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之間繁華如夢

距離之間繁華如夢

《距離之間繁華如夢》是一部品味美文小說,作者是香貓。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小說作者: 香貓

作品信息

小說性質:公眾作品 總點擊:1347 月點擊:6 周點擊:0
小說類別:品味美文 總推薦:7 月推薦:0 周推薦:0
寫作進程:已經完本 完成字數:21835

內容簡介

我們帶著面具生活各異的姿態調整著彼此的距離在某一段時光中我們是那樣接近而在下一段時光中我們卻又站在了不同的世界裡在每一個夢境的邊緣都想輕輕問一聲我們真的那樣接近過嗎還是一切的一切真的只是一場鏡花水月的夢我要講四個故事,這不是我的故事,我卻看著它們如何發生,如何被歲月的塵土淹沒,或許這也是我的故事,已發生或沒有經歷過的,它們曾在我深邃的夢境裡來訪,傾訴著一些鮮為人知的心情密語。

精彩節選

在20世紀60年代,“垮掉的一代”作為一個文化分支開始逐漸發生變化。活躍於40-50年代的“披頭族”們開始被更加活躍的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群體所替代,這一族群的名稱也被改為“嬉皮士”。當然這種轉變是次第完成的。在60年代,很多“垮掉派”文人仍然非常活躍,比如艾倫·金斯堡,他在反越戰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和他旗鼓相當的另一“垮掉派”作家傑克·克魯亞克卻逐漸淡出這一運動。他在60年代和金斯堡決裂,並將60年代的抵抗貶斥為“惡毒的新託詞”。“垮掉派的一代”對60年代的抵抗思潮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例如,搖滾明星鮑勃·迪倫和艾倫·金斯堡關係就非常密切。依照艾德·桑德斯的說法,從“披頭族”到“嬉皮士”的最終轉變的標誌是1967年舊金山金門公園的抵抗運動。在這場運動中,艾倫·金斯堡、蓋瑞·施奈德和麥可·麥克魯爾高唱聖歌,帶領遊行的人群。桑德斯在他的短篇小說集《披頭族的榮耀》中曾如此追憶:我們懷念“披頭族”。儘管我們從來不用這個詞來描繪自己,但我們是如此熱愛它。從今以後,再也沒有“披頭族混編隊”在南方三K黨的地盤上進行抗議民權運動遊行了。現在我們都變成了“混蛋嬉皮士”。事實上,“披頭族”和“嬉皮士”在風格上還是存在一些區別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