審判的關係
五、新聞糾紛的歷史、現狀和瞻望
六、輿論監督與公民、法人有關權利的關係
七、結語
下編在言論自由和人格權的天平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