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航空

軍用航空

軍用航空是用於軍事目的的一切航空活動,主要包括作戰、偵察、運輸、警戒、訓練和聯絡救生等方面。軍用航空可以使用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如氣球和飛艇,也可以使用重於空氣的航空器,如飛機、直升機和滑翔機等。現代軍用航空活動主要依靠飛機和直升機。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軍用航空軍用航空
1794年法奧戰爭期間法國成立了第一個氣球觀察分隊,擔負軍事任務。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廣泛利用系留氣球作為監視對方的空中平台。飛機誕生以後很快被用於軍事目的,最初為炮兵校射和觀察服務。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飛機首先用於目視偵察,後來發展到照相偵察。當時為準備一次戰役,每天拍攝照片已達數千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偵察的作用更為顯著。例如,1943年5月間英國空軍通過照相偵察發現了德軍新式武器V-1和 V-2的研究基地,使英國及時採取了對抗措施(見氣球)。從飛機上向地面目標投擲炸彈始於1911~1912年的意土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轟炸機,交戰雙方廣泛地進行轟炸活動。大戰末期,專門設計的轟炸機已使用重達1360公斤(3000磅)的大型炸彈。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不久,雙方為了制止對方的空中偵察和轟炸活動,保障己方偵察和轟炸活動,逐步形成了飛機在空中的格鬥。空戰使用的飛機都裝有固定的重機槍,可以作複雜的機動飛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飛機性能和武器裝備有了很大改進,但空戰方式和戰術並沒有本質的變化。

將飛機用於軍事運輸開始得比較晚,大規模地利用空運於作戰並取得成功是在 1939年以後。1940年4月德軍用大量容克52運輸機滿載步兵在挪威法內布機場強行降落。兩小時內降落了3000人,著陸部隊很快占領了奧斯陸。航空母艦出現以後,作戰飛機成為海軍裝備的重要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重要海上戰役都有飛機參加,許多戰列艦和航空母艦也是被飛機擊沉或擊傷的。直升機參加軍用航空活動始於40年代初。德軍首先用小型直升機進行海上偵察搜尋活動。50年代初直升機曾用於營救、醫療和後勤支援。60年代武裝直升機在叢林、山地等複雜地形條件下顯示出優異的作戰能力,獲得較快的發展。

主要功能

軍用航空軍用航空
軍用航空在現代戰爭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使戰爭向立體化方向發展。 奪取制空權是現代戰爭取勝的重要手段,也是軍用航空的主要活動。飛機在奪取制空權中有重要作用,通過空戰將敵機消滅在空中;通過空中襲擊、轟炸和強擊將敵機和地面防空兵器摧毀或壓制在地面上。為削弱敵方空軍的作戰潛力,還可以對敵方航空工業和飛行人員訓練基地等進行襲擊。空降作戰和軍事空運也是現代戰爭中一種重要機動作戰方式和保障手段。它能充分發揮航空快速機動和易於突破地理障礙的有利條件。從空中用炸彈、飛彈、火炮、火箭等對敵地面和水上目標進行空襲,以消滅、壓制敵戰場上的兵員和武器裝備,支援己方軍隊作戰;摧毀和破壞敵後方的重要軍事目標,削弱其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這是軍用航空的一項重要任務。 防禦敵方飛機,巡航飛彈的襲擊,也是軍用航空的一項重要任務。軍用航空的任務還包括戰爭中各種空中支援活動,如空中掩護、航空偵察、空中預警、空中加油和電子對抗等。 隨著各類飛機和直升機性能的不斷提高,特別是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軍用航空的領域逐步擴大,效能更加提高。其他武器,特別是地面防空武器、機載飛彈性能的不斷提高,又給軍用航空活動帶來許多新的課題。例如,電子對抗技術的廣泛運用和地空飛彈性能的提高,深入敵區的航空活動將遭到強烈的抗擊,突防和反突防的鬥爭將更加激烈;飛機火控系統和空空飛彈系統的不斷完善會使空戰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在通常以突然襲擊開始的現代戰爭中,空降作戰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為了提高軍用航空活動的機動性,垂直和短距起落飛機和直升機將得到更廣泛的套用。

