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效能管理

身體效能管理

要提升企業的利潤,必須解決員工的身體效能和員工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於是,員工的身體效能和生產力管理就很自然地被提到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設的高度來對待。 企業通過投資於能帶來直接效益的健康員工的全面身體效能管理來實現生產力的大幅提升。

定義 

就是要充滿活力

身體效能管理就是對企業健康員工的身體進行醫學、運動學、心理學、營養學、物理治療學等多種學科的系統干預,使其在工作中始終保持精力充沛、頭腦清晰、身體舒適的高效能狀態,並且能自如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類突發事件對工作效率的影響。
當今西方社會,企業越來越重視對健康員工的身體效能進行管理。因為他們知道,企業的效益主要是健康員工創造的。只有健康員工的身體效能提高,公司的效益才會會得到持續的保持和提升。

身體效能管理的意義

人才因素日益成為組織實現戰略目標的關鍵因素!
人才因素也日益成為組織實現戰略目標的瓶頸!
企業的競爭,最終都可歸結為人才的競爭!
管理學家彼德德魯克曾經說過:所謂企業管理,最終就是人事管理,人事管理,就是管理的代名詞。我們應該看到,人力資源的不斷提升是使成功企業進一步走向成熟的基礎,也是鍛造企業持久競爭優勢的條件。人才也只有在精力充沛、頭腦清晰、身體舒適的高效能狀態下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加顯著的效益。

身體效能和生產力管理出現的背景

身體效能和生產力管理最早出現在美國。因為美國是最早進入後工業化(信息)時代的國家之一,最早感受到因員工身體問題對生產力的負面影響已經構成了對經濟發展的威脅和挑戰。因為後工業化時代已經脫離了農業時代靠力氣大、工業時代靠機器好的競爭標準,企業更賴以生存的,越來越多地體現在員工的創新能力和奉獻精神上。這兩項,沒有一個高效能的身體是難以達到的。
後工業化時代,員工的類型、身體效能及其重要性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勞動密集型員工,年輕有力氣,很容易被取代,淘汰不健康的員工不影響企業生產力。而技術密集型員工,有知識有經驗,很難取代,淘汰不健康的員工有可能嚴重影響企業生產力。理想的技術密集型員工,訓練有素、軀體和心理健康、經驗豐富,創新能力強,生產力高。
然而,人的身體各系統在25歲左右完全成熟。之後身體開始衰老過程,生理功能、肌肉組織和健康狀況開始衰退。訓練有素的員工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經驗的積累,生產力應該愈來愈高;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會遵循自然規律不斷下降。後工業化時代的環境污染和壓力競爭還將加速員工身體狀況下降的過程。於是,員工的身體效能和員工的生產力成了後工業化時代企業發展愈來愈突出的矛盾。
企業的利潤,離不開員工整體生產力的提高。員工整體生產力的提高,離不開員工整體身體素質的提高。可以說,健康的、創新能力強的員工是後工業化時代企業最寶貴的資產。要提升企業的利潤,必須解決員工的身體效能和員工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研究發現,身體效能是可以維護和促進的,但有成本。在後工業化時代,對企業骨幹的身體投資可以獲取最大的回報,如醫院的外科主刀,信息技術產業的骨幹工程師,媒體的主筆等。於是,員工的身體效能和生產力管理就很自然地被提到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設的高度來對待。

