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書店

1926年春,旌德中共黨組織的秘密機關就設在這裡。 1926年4月,曹宣天離旌德回蕪湖,梅大棟、朱觀發繼續領導黨組織工作。 在發展黨組織的同時,梅大棟奔赴各地,組建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

輔仁書店坐落在旌德縣城解放街,後門臨近徽水河,上下兩層磚木結構,店面及前伸的閣樓皆以木結構為主,是典型的前店後坊式徽派建築。1926年春,旌德中共黨組織的秘密機關就設在這裡。
1925年11月,梅大棟在旌德三都創辦農民補習學校,建立中共旌德三都農民補習學校支部,開始並沒有引起政府當局和地方豪紳的注意,他們既不懂繡有鐮刀斧頭的紅旗是何物,更不知馬克思、列寧是何人。隨著活動的深入擴大,逐步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當地士紳密報官府,說梅村“赤化”了。1926年3月,縣政府查封了補習學校,並頒發布告,曰:“如今後再有私自集會結社者,依法拿辦”。三都農民補習學校被查封后,梅大棟的活動沒有停止。他奔赴全縣各鄉,邀股集資,籌建書店,繼續進行活動。不久,他邀集了汪易如、胡庶民、汪青萍、呂文龍等8位股東籌集了一批資金,去蕪湖等地購買書刊數千冊,在城內胡淦記麵店內開設了“輔仁書店”。“輔仁書店”以出售一般書籍作掩護,秘密出售和轉送各類進步書刊。如《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無產階級之哲學》、《唯物史觀》、《農民綱要》、《列寧紀念冊》、《獨秀文存》、《新青年》、《社會主義論文集》、《俄國新經濟政策》、《農民國際響導》、《孤軍》等,還有魯迅、茅盾及高爾基等人的名著。書店一開業,門庭若市。各地青年紛至沓來,爭相購買。輔仁書店還在三溪、下洋設了分店,為旌德縣大革命時期廣大青年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提供了思想武器。
輔仁書店,又是黨的秘密機關。1926年4月,曹宣天離旌德回蕪湖,梅大棟、朱觀發繼續領導黨組織工作。7月,中共黨員譚梓生從上海回旌德,也成為中共旌德支部負責人之一。他們以書店為陣地,在各鄉建立聯絡點。梅大梁去東鄉仕川國小任教,王瘦之在三溪黎明國小任教。這些學校,當時都成了傳播馬列主義理論和革命思想的陣地。
隨著革命理論的傳播,黨組織也得到發展壯大。梅大棟在城裡發展王庭甫、汪君實、胡茂勛、汪青萍等人入黨;譚梓生在下洋吸收譚笑萍、譚鐵肩、譚冰甌等人入黨;梅大梁在仕川介紹喻世良、汪守仁等11人入黨,全縣共發展黨員30多人。
在發展黨組織的同時,梅大棟奔赴各地,組建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1926年底,全縣農民自衛軍發展到800多人。主要分布在梅村、仕川、廟首、孫村、石井、三溪、朱旺、湯村等地。其中以仕川最為活躍,有農民自衛軍108人,喻世良任隊長;農協會員80多人,汪守仁任會長;婦協會員50多人,葛阿毛任主席。
1926年,旌德縣的中共黨組織遵照中共中央關於實行國共合作、擁護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的指示,幫助發展國民黨組織,並要求共產黨員以個人的身份加入國民黨。5月,仕川村11名中共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幫助建立了旌德縣第一個國民黨組織一一仕川獨立區分部,梅大梁擔任區分部執行委員。不久,國民黨組織在全縣各鄉發展起來,梅大棟在城區建立旌德縣第一區黨部,仕川改為第二區黨部,朱旺、三溪、下洋分別建立第三、第四、第五區黨部。縣城成立國民黨縣黨部籌委會,全縣共有國民黨員200多人。
1926年夏天,中共黨員、國民黨安徽省黨部秘書長柯慶施到旌德縣城、仕川等地巡視工作,在輔仁書店秘密召開會議,對國共兩黨的地方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並介紹王庭甫、朱良桐張照謨等一批熱血青年去武漢學習和受訓。1926年秋,梅大棟被派往武昌工作。離旌前,他將輔仁書店工作交給呂文龍、胡庶民、汪青萍負責,農協會工作由朱觀發負責,國民黨的工作交給汪君實負責,中共組織由譚梓生、王庭甫負責。
輔仁書店,既是馬列主義的傳播點,又是地下黨組織開展秘密活動的聯絡點,它為旌德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旌德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