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

踏步

踏步,是指身體站直,兩腳交替抬起又放下而不邁步前進,是體操或軍操的一種動作。踏步佇列練習原地走或跑的動作。動作要領:聽到“踏步(原地踏步)一走”口令後,學生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腳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厘米,上體和兩臂的動作,與齊步走的要求相同。當聽到“前進”口令後,先繼續原地踏兩步,再按步伐行進。聽到“立定”口令後,左右腳各踏一步成立正姿勢。做原地跑步時,口令是“原地跑步一走”。

基本信息

釋義

踏步
【詞目】:踏步
【拼音】:tàbù
【詞義】:一種用於通訊井裡的物品,用於人下入到井口裡面去。
【基本解釋】
1.[marktime]∶邁步;兩腳僅做交替踏動的動作而不邁步向前
2.[beatastandstill]∶停頓不前或暫不進行
3.[step]〈方〉∶台階
【詳細解釋】
1.亦作“蹋步”。1.踏罡步斗。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怪術》:“或為人解災,必用一雞,設祭於庭。又取江石如雞卵,令疾者握之,乃踏步作氣噓叱,雞鏇轉而死,石亦四破。”
2.邁步。
《水滸傳》第一○四回:“﹝段三娘﹞踏步上前,提起拳頭,望王慶打來。”《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他一手搓著兩個鐵球,大踏步,從莊門上就嚷進來了。”饒孟侃《家鄉》詩:“我連忙踏步走入村中。”
3.散步。
丁玲《松子》:“老道人卻悠閒的休息著那疲勞的四肢,慢條斯理的吸著煙……在這裡踏步。”
4.台階;梯檔。
《醒世姻緣傳》第八五回:“起旱就是棧道,蹋步,幾萬丈的高山,下頭看不見底的深澗。”《情變》第二回:“卻是一張竹梯子,這一下已經拔了兩層踏步上來了。”
5.身體站直,兩腳於原地交替抬起、著地。
李國文《月食》:“有的人也在走,不過是原地踏步,總不離開那起點。”
講解
踏步分為2種,有球墨鑄鐵踏步和塑鋼踏步。
1、球墨鑄鐵踏步是根據國家圖集號97s501-1井蓋與踏步圖集以及06ms201-6/14頁圖集製造。
2、踏步尺寸:上寬:165下寬:180厚度:25
3、防腐處理:熱侵瀝青漆
4、材質:QT500-7或者HT200
5、用途:通訊井、污水井、排水井井壁上用。

漢語詞典

①身體站直,兩腳交替抬起又落在原地,是體操動作的一種。②<方>台階。

象徵辭典

踏步西藏珞瑜達東地區珞巴族婚姻習俗。婚禮日,新婚夫婦進屋後,雙腳要在室內盛滿水的木槽里踏步,每走一步即踏一次,象徵新婚家庭的財源象水一樣長流不斷。

豫劇辭典

踏步一隻腳為主站直,另一隻腳掌著地,伸向主力腿後的外側方向。為旦角所用。

百科全書

踏步佇列練習原地走或跑的動作。動作要領:聽到“踏步(原地踏步)一走”口令後,學生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腳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厘米,上體和兩臂的動作,與齊步走的要求相同。當聽到“前進”口令後,先繼續原地踏兩步,再按步伐行進。聽到“立定”口令後,左右腳各踏一步成立正姿勢。做原地跑步時,口令是“原地跑步一走”。 (李瑤章)踏步中國古典舞基本腳位之一。指主力腿直膝或成弓步站立,另一腿於主力腿的斜後方踏地的姿勢為踏步。它包括小踏步和大踏步。動作要領:①小踏步(以左腳為例)——左腳尖對8點直膝站立,身體面向2點,右腳在左斜後方(6點),屈膝,用拇趾跟虛踏地面,兩膝內側相靠,頭看8點。②大踏步(大掖步)——在左踏步的位置上,左腿屈膝半蹲,右腿繃直向左斜後方(6點)撤步,腳背著地或拇趾踏地,兩大腿根部相靠,身體轉向正前方(1點),略前傾,頭轉向8點斜上方(參見“舞台動作的基本方向”)。 (王定坤)

武術辭典

踏步基本步法。向前進步時,前腳重踏地面,順勢、拗勢均可。少林拳、長拳和其它拳種亦有此步法,但在運用中各有所異。

體操辭典

踏步佇列練習中常用的基本動作之一。用於調整步伐。口令是踏步——走!(停止間);行進間口令是踏步。做法: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厘米,落下時前腳掌先落地),上體保持正直,兩臂按齊步或跑步擺臂的要領擺動。踏步時聽到“前進”的口令,繼續踏兩步,再換齊步行進。
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名稱術語:踏步(March)

功夫辭典

踏步或稱震腳。基本動作之一。一腳用力踏地,另一腳速即提起,抬腳勿過高。

方言詞典

踏步①<名>台階。(一)蘭銀官話。新疆烏魯木齊。(二)徽語。安徽績溪。(三)吳語。上海:因樓梯~板損壞,致使一位居民下樓時踏空摔死。上海松江、寶山羅店、寶山霜草墩。浙江金華、岩下、衢州、諸暨王家井、溫州。福建浦城盤。②<名>樓梯。吳語。浙江衢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