身體是資產而不是成本

1997年參與創建美國健康與生產力管理研究院(IHPM)的Sean Sullivan博士強調,身體不是成本,而是資產;身體效能的真正成本就是身體效能低下的員工無法在工作上發揮最佳表現,而不是在身體上所花費的錢。通過美國一些案例的最保守估計,員工因身體疲倦、精力不濟等因素而沒有充分工作的現象(亦稱出工不出力)造成生產力下降對企業效益的影響甚至比缺勤還要來得大,其造成的損耗是身體管理成本的40~45倍。所以,改善身體效能實際上成為人力資本,同時也是全球經濟競爭優勢的新來源,通過改善員工的身體來提高工作績效,可使整個公司更具有競爭力。
“對一個企業來說,這是一道選擇題目——是被動支付醫療保險,還是預先投資員工身體管理?”美國身體效能管理與生產力研究院(IHPN)院長及執行長凱恩博士援引報告中的數字說:每投入1元錢讓員工處於最佳身體狀態,能夠使企業因為生產力提高而直接產生的收益高達40元。這一收益遠比通常企業的其他投資要高得多。” 
雖然傳統的企業員工身體管理形式,例如體檢、健康管理仍然運行正常,但新的更先進方式也引起了人們的巨大興趣,包括身體效能管理和面向健康員工的多學科干預導向。這兩種領先的工具和方法被證明能提供雙贏的局面:員工更加精力旺盛,同時企業更賺錢。
毫無疑問,大部分僱主已經意識到從商業上來說在雇員身體效能方面的投入是很有意義的。這不但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而且增加了員工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尤其是對人力成本占主導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服務業更是如此。企業員工的身體效能作為一種生產力,其作用越來越突現。將全面身體管理觀念用於企業員工的身體效能促進,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缺勤率來提高生產力。將全面身體管理作為改善企、事業單位生產力的重要手段已經迫在眉睫。
美國等已開發國家通過近十年的研究和實踐已經創立了身體效能與生產力管理這一理念,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技術體系,已經形成了專門的學科和行業,並通過多學科綜合干預的實踐活動在增進人員健康、改善機能狀態、增加健康儲備、提高身體素質、減輕壓力反應和降低醫療費用以及提高生產力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

身體效能管理的對象與服務

對象

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診斷治療”系統是健康管理的主要手段,其服務對象主要是企業中那些身患疾病的“老弱病殘”。這種主要為不健康的病人服務的昂貴的“診斷和治療”系統和企業生產力的提高沒有什麼關係。企業的工作主要是由盡力充沛的健康人完成的。因此,要保證“以人為本”,“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可持續發展”,企業對企業健康員工身體效能和生產力管理應該是最值得我們認真考慮的一種選擇。
在中國企、事業單位的現有制度中,只有員工生病或受傷後才能被動獲得照料。但“身體效能與生產力管理”理念卻與之相反,它強調預先投資於健康員工的健康和身體效能,將企業傳統的“回應式”醫療計畫徹底轉變成提升企業績效的內動力。這將帶來曠工減少、員工健康水準的提升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等一系列益處,其回報遠大於對員工醫療和體檢的投入。

服務 

企業現在為員工身體管理的主導目標應該從疾病為主轉向健康為主,就是企業不再以看病或者治病的角度配置資源,而是怎么樣很好的為健康員工提供有效的服務,使其能更加精力充沛、更加健康、更加頭腦清晰、行為敏捷。
中國有一句古話:上醫治未病,中醫治預病,下醫治疾病。影響身體的因素醫療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大概在8%左右,而個人的行為、生活方式、身體素質、身體機能占絕大部分的比重的。因此,企業員工身體全面管理就不僅僅是衛生部門或者是醫療保險部門能夠單方面處理的事情。
政府提供的都是一些所謂的低成本的健康產品的服務,也就是說,政府能夠提供一種最基本的醫療保障,然後你自己去考慮是不是要選擇更加昂貴的手段或者治療。企業全面身體管理從根本上說不是一種福利,而是一種高回報的投資行為。所以,在歐美國家,企業全面身體管理的費用來自於企業的投資而非醫療保險。基本的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都是服務於病人,而非企業的健康員工。企業通過投資於能帶來直接效益的健康員工的全面身體效能管理來實現生產力的大幅提升。因此,對健康員工進行身體效能管理是領先企業主動選擇的一種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高效投資行為。

身體效能管理的實施

基本保障

如何給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眾所周知,快樂健康的員工永遠是能產生最好的生產力,可以給公司帶來效應。
企業開展身體效能和生產力管理,首先必須是領導重視。要從企業的生產力管理高度來對待員工的身體效能問題,要求企業從上到下跨職能部門統一行動,從企業理念(促進員工身體效能提高企業競爭力),組織結構(從上到下跨職能部門結構保障),目標和具體指標(醫藥開支,缺勤,員工績效,企業收益等),干預和結果(干預後有可測量的結果)、整合和趨勢(整合企業資源顯示身體管理投資收益:總的醫療開支下降,整體工作效率提高)五個方面下工夫。
具體的企業員工身體效能和生產力管理應該全面整合企業內部現有的人力和身體管理項目,投入資源增加需要的項目。整合後的組織結構應該是由主管人力資源的副總裁負責全面身體效能管理(WELLNESS)項目,缺勤和長期和短期病假管理項目以及員工身體效能檔案管理項目。