通用區別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築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防務技術

軍用航空軍用航空
1、不依賴於GPS的精確打擊
精確制導武器需要GPS,但在未來衝突中衛星信號無疑會被阻斷。2017年,美國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SCO)將對GPS拒止條件下使用智慧型手機攝像頭進行光學導航開展試驗。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畫局(DARPA)將在2020年前資助霍尼韋爾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開發GPS拒止作戰條件下精確彈藥用導航級精度微機電系統慣性感測器。
2、軍用教練機
2017年美國空軍將授予承包商研發生產350架先進教練機的訂單,用於取代現役的T-38。參與競標的方案包括波音、諾斯羅普·格魯門和內華達公司/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團隊的新研方案,以及已經在役的飛機,包括洛馬/韓國航空工業聯合研製的T-50A以及雷神/萊昂納多研製的T-100。
3、高超聲速打擊
當俄羅斯、印度等國都在不斷發展他們的高超聲速武器時,美國正在兩條不同路徑上努力,計畫2019年前進行飛行試驗。DARPA已分別授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契約,由後兩者對超燃衝壓動力驅動的“高超聲速吸氣式武器概念”(HAWC)進行驗證。洛馬公司還將開發和測試火箭加速的“戰術助推滑翔”(TBG)武器。所有這些項目都將作為空中發射的高速打擊飛彈的試驗探索者。
4、無限監視
為彌補常規空基和天基平台間的能力空白,英國國防部將在2017年對空客集團防務與空間公司的“西風”-S(Zephyr-S)高高空無人機進行運行評估。翼展22.5米、可帶7.3千克載荷的“西風”-S無人機按設計可在最高21336米的高度駐留45天,提供持久情報或通信能力。英國已訂購3架這種手持發射、太陽能驅動的飛機。
5、對抗四鏇翼直升機
消費級無人機正在成為恐怖分子手中的武器,各國的武裝力量正努力尋求對抗措施。由英國布萊特(Blighter)系統公司及其美國夥伴萊特耶(Liteye)系統公司開發的反無人機系統防禦系統(Anti-UASDefenseSystem)已被美國陸軍一個緊急作戰需求項目的初始階段選中,來探測、跟蹤並擊毀小型無人機系統。洛馬公司正在改進的美國陸軍TPQ-53反炮兵雷達將在2018年中進行部署,從而提供反無人機系統能力。
6、“蜂群”無人機
2016年10月,SCO在加利福尼亞州完成大規模的微型無人機“蜂群”演示。美國海軍3架F/A-18E/F戰鬥機共投放103架次“灰山鶉”(Perdix)微型無人機,演示了集體決策、自修正和自適應編隊飛行。SCO將在2017年決定是否將“灰山鶉”微型無人機移交給美國空軍。由麻省理工學院林肯試驗室“海狸工廠”(BeaverWorks)開發、螺鏇槳驅動的“灰山鶉”無人機可從曳光彈布撒器發射後組成蜂群,執行協同監視任務。
7、分散式干擾
在英國國防部於2016年確定用於測試的啟動訂單後,一種小到可從干擾彈布撒器發射的數字式干擾機將在2017年中期部署到皇家空軍“狂風”GR4攻擊機上。義大利萊昂納多公司研製的這種易拉罐大小的“輝雲”(BriteCloud)含有一台電池驅動的數字式無線電儲頻干擾機,可誘騙雷達制導飛彈偏離目標飛機。
8、定向能武器
儘管船載、車載和機載高能雷射驗證仍在進行中,美國已成為定向能武器發展的領頭羊。英國緊隨其後,選擇歐洲飛彈公司(MBDA)領導的“龍火”(DragonFire)項目組在2019年對陸地和海洋環境下相干光束光纖雷射武器的殺傷效果進行驗證。
9、高速直升機
美國陸軍十年內的第一個全新設計的機型將在2017年9月首飛。貝爾直升機公司的V-280傾轉鏇翼機(設計時速519千米)和西科斯基/波音聯合研製的SB-1共軸雙鏇翼直升機(設計時速482千米),將共同作為美國國防部的高速垂直起降驗證機進行飛行測試,預計將在2035年前後替代UH-60和AH-64。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