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帷

湯陰縣“跑帷子”產生於縣東15華里的古隆化社,有著生動的歷史傳說。 “跑帷子”結合了古代戰爭的陣形場面,有自己獨特的舞步、陣式、道具、配樂。 “跑帷子”有著很深刻的傳統文化含義,每隊24人為一“蓬”。

湯陰縣“跑帷子”產生於縣東15華里的古隆化社,有著生動的歷史傳說。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成形於秦漢,盛於宋、元、明、清和民初,是一種由古代戰爭衍生出的廣場民間藝術,歷史悠久,陣勢古樸,變化多端,寓意深刻,寓含著“因果報應”理念、和揭示天象、節氣變化的特點。在民間,“跑帷子”又稱“帷子舞”,具有底層、民間、邊緣的文化形態,覆蓋於豫北、冀南大片地區,歷來為廣大人民民眾喜愛,成為豫北一帶影響力、滲透力極強的民間文藝表演形式,具有典型的民俗文化藝術特點。
“跑帷子”結合了古代戰爭的陣形場面,有自己獨特的舞步、陣式、道具、配樂。表演由主幹48人(或72人)、輔助180多人總計200多人組成,是一項集體表演的大型廣場民間舞蹈,場面十分壯觀。
“跑帷子”有著很深刻的傳統文化含義,每隊24人為一“蓬”。本指用蓬草編成的門戶,在“帷子舞”中則寓含古時軍隊的基層編制單位。每蓬24,3蓬則72,構成一個“帷子舞”的群體,72同時又與時令相吻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