具體內容

具體的企業員工身體效能和生產力管理應該全面整合企業內部現有的人力和身體管理項目,投入資源增加需要的項目,包括:
第一 職業風險管理:對工作環境和工作方式可能對身體效能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進行調查和管理,這樣才能給員工提供最好的環境。
第二 生活方式管理:也叫著健康促進項目,又可以叫做數字健康。就是通過幾個具體的數字管理使員工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更加科學。比如:0是不抽菸,5是每天最少5種蔬菜和水果,10是每天的10萬步,25就是你的身高和你的體重指數,就是不要肥胖。
第三 危機管理,像經常出現的流感對企業的生產力就有相當的殺傷力。如果當流感來臨時,有一系列的政策針對它,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告訴員工怎么做,既可以保證員工的健康,又可以使員工在流感期間仍然可以高效地工作。
第四 健康儲備力管理:提高健康儲備水平一倍以上,修復器官的年齡性衰退,使衰退器官得到有效的修復。使應付各種特殊環境的能力得以提升。
第五 身體素質管理:體能提高3級以上、身體機能水平大幅度提升。
第六 體重管理:使體重保持在標準範圍內,減少疾病、增進敏捷性、提高效率。
第七 亞健康管理:消除亞健康症狀、阻止病理性改變的發生,保持身體的舒適性。
第八 慢病管理:採取多學科手段,逐漸降低藥物的依賴性,保持指標長期穩定在正常值範圍內,控制和延緩疾病的發展。
第九 大病風險管理:使非遺傳性的大病發生率近乎於0。
第十 抗衰老管理:對抗機能衰老所帶來的工作效率降低。
第十一 壓力管理:疏導和釋放壓力,使員工在工作中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
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實踐表明:通過以上十一項身體效能管理,可以使員工成為更健康、更快樂和更具生產效率的人才群體。企業的生產力得到極大地提高。

身體效能與生產力管理的發展歷史

身體管理髮展的三個階段

1.基礎階段
基礎體檢:體檢是體格檢查的簡稱,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的身體檢查。公司每年例行的員工體檢只不過是為了篩選出更多的“老弱病殘”罷了。 
2.發展階段單一的健康管理:根據體檢結果進行個人風險評估,針對個人提出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及大眾式的、籠統的健康管理方案。
對疾病進行動態的管理。
這2個階段主要是針對疾病和企業身體不健康的人群所提供的管理。
3.高級階段
全面的身體效能管理:使健康員工始終精力旺盛、頭腦清晰、保持高效率工作狀態的一種企業員工全面身體管理的新模式。通過美國一些案例的最保守估計,員工因疲倦、精力不濟等因素而沒有充分工作的現象(亦稱出工不出力)造成生產力下降對企業效益的影響甚至比缺勤還要來得大,其造成的損耗是醫療保健成本的2~3倍。健康在崗員工出工不出力的損失更大。
健康體檢是進行企業員工全面身體管理的基本切入角度。根據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企業員工身體管理的發展歷程,企業員工身體管理正在從初級的作為員工福利消費性體檢項目向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高水平投資項目全面的身體效能管理轉化。根據體檢結果進行個人風險評估,針對個人提出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及大眾式的、籠統的健康管理方案,最終催生出了面向個人高端的旨在提高企業生產力的全面身體效能管理。

身體效能與生產力管理現狀 

身體效能與生產力管理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已經開展了十幾年,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深受全球領先企業的歡迎。僅美國兩家著名的企業身體效能管理機構:HOLLYWOOD身體品質管理中心和IHPN身體效能與生產力研究所2008年一年就為包括通用電氣、時代華納、杜邦、安泰、西屋電器、寶潔、道氏化學公司、必能寶、IBM公司、英特爾、英國石油公司等380多家跨國公司建立了身體效能與生產力管理合作關係。
現在,在日本、在西歐、在北美、在全球很多市場經濟國家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加入到身體效能與生產力管理的行列中來。2010年HOLLYWOOD身體品質管理中心進入中國,除了為在華外國企業提供服務外,中國的企業也正在加入其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