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灰雕

灰雕簡介

“與廣東等南方沿海相比,台州路橋的灰雕以簡而不媚的風格取勝。當地現存的古代建築,以晚清和民國多見,依附在古建築上的灰雕,大體上也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但因為颱風等自然災害的破壞,有不少灰雕是後塑上去的,再加上人為破壞,真正能原汁原味保存下來的灰雕作品已經非常少了。隨著建築材料的不斷更新,灰雕這種造型藝術已接近消亡…….”
在2007年,路橋灰雕被評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存在既展示了路橋濃郁的地方特色,又體現了路橋獨特的人文內涵,是一種技術性較強的民間傳統藝術工藝。
路橋灰雕現在多存在於十里長街的老房子上,但很多都是新塑上去的,一些保存的比較好的灰雕則散見於路橋的舊房子,如五鳳樓。

路橋灰雕的特點

路橋的灰雕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其多用於民居,不像其他地方的屋檐裝飾一般都用於廟宇、祠堂。
二、與浙江沿海其它地方相比,路橋灰雕的題材更為豐富,既有形象的題材,如人物、動物、花草、山水、文字或者古代文學作品中故事情節等,也有造型抽象、幾何的,極具現代感和設計學中的形式美和構成感,為路橋灰雕藝術造型上的一大特點。而動物題材中較有特點的,則數各種造型不同的“鯉魚化龍”,我們推測這與當地的龍王崇拜有一定的聯繫。
三、與內陸地區相比。內陸地區的房屋雕樑畫棟,審美視點多集中在屋檐下面人們慣常的視野範圍,而路橋的民宅為抗颱風,一般比較低矮,屋檐下樣式簡樸,惟獨屋頂的灰雕卻極盡豐富之能事,哪怕是一般的百姓住房,也是如此。

灰雕興起原因

台州地外海邊,當地發達的蜊灰加工業和水上交通必然是路橋灰雕得以興盛的原因之一,但是從路橋灰雕的數量之多,題材內容之豐富來看,其中應該還有其他因素:  其一,按歷史記載,路橋在宋朝時人丁興旺,手工業發達,經濟相對繁榮,與紹興柯橋,樂清虹橋,並稱“浙江三橋”,為商品經濟特別發達地區。故經濟的發達帶來人們對審美的需求。
其二,台州宗教氛圍濃厚,路橋歷來多神教崇拜的特點,當地廟宇頗多,香火旺盛。而路橋的灰雕一般做在房屋的屋檐翹角和屋脊,即房屋最高處,而且,翹角的灰雕往往向上造型,站在屋下或者遠遠望去,仿佛伸往天空,宛如祈禱。因此也有推測,台州靠海,古代漁民離家出海捕魚,面對大自然,心生敬畏,再加上自然災害——颱風,在夏季時常光顧此地,百姓自然開始尋找強大的精神寄託,屋頂翹角的灰雕也因此豐富。
還有一個關於路橋灰雕的傳說,最具傳奇。據說在某個朝代,皇帝在台州路橋找到一個失散在民間的皇子喜極之餘,即特許當地百姓的住房屋檐裝飾式樣可借鑑皇宮建築。

灰雕形象的象徵意義

台州灰雕大致分為三大類:圓雕系列、鏤雕系列和浮雕系列。圓雕是立體的,鏤雕是鏤空的,浮雕則附在另一平面上。
台州自然災害頻發,民間便產生了各種信仰,因此路橋灰雕造型多樣,每種造型都有其象徵意義,寄託著人們的祈禱。以下列舉我們收集到的幾個典型寓意。
龍: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但是灰雕的“龍”又並不是完全的“龍”,因為在古代時,真龍天子—皇帝是不會允許民間存在“龍”,同時人們不知道刻的應該是公龍還是母龍,一旦颱風來臨,真龍和雕刻著的龍可能會因為性別的原因而發生爭鬥,因此人們就將龍和其他意象結合起來,既能含蓄地表現龍的象徵意義,又不會與皇室的權威相衝突。這就形成了如鯉魚化龍等等的灰雕,藉此來告訴真龍我們是一家人,不要大水沖了龍王廟,向龍王祈禱。
牡丹花:花開富貴,大富大貴。花蕾眾多,象徵多子多福。花通“華”,象徵繁榮,前程似錦。
孔雀:出現時間比較晚,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它其實是鳳凰,有丹鳳朝陽的意思。
魚:龍頭魚身,它的龍頭朝裡面,為守財之意。魚戲荷花,荷花與 “和”諧音,是和諧之意。另外,魚也有 “年年有餘”的意思。
象:諧音“祥”,吉祥。大象,也就是“大祥”,守護著榮華富貴。象的鼻子彎起來代表如意。
石榴、葡萄:多子多福。
壽桃:長壽。
百合:百年好合。
竹子:竹報平安。
老鼠:是十二生肖中排第一,昭示著方圓十里內唯我獨尊,一般出現在大戶人家。
火焰:祈禱生意紅火。十里長街以前是商都,因此火焰狀灰雕十分普遍。

灰雕的作用

路橋灰雕起源於宋朝,其最主要但也最不為人們所知的作用是避雷,其次是辟邪,即附有象徵祈禱的意義。路橋在宋朝時人丁興旺,手工業發達,經濟相對繁榮,故建築物不僅是用來遮陽、防雨、擋風,而且要“好看”,即:有審美價值的要求。
灰雕很多都是呈上小下大的尖字形,伸向天空,可以起到避雷的作用。
因為路橋臨海,常年受到颱風的影響,所以路橋居民有一種龍王崇拜的心理,灰雕就是對龍王的一種祈禱,祈禱風調雨順。

路橋灰雕的製作工藝

灰雕的主要材料是蜊灰,蜊灰是由蛤蜊殼煅燒而成的。取貝殼高溫煅燒,即得到生蜊灰,此時的生蜊灰一定要乾儲。生蜊灰倒出來後平鋪在地面上,加水,這個過程就是化蜊灰,此時溫度會變得非常高,主要是因為反應放出大量熱。在加水的過程中,水一定要適量,太少的話灰就溶解不開,且需攪拌,一般採用鏟子來翻灰,此過程需要半天到一天時間。其後,往蜊灰中加水使其變得粘稠、有韌性,再將它儲存在地窖里,即養蜊灰。在養蜊灰的過程中加入麻精,不斷攪拌,使它得以加固,抗拉抗折能力增強。
工匠在製作大型灰雕時會在裡面加毛竹片,用於固形,起到骨架的作用。然後進行細心雕刻,惟妙惟肖的灰調作品就完成了。而小型灰雕則可直接將蜊灰倒進模子中,待乾取出再加以雕刻。灰雕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現代許多灰雕直接由水泥製作而成。用蜊灰造保存時間較短,10~20年左右,抗風化能力較差,但是它韌性比水泥好,水泥主要是剛性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